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关联理论翻译观

2018-05-25 11:27夏德敏张平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局限翻译

夏德敏 张平

摘要:关联理论翻译观被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关联理论翻译观为翻译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本文将阐述关联理论翻译观在解释翻译本质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翻译标准等方面的局限性等问题。

关键词:关联理论;翻译;优势;局限

关联理论是对Grice“会话原则”的批判和发展,它和“会话原则”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它并不是对Grice“会话原则”中的“关联准则”的简单扩充和修正。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1986)提出的著名认知语用学的理论。但自其提出以后,其使用范围遠远超出了语用学。关联理论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语篇分析,翻译学等等。在翻译学方面,关联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且显示了其独具的优势。因此,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一、关联理论

在Grice的会话原则的基础上,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提出了关联理论,解释了什么是交际以及如何实现交际的问题。它把语言交际活动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该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提出语言交际认知活动的规律。该理论还认为,语言交际是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的。

关联理论将语言交际活动视为一个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一是信息意图,二是交际意图。也就是说,说话人不仅要传达信息,还要表明其传达信息的意图。

在传统代码模式及Grice的推理模式的基础上,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对于说话人来说,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的展示给听话人;而对于听话人来说,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即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结合语境因素等推理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性,关联性取决于语境效果及处理话语时付出的努力。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处理话语时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听话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语言交际活动也可以说是寻找内在关联性并获得最佳关联的过程。

二、关联理论翻译观

Gutt(2004)最先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中,提出关联理论翻译观。关联理论翻译观将翻译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过程,因此也涉及明示-推理过程。事实上,翻译过程中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首先,原文作者通过文本阐明自己的交际意图,译者作为原文本的读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百科知识以及推理能力,结合认知语境等推断出原文本的交际意图并到达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同时,译者作为译文的产出者,又必须正确估计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期待,对原文进行忠实的再现。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有着双重身份的。

根据翻译中的明示-推理过程,赵彦春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述的明示-推理过程(1999)。更确切地说,翻译不是静态的语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2001)。

同时,翻译过程又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即在良好的语境效果下通过最小努力获得最佳关联。根据关联理论,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或期待,听话人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在翻译这一交际活动中,译者在寻找最佳关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译者只有获得与原文最佳关联的语境效果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才能产出译文并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三、关联理论翻译观的优势

关联理论为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理论上为翻译提供了理论框架,实践上,对翻译活动的进行也有重要意义。现就关联理论翻译观的优势进行一一阐述。

(一)有利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与传统的翻译观不同,关联理论翻译观将翻译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码转换的静态过程,而是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的动态的过程。Gutt(2004)指出,“通过语言编码产生的语义体现是抽象的大脑结构,必须通过推理使之充实才能用来代表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因此,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不仅需要静态的语码转换,也需要动态的推理过程。

(二)注重原文作者的意图及译文读者的认知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有着双重身份的,既是原文的接收者又是译文的产出者。这种双重身份决定译者必须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及译文读者的认知。一方面,译者必须译出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字面意思往往不能表达真正的意图,译者必须根据语境理解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这是翻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原文,才能将原作的意图准确的传达给译文读者。另一方面,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由于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两种语言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因此,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因素,尽量弥补原文与译文在含义上的空缺,创作出译文读者用较少努力便可理解的译文。

(三)语境要素得到重视

关联理论翻译观强调语境这一动态因素的重要性。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其全面分析和理解。关联理论中,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体,不仅包括即时的物质环境或上下文,还包括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信念等等因素。若语境效果好,推论是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若语境效果差,推论是所付出的努力就大,关联性就弱。因此,语境对于在交际活动中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过程可以看作是创造合适语境,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要想正确理解原文文本并产出译文,必须正确理解各种语境要素。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文作者及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因素,创作出即尽可能的再现原文特色,又易于读者理解的译文。

四、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局限

关联理论翻译观虽然为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且更具有解释力,但其并非完美无缺,它也存在局限性。关联理论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关联,以最小的努力推理出交际者的意图。但是,在实际中究竟何为最佳关联,何为最小努力?这些都是动态的概念,在实际中不容易把握。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关联理论下翻译的标准问题没有得到明确。此外,关联理论也并没有解决传统翻译观的一些问题,如翻译的信度、效度、文化因素的不可译性等等。

五、结语

关联理论为翻译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翻译学。关联理论翻译观对于揭示翻译的实质、理解原文、产出译文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作为发展中的理论,它也存在一些不足,翻译的标准问题、信度、效度、文化因素的不可译性等等。因此,关联理论翻译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and Oxford,1986.

[3]曲卫国.也评“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02):9-10,80.

[4]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3):117-121.

[5]郑艳霞.关联理论翻译观评述[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02):46-48.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局限翻译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