从幼儿混龄教育看职高生混级帮扶带领

2018-05-25 11:10吴慧敏
求知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混龄教育帮扶社会性

吴慧敏

摘 要:幼儿混龄教育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方式,一般都是一些3~6岁年龄不等的幼儿共同组合在一个班级,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以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科学证明,各个年龄不同的学生所构成的班级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他们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学习的轻松氛围。由此借鉴到职高生的学习教育,通过日常活动和大型活动促进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许多教育任务能更加轻松地完成,也能更快地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混龄教育;混级教育;帮扶;合作;成长;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24

一、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概要

幼儿混龄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丹麦等西方先进国家学前教育中的普遍模式,这些混龄教育的幼儿课堂一般都是由一些年龄不等的幼儿组成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学习之余,还会一起参与活动。当然,并不是说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每时每刻都会与幼儿一起学习,一般混龄活动是安排在一天当中固定的某个时段的,比如大班的孩子上午是正常开展大班活动的,而到了下午,不同年龄的孩子就可以在一起,或是活动,或是游戏,或是讨论。

大大小小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很自然就形成了兄弟姐妹的关系,年龄大的孩子会处处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逐渐忘掉在家时接受帮助的特殊地位。小的孩子会用感激的态度服从哥哥姐姐们的要求。同时,大孩子不会像父母那样全面包办,他们会要求小的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把玩具放进盒子里等。如果不服从,在玩耍时就会被排斥。大孩子的“不和你玩”是让小孩子最伤心的惩罚。为此,小的孩子必须“听话”,不敢像在家里那样,以发脾气来要挟大人。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可以在交往中得到很有效的锻炼。

这些游戏活动完全都是自愿的,教师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活动环节。在教学工具上,教师也会充分考虑到各学龄段孩子之间的发展特点、思维方式和需求的不同。同时,混龄活动虽然是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但提供给他们的游戏玩具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适合低幼龄孩子的毛绒玩具娃娃,也有适合中高幼孩子的智力玩具等。总之,在混龄教育中,幼儿园会考虑到不同年龄孩子的需求和发展特点,以促进各个孩子的共同发展。

二、混龄教育对职高教育的借鉴意义

幼儿的混龄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明显的成效,比如,混龄教育提供给幼儿更多的观察、模仿和学习的机会,让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也能与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扩大视野,发展观察、模仿和行为能力;混龄教育能有效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尤其是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的关系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許多独生子女的自私、依赖、交往能力低等不良行为都得到了改善。

由此,我们想到职高生,特别是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否模仿“混龄教育”这一方式进行“混级教育”,即将高低年级的学生混合起来一起教学、组织、开展活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并发现“混级教育”对于职高生迅速融入新环境、提高专业技能、发展社会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提高实践能力等帮助确实很大。

1.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迅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进入职业高中后,由于所学科目与以往大不相同,老师的教学风格、方式和学习模式都跟以前中小学的教育大相径庭,学生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了解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如果此时能有高年级的学生,以自己的过往经验与新生进行分享,他们就能迅速解决很多困惑,并能快速了解熟悉学习环境、方式,了解整个三年的学习方向和重难点,尽快进入角色状态。

本学期,我担任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在开学初,我邀请了几位高三的优秀学生与新生介绍经验和过往收获。师兄师姐们的经历让学生满心期待,他们展示的三年学习的成果也让学生十分羡慕崇拜,纷纷立志要向他们学习,甚至超越他们。同时,师兄师姐也分享了许多这三年学习当中的感受,特别是一些因为没能来得及完成的目标,希望师弟师妹们能把握机会,学习掌握并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师兄师姐还对他们提出了许多很有可行性的方法、建议,新生们都感觉很有用。

师兄师姐与师弟师妹交流,一方面以过来人的姿态给了低年级学生很多经验的指引帮助,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崇拜的目光又给了高年级学生许多自信、自豪以及一种当大哥哥大姐姐的责任感。可以说,这比单纯让教师介绍方法、注意要求等更能打动学生,达到树立奋斗目标、树立榜样、自我激励的效果,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有利于优势互补,利于专业技能的发展提高

高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不同、所学专业知识程度不同、自身特点不同,有着很多的互补性。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可能略胜一筹,低年级学生在积极性、参与度上可能更为热情。将两者放在一起,能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连续3个学期举办了期末专业汇报演出活动,其中后2次的汇报演出活动都是由高二、高三级学生自己参与策划与安排的。期间,两个年级各展优势,高二级学生动手能力强,负责海报、邀请函等的制作发放;高三级学生专业技能更强、舞台经验足,主动带领大家一起练习……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共同的感受是:“成长了许多!两个年级一起合作的感觉非常好,能从他们身上学会很多。”

3.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由于高低年级的社会经验不同,学生们在彼此合作交流的时候就能交换来自不同层面的信息,同时也能在交往过程中感受到怎么样说能更有效地让大家听明白、肯执行。

同样以专业汇报演出的活动为例,高年级选出2名导演做总负责人,整个活动过程中几位导演前前后后策划、选节目、定主持、定时间、定邀请函、安排彩排等一系列的活动,尽显大哥大姐风范,同时各环节需要跟各个负责小组做好衔接,做到高年级带低年级,兼顾不同年级的特点,体现专业最高水平和状态。期间高年级表现出了许多的包容,颇有大哥大姐的榜样形象,低年级学生积极学习模仿。这其实就像是在幼儿混龄教育中,在一个有不同年龄(年级)的活动中,就像是处于一个拥有大哥哥大姐姐一般的家庭环境中,年龄较大的学生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与保护欲,这可以提升他们自己的能力与爱心,也能让低年级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之下,培养出很好的责任感,其交往能力与独立性都会有很好的提高,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性和交往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据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具有其本身不同的特点,所以其发展的方向与速度也都是不相同的。高低年级在混級学习、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帮扶带领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一发展规律。当学生遇到问题,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各抒己见,不用担心是否会错误,只是单纯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模式是不一样的。一般老师在学生心目中都是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学生一般不敢质疑或是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成长模式就过于僵硬,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在高低年级的交往过程中,就客观地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讨论。

在新班级的建设中,我邀请了高三级的班长参与到我们班委的工作建设中,一方面能借鉴已有的成功的班级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放心大胆地交流、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不用担心老师过多的限制和责怪。如此学生自己成立了管理小组,担当起了许多的责任,也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职高混龄教育的优势分析和发展方向

1.优势分析

职高生的混龄教育,或者说混级教育,使得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能有共同学习、交往的活动平台,这能够提高他们之间的表达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一能力无论是在未来社会工作当中还是生活学习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另外,混级教育扩大了各年级学生之间的接触面,学生通过与拥有不同经历的学生进行沟通交往,能扩大视野,感受到更多。同时,混级学生之间的交往,还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合作与配合。由于是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合作,一般竞争压力都会比较小,相互之间的合作机会更多,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职高混龄教育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已有的尝试包括新老生的交流、大型活动的合作带领、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等,关于如何利用高低年级的优势共同带动学生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大带小结对子,这是指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让他们进行一对一的配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一个低年级学生,这样可以使得新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

第二,可以借鉴幼儿的混龄教育,在职高的部分专业课程时可以多年级一起上课,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同处于一个教室,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激励、相互带动、互相学习、互相监督,高年级学生也能以身作则,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班上同学相互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多年级一起上课也能集中师资优势,特别是在邀请幼儿园专家过来指导时特别适用。

四、结语

幼儿混龄教育将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组合为一个集体,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以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我们对职高生之间的混龄(级)教育一开始缘于学前教育专业多次活动的机缘巧合,高低年级的学生所混合构成的集体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他们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学习的轻松氛围。在实践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了混龄(级)教育的优势和发展的可行性,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努力通过混龄(级)教育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芬.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3):35-38.

[2]徐 蕾.中学适合混龄教育吗?以美国的实践为例[J].上海教育,2017(26):58-61.

[3]张 军.混龄教育与幼儿发展[J].教育教学研讨,2007(4):14-16.

[4]孙 杰.小学混龄教育课程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5.

[5]田红艳.混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6]沈 吟.混龄教育过程考察[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混龄教育帮扶社会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工作探索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蒙氏混龄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学前教育的“混搭”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