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摘要:《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笔下的名作,作品本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在这篇作品中,张爱玲刻画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及围绕着她们的男性佟振保,深刻地描绘出两性世界中的爱恨纠葛,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与婚姻的实质。
关键词:两性;对的世界;人性
张爱玲与当代人眼中的两大摩登之都——上海与香港,都有着不解之缘。对于上海,张爱玲(1920-1995)在19岁以前,大部分时间都生活生长在这个富有文化底蕴、细腻精致的摩登之都。在这片土地上,她学诗歌、读名著、学钢琴、练绘画、写文章,她在这里,完成了她最初的文学积累与文学创作。上海,有着她的根。一是来比较香港和上海美人的不同,二是突出上海女人生得白净,白里透红,也表达她对上海和上海女人的偏爱之情。
而对于香港,主要是张爱玲第一次去香港,也就是1939-1942年之间,这一段经历对她的写作与生活都影响很大。在香港这几年,让张爱玲经历了战争的残忍、战争对人性的压制与扭曲,以及对和平安稳生活的向往。在香港的这些经历,都或多或少的成为张爱玲小说中的素材,影响着她的创作。
张爱玲出生在一个名门家庭,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而到张爱玲父亲这代,家道开始中落,属于典型的遗少家庭。而张爱玲的父亲是她知识的启蒙者,但旧思想浓厚,把对妻子的不满,发泄到了女儿的身上。而她的母亲,是一位新式女性。张爱玲非常崇拜母亲,但同时存有敬畏,而母亲在经济上对张爱玲的苛刻,也使二人心存芥蒂,关系微妙。而在私人感情上,胡兰成的滥情不忠,在感情上彻底伤害了张爱玲。这些综合因素让张爱玲对于爱情与婚姻,抱有比较冷漠与悲观的态度,也让她对于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些都反映在她的作品中,比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所描写的恋爱与婚姻两性关系。
一、得不到的最好?
《红玫瑰与白玫瑰》這篇小说,是张爱玲的名作,而且也很有趣,属于经典之作。我们最熟悉的便是下边一段文字:“一个男人的一辈子都有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了,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假如失去了情人而仍然和原配妻子在一起,那么这个原配妻子就成了饭渣子老是粘在身上,情人就是心口那颗难以忘记的朱砂痣。”(1)“红玫瑰”代表热烈有趣的女子;“白玫瑰”代表温和平静的女子。当然,“红玫瑰”也可象征有趣的情人;“白玫瑰”可象征贤惠温婉的妻子。但是,张爱玲很有趣,她写到年深月久的熟悉,会打碎一切美好。不论你最终娶了红玫瑰,还是白玫瑰,没有得到的才可能是最好的。这一段文字,笑过之后,你会感到人性的深处,其实是多么可怕与贪婪。
二、振保心中“对的世界”
通常,我们去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动作、人生选择,必须去了解他所生长的环境,因为,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他的选择,选择决定他的一生。想要了解《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我们就必须了解振保的生活环境。振保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他能有今天的生活与地位,是相当不容易的。他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到底“上不上算”,到底划得来划不来。了解到这一点,我们便能更加理解振保为什么会放弃他深爱的“红玫瑰”(王娇蕊),去娶一个自己不喜欢,但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白玫瑰”(孟烟鹂),而使自己婚后的生活极不幸福。振保心中有一个自己认为“对的世界”,对但不一定快乐。
三、亲手砸碎的快乐
振保一直把自己压制在一个框架里,他非常努力地工作、帮助他人,从别人的夸奖赞扬中获得存在感和快乐。可是一旦他努力过后,没有人夸奖他,他便消沉下去了。他并不是因为喜欢做这些事,而是因为别人的评价与眼光。
而在生活上,振保为了使婚姻也成为“一件上算的事”,放弃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王娇蕊,无情地走掉。选择了他认为“对”的孟烟鹂作为妻子,可婚后才发现,一切都变得“不对”了,他和妻子的关系也变得不可调和。痛苦不堪的他,开始在外面胡作非为,甚至当着妻子的面,把妓女领回家。胡闹一番后,在文末处,振保冲着妻子摔东西,在朦胧中睡着。可到第二天,振保又变回到以前,重新成为一个好人。这就是我们之前讲到的,振保内心有一个框架,他认为任何行为都要被压制后归到这个框架里,做任何事情都要“上算”,都不能威胁到别人对他的评价,以及他来之不易的地位与生活。所以,在一番真性情的暴露、发泄过后,振保继续把自己框回到原来的世界中。一切又都重新步入正轨,他又变成大家夸赞的“好人”,但他却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幸福与快乐。
注释:
(1)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M].文汇出版社,2005.
[2]张向荣.张爱玲小说现代性探微[J].求是学刊,2011(03).
[3]刘莉.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文学教育,2007(03).
[4]代晓冬.论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