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博
【摘 要】本文针对《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在理论阶段导入“案例教学法”;在实践阶段导入“课题化”“项目化”教学。为课程设定有温度、有针对性的品牌改造课题及实战性的真题项目。通过研究学科前沿发展的方向,拓展与完善实践教学思路,建立一个集教学、实践为一体的设计工作室和团队,以此来提高学生创意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品牌设计;课题化教学;区块价值;品牌改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155-01
一、社会背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全民创新创业的发展热潮,生活中各类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它们需要建立一个全新、具有识别性的品牌视觉设计;有一些品牌经过了创业初期,开始做大做强,它们需要打造一个更具品质感、更符合现阶段发展的品牌形象;也有一些品牌开始强强联手,进行合并重组、上市,它们需要升级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品牌;还有一些品牌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力的大大提升,它们开始进军国际市场,需要一个更符合国际语境的品牌设计。
由此可见,社会对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需求与日俱增。一个品牌通过整体的、统一的视觉化设计表现,可树立起独特的个性化视觉形象,拉进观者与品牌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品牌相关的设计人才培养和设计教育,在面对需求量如此大、如此重视品牌的市场时显得很吃力。不少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当下市场化、互联网化的趋势脱节。因此,针对品牌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
二、课程问题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是设计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门实战性强,和市场密切相关的课程。目前国内的品牌设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大多数院校采用以课堂教案为主要导向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缺乏与市场的互动,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教学理念上存在“重设计,轻品牌”的问题;课题设置单一,缺乏系统性与实战性。由于目前教学的局限性,往往一些教师会让学生虚拟课题,这样很难达到课题训练的根本要求。品牌视觉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技能,应始终贯穿到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把知识性的理论,转换成一种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真正的得心应手的运用。
三、解决办法
首先,在课程理论部分导入了“案例教学法”。严选一些与知识点相关,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典型性的案例,为开展案例教学选好“材”。特别选择一些快消品和互联网公司的品牌,如餐饮、食品、电商等,这些行业市场变化大,产品周期较短,企业需要更多品牌创新来应对变化的市场。根据品牌属性与行业进行分类,挑选一些国外和本土最新案例,这些新兴的案例为课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在实践部分导入了“课题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关于“课题化教学”,提出基于区块价值发掘的品牌改造计划,以大学校园为原点,在周围一公里的区域内,针对那些自己熟悉,但没有经过专业设计或包装不够完善的品牌进行改造升级。为提高社区大众生活品质,提升区域品牌文化建设,建设武汉世界设计之都,旧城改造计划而服务。
关于“项目化教学”,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项目。从调研、品牌策划开始,明确品牌定位,为品牌打造独特的标志图形、文字组合及规范标准的应用。通过课堂教学与设计工作室实践,让学生将设计知识、艺术审美等转化为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使品牌视觉设计课程更加适合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
四、“基于区块价值发掘的品牌改造计划”课题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调研。各组学生对限定的城市区块进行深入细致调研,以情感和理性两条线索探寻此区域可开发提升的文化价值。
第二阶段:策划阶段。各组学生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分析,确定品牌设计的具体方向。讨论确定品牌核心文化理念、口号,确定品牌视觉建构的基本策略和具体项目。
第三阶段:设计阶段。各组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设计开题的视觉形象,每组不少于三个可供选择的视觉方向,开展公开答辩,由四位专业教师组成评审组,投票选择每组最佳设计方案作为品牌的核心视觉元素。
第四阶段:深入完善。各组从核心视觉元素出发完成完整的品牌视觉建构,并制作动态的标志演绎品牌宣传视频,形成完整的提案PPT和版面展示。
第五阶段:展示发布。将学生优秀作品在学院和系部公众号进行统一发布与展示。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形式让传统的展厅展示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接受市场和社会的评论与检验。
五、课题成果
课程结束后,师生们积极将研究課题转化为科研成果,形成论著或作品进行推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比赛。总之,本课程通过导入“课题化”“项目化”教学,让学生消化课堂上学习的设计知识和专业技能,把课程变成课业,作业变成项目,加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缩短与市场、社会的距离,提升学生的设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