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音义未详”字考释(之一)

2018-05-25 06:56何茂活
辞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字典音义汉语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在部分字头下标明“音义未详”,据统计有139例。这些字有的出自古代字书,古注即为“音未详”“音无考”或“音义未详”,有的出自其他典籍、石刻,且往往只有一处例证。它们大多是某一通用字的异体或讹写。这里试选八例予以考析,以供字典修订者参考,并为相关文献的阅读利用提供点滴帮助。

一、

《汉语大字典·丿部》:

音义未详。《辽文汇·文秀〈刘继文墓志〉》:“七帝相承何所问,三孤瘗塔山阳。”[1](第一、二版同)

按: 此字当为“年”之异体。其理由如次:

其一,此字字形与“年”的多种异体相近。《汉语大字典》所录“年”的异体字如:

同“年”。唐武则天所造字。《宾退录》卷五:“(唐武后改易新字)以‘千千万万为‘年。”

同“年”。唐武则天制字。《改并四声篇海·力部》引《余文》:“,谷熟曰年也。”……

同“年”。《龙龛手鉴·杂部》:“,古文年字。”

据邢澍《金石文字辨异》,“年”的异体有“、”等(后出刻本字形略有差异)。[2]

“”的字形与上述诸形相近,从字理上说,“”为“千千万万”,“”为“千百百”,造字意图也是一致的。因此此字为“年”之异体当属无疑。

其二,该字头下所引《刘继文墓志》,出土于1926年,志石及释文中此字确作“”形。[3]但近人姚华(1982)《辽彭城郡王刘继文墓志铭跋》中有如下论议:

志又云“三年孤瘗”,若以继文奔辽时起算,则不应有“一女才生”之语。疑莫能明也。

姚氏将该字明确地释读为“年”,既源于对字形的辨识,也基于对文意的疏解。尽管姚氏对具体的年月起讫“疑莫能明”,但他对“年”字本身却是确认无疑的。

其三,《刘继文墓志》中“七帝相承何所问,三孤瘗塔山阳”二句究竟何意?先看上文几句:“武皇孙兮少皇子,朝北阙兮到于此。受国恩兮位至王,功未成□□□□。国之仇兮未雪殃,魂之逝兮在他乡。”这是讲志主的身世与遭际,有痛惜哀婉之意。关于“七帝相承”,姚华已做解释:“七帝相承者,一知远,二承祜,三赟,四崇,五承钧,六继恩,七继元也。”此指辽国先后七位國君。“三(年)孤瘗”,亦即三年孤坟之意,“瘗”为坟墓。两句是说,先后多位帝王当政,无暇恤问继文。而今他的坟墓在塔山之南寂然独立,已越三载。

其四,从声律角度来看,“七帝相承何所问,三(年)孤瘗塔山阳”,是一组律句,符合“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平仄格式。“”释为“年”恰合其宜。

二、

《汉语大字典·人部》:

音义未详。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首》:“果然是个酒糟头,没傝的朋友。”(第一、二版基本相同,但一版“衲”误作“纳”)

按: 查《古本小说集成》所录《豆棚闲话》,知所引文句中的“傝”作“”。另有排印本亦作“”。按其字形及文意分析,“”字当为“”(也作“”)的讹字。其理由如次:

其一,字形相近。“”“”二字,左旁及右下部分相同,且“”之右旁“”并不常用,很容易误写误刻为“韲”(同齏,又作)。

其二,所举书证中的“傝”或亦引为“傝”,如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2009)在“没挞煞”和“酒糟头”两个词头下均引此句,“”字作“”。

其三,上述语句中的“傝”解作“傝”,文通字顺。试看《汉语大词典》“傝”条释义:

傝 ① 出息,能耐。多与否定词连用。清袁于令《西楼记·倦游》:“惯扛扎,少傝,开谭父祖是科甲,草其腹而花其面,人人唤我蔡趷。”清洪昇《长生殿·驿备》:“我做驿臣没傝,缺供应付常吃打。”② 谨慎。清钱大昕《恒言录·傝》:“今吴人以不谨为没傝。”

如上释义基本可取。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2008)“傝”条同样以《长生殿》句为例,释义为“有分寸,适度”。另有“挞煞”条,释义为“分寸,举止适度”,书证为:

不得际会风云,被小人诬陷,激成大祸。后来做了一场没挞煞的笑话,此乃命也、时也、运也。(《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

大相公好没挞煞!既娶来家,是你的人了,怎说领了去的话?(《石点头》第四卷)

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2015)收录有以下相关词语: 没搭圾[4]、没搭撒、没搭煞、没挞煞、没傝、没傝煞。在“没搭煞”条下释义为“没出息;没见识;没正经;无聊”。典型例句如“没挞煞”条下所举:

我家本官没挞煞,一生只爱把钱抓。(明梁辰鱼《浣纱记》一三出)

雨儿,雨儿,下得好没挞煞!又不要你插秧,又不用你浇花。(《平妖传》三回)

此人原有名有表,因做人没挞煞,不曾立得品地,所以人只叫他是周六。(《石点头》卷六)

由此可见,在近代汉语中,“没傝”就是没出息、没本事,“傝”也就可以理解为本事、能耐及做人做事的气度修养等。以现代方言为证,甘肃河西方言中至今仍说“没傝”,指人做事稀松,能力不强,被人瞧不起。山丹方言有俗语曰:“没傝,跟上婆姨站娘家。”

回过头来看《豆棚闲话》中的句子“果然是个酒糟头,没傝的朋友”。酒糟头,也叫酒头。《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好酒糊涂,被欺而不自知的人”,《小说词语汇释》则解释为“喜欢喝酒,整天糊糊涂涂的人,即俗所谓‘酒鬼”。如此则正与随后所说的“没傝()”意义相合。总之,“”为“”字之讹当属无疑。

另外顺带讨论一下《汉语大字典》“傝”字头下“傝”一词的释义:

傝 1. 恶劣。《玉篇·人部》:“傝,傝,恶也。”清洪昇《长生殿·驿备》:“我做驿臣没傝,缺供应付常吃打。”2. 不谨慎。《玉篇·人部》:“傝,傝,一曰不谨皃。”清蒲松龄《日用俗字·身体章》:“傝闲游负此身。”

关于义项1,从上文的讨论可知,《长生殿》句中的“傝”绝非“恶劣”的意思,这一书证与释义不合,应予改订。至于《玉篇》所谓“傝,恶也”的释义究竟是否确当,也还值得考辨。

关于义项2,《玉篇》释义与《日用俗字》用例基本相合,但这里说“傝”为“不谨皃”,和上文所引钱大昕所说“今吴人以不谨为没傝”就构成了矛盾,到底“不谨”为“傝”还是“没傝”?这不免令人感到费解。蒋宗福(2013)在《“傝”“没傝”考辨》一文中说:“‘傝为联绵词,书面形式纷繁复杂,其否定形式‘没傝的意思与‘傝相同,在中古、近代汉语中出现频率很高,大致有‘不谨或不守分际、‘不振作、‘没要紧;无聊三个意思。”

关于“傝”的语源,也许可以从“踏趿”等词形中得到答案。据《汉语大词典》及《近代汉语大词典》等,有“踏趿、塌趿、塌撒、塌飒、塌塌撒撒”等词,表示精神委顿、不振作、不顺遂之义,而这样的意思正与《日用俗字》中的用法一致。可见蒲氏“傝闲游负此身”句中的“傝”实同“踏趿”。我们推测,“踏趿”以及“傝”很可能取意于穿鞋不谨,随意散漫,引申指精神萎靡,做事不顺。如此说来,《玉篇》所释“傝,傝,恶也;一曰不谨皃”,其中的两个义项还是相关的,“恶”为丑、不美义(并非《汉语大字典》所释“恶劣”),与“不谨”意义相近。

三、

《汉语大字典·水部》:

音义未详。宋吴自牧《梦粱录》:“又有担架子卖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羊血汤猢、海蛰螺头、馉饳儿面等,各有叫声。”(第一版该字在《补遗·水部》)

按: “”字当为“齏”(今简化为“齑”)、“”的讹字。齏,指“用酱拌细切的菜或肉,亦泛指酱菜”。字又作韲,也作。《周礼·天官·醢人》:“王举则共醢六十罋,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臡实之。”郑玄注:“齐,当为韲。……凡酱所和,细切为韲。”孙诒让正义:“齑为切和细碎之名,故菜肉之细切者通谓之齑。”《太平御览》卷八五五引《通俗文》:“淹韭曰韲。”《古今韵会举要·齐韵》:“韲,《集韵》或作齏。”“齏、韲”之字,后加艸头为“、虀”等,正如“韭、果、豆”等字后作“韮、菓、荳”一样。因“齏”为细切的酱菜,往往稀而含水,故而加“氵”作“”。

当然只靠这样的字形推阐还是不够的,下面来看《汉语大字典》“”字头下所引《梦粱录·夜市》文句在不同版本中的异文情况:

羊血汤猢、海蛰螺头、馉饳儿面。(《汉语大字典》所引)

羊血汤胡、海蛰螺头、馉饳儿面。(中国风土志丛刊本)[5]

羊血汤糊、海蛰螺头齏、馉饳儿齏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

从以上异文足以认定,“”为“齏”的异体。除上述文句外,《梦粱录》“分茶酒店”及“面食店”节还有以下诸词,试以两种版本做对比(因属摘录,故以“/”相隔):

签糊蟹/羊血糊/笋燥虀淘/熟虀筍肉淘面/乳虀淘/筍虀淘/虀肉菜面(中国风土志丛刊本)

签糊齏蟹/羊血糊齏/笋燥韲淘/熟齏笋肉淘面/乳淘/笋淘/齏肉菜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四库全书本中出现了“”的写法(《汉语大字典》未收此字),这就构成了两条清晰的字形链条: 一是“齏——”,二是“韲—虀—”。“韲”与“齏”同,上文已证,这两条链条便完全接通了。

综上所述,《汉语大字典》“”字条下应当解释为“同‘齏”,同时还可增收“”字。另外“”有两种写法,“韭”上或为一横,或为两横。《汉语大字典》有前者而无后者,《中华字海》二者兼收,可酌予增补。

四、

《汉语大字典·石部》:

音义未详。宋赵汝适《诸蕃志·志物·黄蜡》:“挤去蜜,表滓即蜡也,镕范成,或杂灰粉盐石。”(第一、二版同)

按: 《诸蕃志·志物·黄蜡》例所列不详,兹据《中国史学丛书续编·中国南海诸群岛文献汇编》(1985)所收《诸蕃志》照录如次:

黄蜡,出三屿、麻逸、真腊、三佛齐、策国。蜂出于深山穷谷中,或窠老树,或窠芭蕉树,或窠岩穴,较诸中国之蜂差大而黑。番民以皮鞔躯,先用恶草作烟,迫逐蜂群飞散,随取其窠;挤去蜜,其滓即蜡也。镕范成,或杂灰粉盐石。以三佛齐者为上,真腊次之,三屿、麻逸、蒲嘿噜为下。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黄蜡的产地及采集、加工、利用情况。加工利用方面主要是说将蜂巢中的蜂蜜挤尽,剩下的便是蜜蜡,用特制的模型可以将蜜蜡做成容器,有时会在其中掺入灰、粉、盐、石之类的东西以增加其硬度。這里面最关键的是“镕范成”四字。镕范,指熔铸器物的模型。《说文·金部》:“镕,冶器法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通俗文》:‘规模曰范。……以土曰型,以金曰镕,以木曰模,以竹曰范。四者一物,材别也。”“镕范成”中,“镕范”做动词,指熔化黄蜡,浇铸于模型中。根据文意及事理,“”当为“陶”之异体。“陶”指瓦器(陶器)。《礼记·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孔颖达疏:“陶谓瓦器。”当然一般所说的“陶”为黏土所制,这里说的“镕范成”之“”却是黄蜡所制。

就字形而言,“陶”本作“匋”。《说文·缶部》:“匋,瓦器也。从缶,包省声。古者昆吾作匋。”段玉裁注:“今字作陶,陶行而匋废矣。”这就是说,“陶”是“匋”的后起加旁字,加“阝”(阜)之意在于瓦器的取材及加工生产多在山陵地带;而“”字从“石”,盖取其坚硬如石之义。陶瓷类字从“石”者不少,如: 碗(本作,也作盌,木制的作椀)、碟(木制的也作楪)、磚(也作甎,今简化作砖)、磁(瓷的俗字,也作甆、),等等。可见对于陶瓷类字而言,除“瓦”旁和“缶”旁以外,“石”旁也可以算作它们的类化符号,“”实即“陶”字。

此外,字典所引“表滓即蜡也”,笔者所见清嘉庆学津讨原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现代排印本“表”皆作“其”。不知字典所据何本,建议予以核考。

五、

《汉语大字典·石部》:

音义未详。宋曾慥《类说》卷十九引毕仲询《幕府燕闲录》:“有人得青石,大如。背有鼻,穿铁索数丈,循环无相接处。”(第一、二版同)

按: 此字不见于字书、韵书,但据所引书证文意,应为“擣”(后俗作捣)及“檮”(今简作梼)的换旁区别字。

擣,本作。《说文·手部》:“,手椎也。一曰築也。从手,声。”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今经典作擣,……此隶变之讹。捣,《说文》所无俗字也。”这里所说的“手椎”,段玉裁解释作“以手为椎而椎之”,即以拳捣击。築则指筑墙用的杵。《说文·木部》:“築,擣也。”《广雅·释器》:“築谓之杵。”(按: “築”今简作“筑”。)

“擣()”或亦作“檮(梼)”。《楚辭·九章·惜诵》:“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王逸注:“梼,一作擣。”朱熹集注:“舂也。”两种写法相比,“擣”从手,宜做动词;“梼”从木,宜做名词。名词义的“梼”,即作为筑墙工具的“筑”和“杵”。杵有大小之分,小者一人持用,大者数人共举,后世称大者为夯。杵、夯或为木制,或为石制。统言之为“杵”“梼”,石制者则或别为“”“”。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江阴县志·食货记·田赋》:“碓圩,田一顷五十五亩。”[7]清郑用锡《秋碪》:“白帝城高风又霜,声声乱为谁忙?”“”乃为石杵而造的区别字,“”亦同理。《汉语大字典》“”字头下所引书证中说的青石,“大如”“背有鼻,穿铁索数丈,循环无相接处”,正是说该石形似大“夯”,并有用于提挽的铁索。

与“杵—”“梼—”类似的形旁换用实例很多,比如: 镞—,峡—硖,滚—磙,凳—磴,棊(棋)—碁,椎(槌)—硾、锤,榔—鎯,等等;上文所述椀—碗、楪—碟之类,亦为此证。

六、

《汉语大字典·衣部》:

音义未详。明沈德符《野获编·外国·瓦剌厚赏》:“赐可汗五色綵段并纻丝蟒龙直领褡曳撒比甲贴里一套。”(第一版该字在《补遗·衣部》)

按: “”为“護”(护)的换旁俗写字。褡,即搭护,也作搭忽、搭护、搭等。《汉语大词典》收录有“搭护”一词:

搭护 翻毛羊皮大袄。或谓是半臂衫。宋郑思肖《绝句》之八:“騣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自注:“搭护,胡衣名。”

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2015)收录有“搭忽、搭护、搭”等词,解释为“蒙古族衣名,类似今蒙古袍”。所引书证有:

这肉红妇人搭忽表儿,改染做桃红,碾到着。(明《朴通事谚解》卷中)

明绿抹绒胸背的比甲,鸦青绣四花织金罗搭护。(明《朴通事谚解》卷上)

慌忙又披上一件搭护,方不觉冷。(清《野叟曝言》一一三回)

俗谓皮衣之表里具而长者曰搭护。(清翟灏《通俗编》卷二五)

孩儿吃下这杯酒去,又与你添了一件绵搭么。(《元曲选·生金阁》三折)

以上诸例,“搭忽、搭护、搭”诸词,使用场合相似,表意完全相同。《汉语大字典》“”字头下所引《野获编》之“直领褡”应为“搭护”之一种——大概一般为斜领(大襟),此为直领(对襟)。

综上所述,“褡、”二字分别为“搭、护”的换旁区别字。这种情况正像“擺(摆)—襬”“两当—两裆—裲裆”“要—腰—”及“身—裑”一样。

七、

《汉语大字典·艸部》:

音义未详。《农政全书·树艺·蓏部》“芋”石声汉校注引《广志》曰:“有君子芋,大如斗,魁如杵。”(第一版该字在《补遗·艸部》,内容略同,但在“《农政全书》”前有“明徐光启”四字。)

按: “”是“”的误字。兹论如后:

首先应当指出,《汉语大字典》所称“石声汉校注引《广志》”之说有误。所引《广志》文句并非石声汉校注所引,而是《农政全书》原本的内容。《农政全书·树艺·蓏部》有“芋”条:

芋 《前汉书》曰:“岷山之下,沃野有蹲鸱。”颜师古注曰:“芋也。一名土芝。”……《广志》曰:“蜀汉既繁芋,民以为资。凡十四等: 有君子芋,大如斗,魁如杵……”[8]

《前汉书》文字看似与“芋”无关,其实不然,“蹲鸱”实指芋。《汉书·货殖传》:“吾闻山之下沃埜,下有踆鸱,至死不饥。”孟康注:“踆音蹲。水乡多鸱,其山下有沃野灌溉。”颜师古对孟康的注解有所纠正:“孟说非也。踆鸱谓芋也。其根可食,以充粮,故无饥年。《华阳国志》曰:‘汶山郡都安县有大芋如蹲鸱也。”[9]为解证岷山之下出产大芋之说,下面小字部分用了约360字的篇幅,引用颜师古注、《广志》及《说文》《广雅》《风土志》等文献材料,分别介绍了“芋”的得名缘由、产地、种类及生性特点等。

《农政全书》“芋”条以《汉书》文句总领多种文献资料,实乃该书“全书”特点之体现。今人阅读如不详察,易生困惑和误解。《汉语大字典》编者误将引证之事归于石氏,盖因对其体例一时失察。当然石氏对其中异文有所校注,详参下文。

现在来看“”字。《农政全书》有多种版本,试看以下三种版本中的该字字形:

(上海曙海楼本)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万有文库本)

石声汉校注本正文部分所见字形为“”,与万有文库本同,但是石氏校注(1979)说:“引文见《齐民要术二·种芋第十六》引,其中‘,《要术》原作‘。”这一校注非常重要,将“、、”三个字形联系了起来,可以说已经揭明了正字。循此线索,我们查检到《齐民要术》“种芋”一节,其中确有《广志》之语。与之相较,《农政全书》所引,误字甚多,兹不赘述。仅就“有君子芋,大如斗,魁如杵”之语而论,《齐民要术》诸版本所见“”字异文如下:

(万有文库本)

(观象庐丛书本)[10]

(崇文书局刻本)

(四部丛刊初编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在上述各种写法中,“”为正字。因偏旁“”“艹”常相通用,故亦作“”。又因“旅”字小篆作“”(见《说文》),右近“衣”形,故“”又作“”。“、、”等写法则纯属讹写。

那么,“魁如杵”究为何意?石声汉(1957)解释说: 魁,指芋的中心大块茎;杵,即“筥”,是一种盛饭食的器物。这一解释总体是正确的,但“筥”之说似欠确当。石氏所说的“筥”,实即“筥”。《说文·竹部》:“筥,也”;“,饭器,容五升。”又有复音形式“卢”“”等。《方言》卷十三:“,南楚谓之筲,赵魏之郊谓之。”郭璞注:“盛(饭)筥也。”河西汉简中还写作“厺(去)闾”。[11]“杵”之“杵”,与“筥”“(去)”“”“卢”“”“闾”等字上古均属鱼部,读音相近,因此“杵”与“卢”“”“去闾”等均为“筥”的衍音词。[12]各词写法不同,但实皆一物。韩寓群、徐传武(2009)将“有君子芋,大如斗,魁如杵”译为“有君子芋,一蔸有斗那么大,中央的芋魁像饭箩大小”,应当是比较准确的。

八、

《汉语大字典·石部》:

音义未详。《人物志·体别》:“朴露之人,中疑实,不戒其实之野直,而以谲为诞,露其诚,是故可与立信,难与消息。”(第一、二版同)

按: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有多种版本,其中“实”后之字或作“”(如艺林山房刻本),或作“”(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李崇智《〈人物志〉校笺》(2001)谓守山本作“”。李氏校笺据《长短经·德表篇》所引,认为上述诸形为“确”字之讹,意为确实,坚正,并举《后汉书·崔寔传》“言辩而确”李贤注“确,坚正也”为证。

李氏的校勘是正确的,《长短经》引《人物志》文句确为“中疑实确”。但需说明的是,这个“确”为坚确之“确”,而非“確切”之“確”的简化字。因此其意为坚硬、耿直,而与确实之义无关。

就字形而论,“”的写法应当是由“确”的訛写“”进一步讹变而来的。汉字中“臽”讹混为“舀”的例子举不胜举,如: 饀(馅)、(陷)、塪(埳)、搯(掐)、熖(焰)、(閻),等等。

另外,这里顺便讨论一下上述书证中的“中疑”及“以谲为诞”等词语。李氏校笺引伏俊琏云:“‘疑字在句中意思不贴,疑是‘款字形讹,‘款字俗作‘欵,与‘疑形近,故误焉。款: 真诚的意思。”(李崇智2001)李氏同意伏说。

我们认为,“中疑”之语当无误。试看如下诸例:

陛下探幽析微,允执其中,革百载之失,建永年之功,上有迎承之敬,下有奉微之惠,稽《春秋》之文,当《月令》之意,圣功美业,不宜中疑。(《后汉书·郭陈列传》载陈宠书奏)

画有三病,皆系用笔。所谓三者,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结。……刻者,运笔中疑,心手相戾,勾画之际,妄生圭角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

凡帝之所以信秦桧而必欲和者有三,而兹不与焉: 一曰志足,二曰气夺,三曰中疑。……曰中疑者,何也?苗刘变而帝之心不敢以尽付诸将矣。(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〇一)

可见“中疑”指内心疑忌、犹疑,做事不果决。

关于“以谲为诞”,谲,有灵活权变及语言婉转之义。《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刘宝楠正义:“谲,权也。”诞,有欺诈之义。《广韵·旱韵》:“诞,欺也。”

综上所述,“中疑实”当为“中疑实确”之讹。“朴露之人,中疑实(确),不戒其实(一本作质)之野直,而以谲为诞,露其诚,是故可与立信,难与消息”诸语,大意为: 朴直粗率之人,内心犹疑,本质执拗,这样的人不去克服简单粗率的缺点,反倒把灵活权变和语言委婉当作虚伪欺骗,尽力表现自己的真诚,因此这样的人可以和他讲求信义,而不能希望他根据事物的发展灵活变通。

以上八个“音义未详”字,均与形旁的添加、换用,以及形近部件的讹混有关。“”与“、、、”之间的异体关系,主要体现在“百”与“力、刀、万”之间的变异;“”与“”的差异源自右上部分的讹混;“”与“韲、虀”及“齏、、”等字之间的异体关系,主要体现在形旁“氵”的添加,或者看作形旁“氵”对“艹”的替换,当然还有“韲”对“齏”的省简问题;他如“”“”“”三字,分别是相应正字“陶”“擣、檮(梼)”“護(护)”的换旁俗写;“—”一组,则既有意义相近偏旁(—艹)通用的问题,又有形近偏旁(—瓜)讹写的问题;“确”讹写为“、”,则表现为形近偏旁之间的辗转讹混。

借用王宁先生关于异写字和异构字的理论进行检视,上述各例可以做这样的分析:“”与“、、”可以视为异写关系,与“”可以视为异构关系;“”与“齏、、韲、虀”主要是异构关系,与“”则属异写关系;其他各组主要是异构关系,但“”中兼有异写问题;“、”二字则纯属讹字,不属于异体字的范畴。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共收“音义未详”字139个。作为一部大型语文辞书,收录这些疑难字,不仅扩大了辞书的“库容”,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字传承、使用和贮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可由此窥析少数汉字在形音义方面存在的讹谬和阙疑现象,为学者研究提供了线索。但是关于此类字的收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甄别取舍及正字考求等,也许是字典编纂者较为困惑的问题。现结合以上讨论及笔者所做的其他探讨,试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供语文辞书编纂专家及相关学者研究参考。

第一,关于“音义未详”字的收录,视野宜宽,但标准宜严。《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此类字,有些是历代字书、韵书中本已有之的疑难字,有的是各类文献中新见的俗字、难字,包括历代刻本、写本、碑刻文字,以及近世地方文献中的方言俗字和讹字等。针对上述两大类情况,我们的意见是,对历代字书中久有传承的“音义未详”字,包括大量音明而义阙的字,可尽量收录,以体现大型语文辞书赅博详备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其与传统字书、韵书的承传接替关系。而对于新见的疑难字,则应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详加考索,从严甄别,适量收录,对仅见于某一石刻或某一抄本、刻本的“音义未详”字,尤宜慎重立目。这种偶见的难字,往往只是某一通用字的俗写或讹写,或因文字残泐等原因而造成的误释误录。此类情况,在出土文献整理和金石文字释读中极为常见,如果此类难字收录过多,势必会影响辞书的“纯”度,为其编纂和使用增加无谓的负担。

第二,对上述两类“音义未详”字,都应重视和加强考释工作。在辞书编纂和修订过程中,除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外,还应主动协调调动相关力量,予以专项研究和重点突破。

第三,参考《汉语大字典》第一版“补遗”和其他相关辞书“备考”之例,大型语文辞书似可设立“备考”之部,将疑难字条目集中编列,如此则既可避免遗珠之憾,又有利于后续深入研究。本文讨论的“”“”“”三字在《汉语大字典》第一版中见于《补遗》部分,第二版收入正编,但可惜收入正编时仍未对其音义予以确考。笔者另文讨论的“”“”二字也属于这种情况。[13]

据闻相关出版社在《汉语大字典》和《中华字海》的基础上,正在组织力量,编纂更为大型的汉语字典,我们期待着这部辞书后来居上,精益求精,在广罗珠玑的同时,更能剖璞见玉,呈现异彩。

附 注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48。以下引述均据此版,恕不一一标注。该字典引用古代文献使用繁体字,本文为排印及阅读方便,改为简化字,仅在必要时保留繁体。

[2]邢澍(清)《金石文字辨异》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作“、”,下部为“千”,与上部离断。聚学轩丛书本字形小异,作“、”,下部为“干”,且中竖近乎贯通。

[3]该碑图版见王绵厚、王海萍主编《辽宁省博物馆藏碑志精粹》,北京: 文物出版社;日本中教出版株式会社,2000: 164;释文参见王晶辰主编《辽宁碑志》,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109110。

[4]《近代汉语词典》“没搭圾”条所引书证为《生绡剪》第十回:“这些书呆,没搭圾的,不知踱到那里去哩。”经查该书(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53),确如此。但据句意及相关词语音义,疑当作“没搭趿”。

[5]吴自牧(宋)撰《梦粱录》(1890年刻本),张智主编《中国风土志丛刊》,扬州: 广陵书社,2003: 326;下引“分茶酒店”及“面食店”相关词语在第391399页。

[6]吴自牧(宋)撰《梦粱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0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09;下引“分茶酒店”及“面食店”相关词语在第129132页。

[7]《嘉靖江阴县志》,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影印,页次未详。“碓圩”为地名,碓为石碓,为石杵,圩指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岸。

[8]诸本文字有异,详见下文。兹依徐光启《农政全书》第五册卷二见,万有文库本,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0: 35。

[9]此据班固(汉)撰,颜师古(唐)注《汉书》,北京: 中华书局,1964: 3690。

[10]《齐民要术》观象庐丛书本,光绪年间初刻,具体刊刻年份不详。

[11]参何茂活《肩水金关汉简〈所寄张千人舍器物记〉名物词语考释》,鲁东大学学报,2014(6)。

[12]这类衍音词的特点是,二字叠韵,且后一音节多为l声母,故或称为“嵌l词”。现代方言中多有其证,恕不详举。

[13]何茂活《〈汉语大字典〉“音义未详”字考释(之二)》,待刊。

参考文献

1. 艾衲居士(清).豆棚闲话(排印本).上海: 上海杂志公司,1935: 148.

2. 艾衲居士(清).豆棚闲话(翰海楼本).∥《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古本小说集成.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50.

3. 白维国.近代汉语词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96,12541258.

4. 韩寓群,徐传武主编.齐民要术译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45.

5.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一卷).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1601.

6. 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湖北崇文书局刻本,1875.

7. 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四部丛刊初编.上海: 商务印书馆,1922.

8. 贾思勰(北魏).齊民要术.∥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0.

9. 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丛书集成初编.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7.

10. 贾思勰(北魏)撰,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7.

11. 蒋宗福.“傝”“没傝”考辨.∥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编.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六辑).成都: 巴蜀书社,2013: 249.

12. 冷玉龙,韦一心主编.中华字海.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

13. 李崇智.《人物志》校笺.成都: 巴蜀书社,2001: 60.

14. 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上海: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159,272.

15. 邵瑛(清).说文解字群经正字.∥李学勤主编.中华汉语工具书库(第28册).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78.

16. 徐光启(明).农政全书(上海曙海楼藏板).道光癸卯重刻本,1843.

17. 徐光启(明).农政全书.∥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0.

18. 徐光启(明)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44146,702.

19. 徐光启(明).农政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1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0. 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北京: 中华书局,2008: 1790.

21. 许慎(汉)撰,段玉裁(清)注.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24,605.

22. 姚华.弗堂类稿(金陵排印本).∥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台北: 文海出版社,1982: 528.

23. 赵汝适(宋).诸蕃志.∥吴相湘主编.中国史学丛书续编·中国南海诸群岛文献汇编.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1985: 279280.

24. 郑用锡(清).北郭园诗钞.∥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八辑).台北: 台湾大通书局,1959: 35.

(河西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字研究所甘肃 734000)

(责任编辑 郎晶晶)

猜你喜欢
大字典音义汉语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学汉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语大字典·广部》疑难字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