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维国先生的《白话小说语言词典》收录词条“约薄”,释为“刻薄”,引《绿野仙踪》第七十一回:“好约薄话儿,笑话我们内官不识字,你自试试瞧。”2015年出版的由他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可谓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影响深远,但“约薄”释义仍之。《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释义、书证与其均同。《中文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均未见收录该词。
释“约薄”为“刻薄”,甚疑。例证为应龙因忽遇大雨冒昧去太监家避雨时的一段对话,应龙贵为“状元御史”,所以太监对其特别客气,“快请到里面去坐”,“我还要请教你的文墨和学问”,应龙笑道:“被老公公考倒了,那时反难藏拙”,那太监大笑道:“好约薄话儿……”(李百川2001)根据语境,二人相见甚欢,彼此客套,因此太监认为应龙对自己说“刻薄话”,似乎不合常理。分析其致误之因,一是孤例,缺乏足够的语料支撑;二是释义时受“薄”的影响,组成了双音词“刻薄”。但是遍查辞书,“约”与“刻薄”义无涉。
我们认为“好约薄话儿”犹“使人感到很好玩发笑的话儿”,与上下文的“大笑” “笑话”语义呼应。在子弟书文献里检索到“约薄”的较多用例,且尚有“约薄”的诸多异形写法,可资佐证。如:
(1) 那喜珠儿滴溜溜的围着身子转,喜鹊儿喳喳叫的约薄。(《借靴》第二回,俗400/8)
(2) 先生說:“此鸟性幽,喜在河洲之上。”春香说:“师傅讲的到也哟博。”(《闹学》头回,车53/251b)
(3) 老爷到底因何故,多大的女孩儿也不管闹哟博。(《连理枝》头回,车55/98b)
(4) 一个个尽夸贤慧说“天气好”,一句句都闹哟拨呕斗[伛逗]二爷。(《鸳鸯扣》第三回,车55/139a)
(5) 早去早回,别叫我心中牵挂,大奶奶接口又闹哟拨。(《鸳鸯扣》第五回,车55/142b)
(6) 哟拨的只说柜中有钱响,离戏的嚷配钥匙闹雁儿孤。(《鸳鸯扣》第八回,车55/149a)
(7) 细留神,复又瞧他的脸旦子,模样儿是万人见笑,实在的哟薄。(《下河南》第四回,车53/453a)
概括其语义,均可释为“玩笑、戏谑”,亦可用如使动词。例(1)、例(2)、例(6)、例(7)中的“约薄”均谓“使人感到好玩发笑”。例(3)、例(4)、例(5)“闹约薄”中的“闹”与“约薄”语义叠加,可直接释为“戏谑”。那么其语义来源何处?为何有众多异形写法?
清奕赓(1996)云:“常谈之语有以清汉兼用者,谈者不觉听者不知,亦时习也。……又如俗以戏言之峻者曰岳伯,不知岳伯清语也,汉语即戏谑耳。”奕赓本为满人,且熟稔汉语,其说应当可信。“岳伯”语音同“约薄”,均为满语的记音。我们在相关辞书里亦可得到证明:
(8) yobodombi: 说笑话,开玩笑。(《新满汉大词典》,1994)
(9) YOBODOMBI: to have fun, to joke, to make sport of.(A Concise ManchuEnglish Lexicon, 1978)
“mbi”是满语里的动词时态后缀,Mollendorff(1892)把满语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后缀进行了分类,其中“mbi”为第二类,表示现在时。该时缀在译音时往往略去不译。如:
(10) 满语词“baicambi、hendumbi、bahambi、yangdumbi”在北京话里的读音分别为“bāichɑ、hēnde、bǎhɑ、yāngge”,均省略了语法后缀。(爱新觉罗·瀛生2004)
(11) 满语词“bezhilembi”在译音时写为“撇斜”,省略“le,mbi”不译。(魏启君2017)
再加上“do”译音时亦省略,因此满语“yobodombi”在译音时只译出音节“yobo”,故汉语记以“岳伯”“约薄”“哟博”“哟拨”“哟薄”等词形。
今北京香山健锐营土语还以“腰拨”记之。据张嘉鼎先生(2007)调查,其祖居地北京香山健锐营——正黄旗,远避市嚣,是一个独立的小聚落。两百多年来,满语、汉语混用,形成一种新的“北京语”。这种“北京语”无论从语音和语词上,都不同于汉语的语音和语词,也不同于原来的满语,更不同于北京的“土话”。这种“北京语”的特点是语音纯正,里边融入了许多满语语词,是区别于其他任何一地汉语的特殊语言。其中yobo(腰拔[拨])即为戏耍,如“就数他能耍腰拨子了”。
据此,“约薄”在辞书里当释为“[外来词]满语yobodombi的音译,玩笑、戏谑,常用如使动词,亦作‘哟博‘哟薄‘哟拨‘腰拨‘岳伯等”。
近代汉语里的一些外来词,受语言接触和语音演变的影响,为适应汉语固有的词汇系统而发生种种变形。加之人们使用过程中往往对其语源未能清楚认识,并有意无意地倾向于文字表意,因此在文献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异形写法。特别是在俗文学作品里,这种异形现象更为普遍,我们在训释其语义时需要格外留心。透彻理解该类词语的语义,对推动汉语词汇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爱新觉罗·瀛生.满语杂识.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4.
2. 白维国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1.
3. 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4.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
5. 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6. 李百川(清)著,李国庆点校.绿野仙踪.北京: 中华书局,2001: 715716.
7. 首都图书馆编.清车王府藏曲本.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1.
8. 魏启君.“撇斜”语义考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7(2): 174.
9. 吴士勋,王东明主编.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10. 奕赓(清).括谈.∥《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1181.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8.
11. 张嘉鼎.说说北京现存的“满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编.海淀文史选编(第14辑).北京: 海淀政协,2007: 266275.
12. 《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中文大辞典.台北: 中国文化研究所,1976.
13.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俗文学丛刊编辑小组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俗文学丛刊(第4辑).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14. Norman J. A Concise ManchuEnglish Lexic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8.
15. Von Mollendorff P G. A Manchu Grammar: With Analyzed Texts. Shanghai: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92: 89.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 昆明 650221)
(责任编辑 马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