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斯巴·卡玛力丁
摘要:我国各民族称呼语系统都不尽相同,汉语中的称呼语比较复杂,维语尔语的称呼语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这就给汉维称呼语的翻译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探讨分析汉维两个语言称呼语的区别,提出汉语称呼语维吾尔语翻译的注意事项,从而帮助民汉双语学习者能够准确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避免在交流中产生误会。
关键词:汉语称呼语;维吾尔称呼语;翻译策略
维吾尔语称呼语不像汉语称呼那么发达,表示比较模糊,汉维语称呼语都分三大类,姓名称呼语,亲属称呼语和社会称呼语。这三个方面都有各自的区别。
一、汉维称呼语
(一)姓名称呼语
汉语称呼语的姓名构成是姓+名。维吾尔族的姓名构成——本名+父名(祖父名)。如:(古丽努尔·艾力)。维吾尔人没有姓,但人名相对发达,形式繁多,爱称、昵称多种多样。南北获所用的称呼都不同。在北疆,长辈对晚辈、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常常通过省去词的后级或后半部分来称呼对方以表亲近。例如:(阿尔祖古丽)可以省去(古丽),只留下(阿尔祖)。汉语中老/小 + 姓,如老王,小李等是汉语里的一种独特的称呼语,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年长者对年幼者,或是平辈之间,主要是为了表示亲近,这种称呼能拉近双方的距离。维语中也有对一些年龄小些,如婴儿,小孩较亲近的关系所用的称呼。常常称呼男孩(马驹)[宝贝),(羊羔)。
汉语里有时会用宝贝儿,亲爱的,亲,美女,帅哥等称呼来表示亲密的关系。在南疆各地,长辈对晚辈、亲人之间、朋友、同学之间常常称呼为。而汉语中不分地区称呼。
(二)亲属称呼语
维吾尔语中常用的亲属称呼语使用范围很广。按年龄层次来称呼可说是维吾尔亲属称呼的一大特点。如果对熟人表示尊敬,就在名字后加(哥、姐、大妈、大爷)。孩子在称呼与其父母同辈的亲戚时与汉语有很大不同。对舅舅、姨夫等男姓长辈,可在名字后加(爸爸)一词来称呼,对舅妈、姨姨等女姓长辈可在其名后加(妈妈)。不管是奶奶还是姥姥都一样称呼,不管外公还是爷爷都叫。有意思的是在称呼年龄小于父母的舅舅、姨父、舅妈、姨姨时,则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加上(哥哥),(姐姐)。例如:(艾合买提大哥),(玛依拉大姐)
(三)社会称呼语
在维吾尔语和汉语中当面称呼对方的职务、职称、军衔、学历时,在前面加对方的名字以表示尊敬,语气正式。例如:
阿迪力博士 阿扎提校长
在汉语里有时在职务、职称前不加全名只加姓。例如:王政委、马教授。
维吾尔族人的一般敬称方式是不管对方有什么职务、官衔,无论其社会地位有多高,都在对方名字后面加“(哥哥)(姐姐)”来称呼以表示尊敬。如果对方是知识分子,在男性名字后面加(先生),女性名字后面加上。
二、汉语称呼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策略
人名翻译中音译法是最重要的又是最常用的方法,所以维吾尔人名汉译的时候,要音译而不可意译。同理,汉族人名地翻译均以汉语标准音为依据,按维语所通用拼音法音译,姓和名要分写。例如:
鲁迅 张晓东
在汉族家庭里,第一次见面的人或是不熟悉的人之间一般称呼先生、女生或夫人加姓或是姓名,如“王先生”,而稍微熟悉一点的人或是朋友之间则称呼名,如“晓琪”等。这一类的翻译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般采取直译法即可。例如:
王先生 晓琪
老/小 + 姓,如老王,小李等是汉语里的一种独特的称呼语,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年长者对年幼者,或是平辈之间,主要是为了表示亲近,这种称呼能拉近双方的距离。现在甚至有一种趋势,年轻人之间也流行这么称呼。所以在翻译时要注意不能意译,而要音译。例如:
小王 老赵 小夏
汉语亲属称呼语可以直接翻译成维语里对应的称呼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汉语亲属称谓具有明确性、维语亲属称谓具有模糊性。
所以汉语称呼语翻译成维语的时候就按维语的规律翻译。翻译时,要考虑上下文的语境,如有伯伯、叔叔、舅舅等很多種意思,而根据上下文选择一个称呼。另外汉语亲属称呼语经常会出现加其他词素构成的称呼。如:大舅,二姐,四嫂。而维语称呼里不分等级,大小。所以这些称呼翻译成维吾尔语时根据维吾尔语不加等级词翻译。
在维吾尔语和汉语中称呼对方的职务、职称、军衔、学历时,在前面加对方的名字以表示尊敬,语气正式。在汉语里有时在职务、职称前不加全名只加姓。所以汉语称呼语翻译成维语时也是直接翻译。例如:张教授,按维语的定义来翻译。
汉维称呼语背后隐藏的深厚文化赋予二者独有的特点,要在这两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称呼语体系之间进行翻译转换,译者需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选用合适的称谓语翻译方法,综合考虑语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上下文综合分析,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所要表达的意蕴。
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苏州大学文学院,2005.3.
[2]吾拉木·吾甫尔.维吾尔语方言(维吾尔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