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摘 要】表演艺术的任务就是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因此演员创造的核心课题就是性格化。一场演出,一位演员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已属不易。《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打破常规,一场演出、三位演员,塑造九个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又让观众印象深刻,这就需要扎实的表演功力了。本文认为塑造成功的、性格化的角色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剧本和主题的分析和理顺角色的外部行动线;二是从外在妆扮、语言和形体的性格化塑造来体现角色。
【关键词】性格化;剧作主题;行动线;妆扮;语言;形体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008-02
北京人艺由班赞导演的小剧场话剧《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自去年5月份开始在北京、上海、重庆、昆明等地演出,掀起了一股“复古的幽默”风潮。该剧最大的亮点是三个演员演九个角色,一人分饰三角,于幕间在舞台上的综合区完成换装。这无疑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演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三个不同的角色,却又并没有让观众觉得三个演员饰演的九个角色雷同。那演员如何在舞台上将各个角色的特点展示出来,让观众容易区分并融入到不同的故事中呢?这涉及演员创造角色的核心课题——性格化。
一、角色性格化处理之两个艺术环节
(一)理解剧作主题与意蕴。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作家的一度创作,是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与依据。主题是一部剧作的灵魂,好的艺术作品必然有一个深刻的思想主题与意蕴。作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所要表达的东西,全都浇灌到作品中的人物、冲突、情节、事件等等的身上,期待着演员能够把隐藏在人物行动、语言、剧作矛盾冲突背后的内在意蕴挖掘出来,然后采取合理的外在表现技巧塑造出一个鲜活的舞台形象。那么剧作中的角色不再是死板没有生命的文字,而是活生生地“生活”在舞台上。《雷雨》中的繁漪、周萍、周冲、鲁妈、四凤,《日出》中的陈白露、李石清,《原野》中的金子、焦母……无数的经典角色向我们脑海中涌来。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文字,而是或抑郁、或天真、或泼辣、或阴狠的立体的人物形象。
《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选自物理学家、剧作家丁西林先生的三部独幕喜剧——《一只马蜂》《酒后》《瞎了一只眼》,三部戏都是婚恋题材,展示了上世纪20年代民国“五四”时期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呈现出一幅妙趣横生、如黑白老照片般充满艺术性的追求与情趣的民国生活图景。三部小戏看似毫无关联,但观后细品,却又觉得联系紧密。三部独幕喜剧分明讲的是人在爱情与婚姻中的三个阶段不同的状态。虽然时代不同,但这样的题材以及丁西林先生所要表达的主题放在今天也是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一只马蜂》描写的五四时期对于婚姻自由的抗争,但是更能看到吉先生与余小姐的炙热爱情以及吉先生与老太太亦真亦假的“谎话”中的母子和谐。《酒后》描写了转型期中国新式家庭中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妻子与丈夫大胆探讨对于第三者的爱慕,但是在行动上却是羞怯退缩,没有思想上的洒脱。《瞎了一只眼》描写了中年夫妻的柴米油盐,因为女人的弄巧成拙,出于善意的目的让丈夫帮助圆谎,丈夫为了圆妻子的面子又跟朋友撒谎,谎言套谎言,最后才让朋友感叹“是我瞎了一只眼。”该剧符合了丁西林先生一贯采用的“欺骗”主题,但目的都不是伤害别人,然后采用机智的语言、微妙的交流让真相浮现,剧中人啼笑皆非。
导演班赞说:“丁西林喜剧的灵魂,不在嘲讽,不在抨击,而在其持续不断地确认着人与人之间某种神圣的联系。任何人与人之间亲密、自然、健康的联系,不仅是愉快的,也是神圣的。”
(二)理顺角色的外部生活。演员塑造角色,第一件事就是读剧本。演员首先要接触的就是剧作的表层——剧本的情节、事实与事件。事件,是斯坦尼体系中很重要的概念。斯坦尼曾指出,没有事件,没有事件的连锁,即没有戏剧①。要理顺角色的外部生活,找到角色的行动线,演员要学会在剧本的文字中找出剧作的事件,并将事件拆分为若干单位,进而找出演员的任务。以《瞎了一只眼》中太太的一段行动为例进行分析:
前情提要——丈夫受伤,妻子以为伤情严重情急之下给朋友发去电报,朋友着急赶来探望,可是伤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妻子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于是让丈夫假装。丈夫为了气妻子故意把伤情说得很严重。妻子夹在丈夫与朋友之间有苦说不出。
单位“A”(Ⅰ)单位名称:(丈夫说眼睛瞎了,妻子着急地说)没有。
任务:安慰朋友伤情没那么严重,并提醒丈夫不要信口开河。
单位“B”(Ⅱ)单位名称:(丈夫说玻璃戳到了眼睛里,妻子说)仲湖!你不要这么烦躁好不好?
任务:明为安慰伤者情绪,暗为警告丈夫不要再胡闹。
单位“C”(Ⅲ)单位名称:(丈夫无视妻子提醒,继续编谎说两只眼都瞎了。妻子气急)仲湖!
任务:表达自己的不满,试图制止丈夫的乱说。
单位“D”(Ⅳ)单位名称:(丈夫与朋友讨论两只眼的伤情,妻子说)你不要听他,那一只也是不要紧的。过一两天就会好的。
任务:想缓和,提前铺垫真相,不想再继续看朋友担心。
优秀的剧作往往潜台词比台词丰富得多,台词背后的含义比字面上丰富得多。正如恩格斯所说:“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②演员在分析剧本及角色时,不能只看剧作家写出的剧本的表象,而要重视台词里字里行间隐藏的深刻含义,即“潜台词”。只有把剧本的事件、人物的行动及任务找准确,才能找到角色准确的外部行动线,角色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舞台上生活起来。
二、角色性格化处理之把握人物基调及其再创新
(一)外在妆扮。符合角色性格特征的外在的服装、化妆及道具,是角色性格化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手段。比如旗袍、高跟鞋、波浪卷发的妆扮,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妩媚的熟女形象。如果是民国时期的女学生,绝不会做这样的打扮,而是蓝色上衣、黑色裙子、白襪子、黑色宽口鞋更合适。
劇中扮演余小姐的演员孙翌琳,在《一只马蜂》中年轻漂亮的余小姐选择的是素色盘扣短襟上衣和黑色裙子,配一双白色皮鞋,显得青春美丽。《酒后》新式家庭中的太太,一身素色旗袍配一件白色针织衫,有刘海且后面头发盘起,戴一副金属框架的眼镜,显得知性优雅。在《瞎了一只眼》中扮演的中年妻子,穿中长款黑色旗袍,白色针织开衫,前面头发梳得高高鼓起露出额头,后面头发盘起,戴老式框架眼镜,与前两个女性形象又截然不同。
(二)语言的处理。话剧,“话”和“剧”,语言和动作,可见表演既是动作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台词的处理在舞台表演的创作中,在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物语言的分析、深度剖析以及进行艺术处理是话剧演员最基本却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丁西林先生留英期间深受萧伯纳作品的影响,十分重视对话艺术。他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处处透露着机智、幽默,并且有辩论和讨论的因素引入。三部充满生活智慧与思辨的喜剧,演员要想塑造鲜活的角色,首先要从人物语言上理解蕴藏在其中的主题,了解剧作家的创作意图,才能挖掘出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找到语言的行动性,为人物语言做合理的艺术处理。“剧作家是写出来的台词的作者。演员是说出来的台词的作者。”
三位演员为了角色的性格化,防止一人分饰三角让观众有雷同感,还在人物语言中加入了方言的处理。以演员孙翌琳塑造的三个角色为例。余小姐是医院看护,说话带有一点上海口音,听起来软糯温柔;《酒后》中的太太说的普通话,符合新式家庭知识女性的形象;《瞎了一只眼》中直爽泼辣的太太是川普口音,很符合她风风火火急性子的脾气。
(三)形体的塑造。表演艺术的特性是“三位一体”,即创作者、创作工具与材料、创作成果统一于演员本身③。演员的身体、声音都是创作角色的工具箱,是表现自己丰富的内心体验的物质基础。所以演员的形体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与台词同等重要。相比口头语言,形体语言更为直接,传达的意向也更为强烈、明确。形体语言是人物内心的外化,是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气度的主要表现方式。
还是以演员孙翌琳为例,她在三部独幕剧中戏份都很重,但是三个女性角色被她塑造得各有特色、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一只马蜂》中,她是美丽大方的余小姐,站得挺拔,坐得端正,走路每一步都踩得稳,下巴微收,双手提包摆在身前,言行举止尽显有教养人家的淑女风范。她在说话时还有个细节,就是脑袋会随着说话的语气摆动、点头,又显出她少女的天真与可爱。《酒后》中她是新式家庭有知识有涵养的人妻,做事细心体贴,走路迈步比余小姐稍大且走得随意些,思考问题或是在与丈夫辩论时下巴微微仰起,思想新潮大胆,肢体松弛但不松懈,大方知性,说话时习惯性地用双手辅助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有思想的新女性的风范。《瞎了一只眼》中她是风风火火、直爽且急脾气的太太,孙翌琳一方面选择了“川味”普通话这种较能形象地展示辣妹子性格的语言,另一方面也在形体塑造上下了一番功夫。这个太太走路快且急,步子迈得大,双腿间还微微分开,这种外在的肢体表现非常贴合角色性格。她说话急又大嗓门,手经常指来指去,在丈夫故意将病情说得很严重时还忍不住直接上手掐。这些小的肢体动作也很好地展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
三、总结
角色的性格化,如建一座高楼,需要深刻的剧本分析和人物分析做基础,进而对人物角色进行构思,最后再付诸行动进行体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外部体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传达内在的人的精神生活的。”④演员在表演时不仅要注意创造出角色的情绪体验,还要考虑从外部来体现角色。而形体与语言的处理是从外部体现人物的两大支柱。演员塑造好一个角色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案头分析、实践排练、演出磨合,才能让一个角色日趋成熟。该剧中的几位演员,一场演出中一人分饰三角,场上快速换装,角色的跳入跳出,让人感叹其表演功力的深厚,观后有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当下各种都市减压喜剧、闹剧盛行,有这样一部不急不躁向你诉说生活中趣事的小剧场话剧,让人静心观赏,思考后会心微笑。恰如导演班赞所说,这部戏不是川菜的麻辣鲜香,而是功夫茶的“清香”。
注释:
①[前苏]格·克里斯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演员的培养[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32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第四卷:462.
③林洪洞.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13.
④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