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 要】小帽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所以表演形式多样。其中,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用处最多,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其中还有在载歌载舞中夹杂着表演的,或一问一答,或突出某个动作、情节,或表演一段故事,个别的甚至要由始至终“化入”人物来说唱、表演。所以,只用旧有曲调反复套唱各种歌词显然难以适应。为与上述种种相称,小帽曲调的说唱性、戏剧性已初露端倪。
【关键词】二人转;小帽曲调;说唱性;戏剧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034-01
二人转的早期演出形式是:开场锣鼓后,全体演员围一张高桌转圈唱、表演武功,而后是旦角独舞“走三场”(三段体舞蹈)。大约1900年前后才改为丑角先上场“起霸”(从京剧中学来),念四句诗,而后道白或数板,接着旦角倒退着出场,二人“走三场”或唱小帽(民歌)和说口,最后再演唱正文。后来,一般艺人演出都比之简单了,通常是“丑角”上场后有一段“说口”,直到把观众逗笑了为止。等丑角把旦角唤出来以后,两个人再唱一两段民歌、小调,叫做小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人们感到走三场太累,三场走完累得呼哧带喘,节目不等唱完就没有气力了。大家研究用唱小帽代替走三场,这样既不累,又可以溜溜嗓子、压压场子,观察下观众得意哪溜口。从那以后再没人走三场了,都用唱小帽开场。
一般说来,演唱在正文之前的小帽,和唱大鼓前边的“书帽”、说山东快书前边的“小段儿”、评弹前边的“开篇”、相声前边的“垫话”等一样,只是起个垫场和引子的作用,演唱的内容多与正文无关(有人称此为“两层皮”。)但有的二人转艺人唱小帽却很讲究,如李荣口述、张川整理的《我的从艺生涯》中说:“我唱小帽时,都和正文内容密切结合。如唱《灞桥》时,用《九反朝阳》小帽;唱《双锁山》时,用《大将名五更》小帽;唱《西厢》时,用《张生游寺》小帽等。唱小帽的规矩是‘吃什么药下什么引子,一张嘴什么都唱是不对的。”
一、说唱性正在融入
有关小帽的口诀颇多,如“下得场来,唱段小帽。三句也是帽,五句也是帽,为的是排排腔溜溜调。唱完小帽再唱成本大套。”“试试弦高矮,嗓子宽窄,抻抻脖子,亮亮嗓子。”“小帽、小帽,听戏的外落”等等。实际,小帽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为了“试试弦高矮”“排排腔,溜调”。艺人们常说:“唱不唱,稳住浪”,“是唱手,听头一口。”
某些情绪忧無或气氛沉闷的小帽,有人故意将其部分旋律处理成“半白半唱”。因为它的旋律性被削弱,注重有节奏性地朗诵,所以“似说”;但它依然要有一定的音高、起伏,且必须与前后的旋律过渡自然、协调一致,所以“似唱”。从民歌到小帽的曲调演变中的有关片断,如“灯影儿昏沉沉”。
小帽也有唱说相间形式的。王铁夫著《东北二人转研究》一书中说:“二人转在演唱《九反朝阳》小帽时,每唱完一段,尚有说白,讲解介绍当时一些斗争情况。”而小帽《洒金扇》、《佳人怨》等,则固定是上装(旦)唱完头番后,由下装(丑)用白话问,之后上装再用唱回答,如此问答直至煞尾。如《洒金扇》。
小帽《尼姑思凡》原起便是歌唱与[数板]一替一番由上装演唱的,下装只是予以衬托插科打浑而已。《尼姑思凡》描绘的是尼姑生活的孤苦、凄凉,她不信神,她埋怨父母要她削发为尼,她向往世俗间小夫妻所过的幸福生活。她倾吐的不满也是一种反抗行为。
二、戏剧性不断增强
某些有情节、有故事的小帽,演员常常要“化入”人物既歌唱又表演。为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或逼真、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感情、动作,小帽曲调的戏剧性必须不断增强。如:《张生游寺》的首段第二句唱词为“张生游寺遇见崔莺莺”,演员多在此句的“遇”字之前即兴加上表示叹羡的——唉呀!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地感知张生遇见莺莺时的惊喜。同段第四句唱词为“莺莺头里走,张生就在后边蹭”,上装与下装除随着歌唱一个前行一个后跟进行表演(做派)外,后半句的演唱还要处理成先弱下来继而渐强。
《放风筝》这支小帽,有人物,有情节,需要表演放风筝以及狂风吹来将绳刮断,姐妹哀叹并祝愿等。为与之相称,起头多唱中速,打“三节板”(手拍),渐转中速稍快;狂风吹来时要随着摹仿风声的“呼…呼…”表演绳被刮断,之后突转快速,打“一顶一板”(2∕4拍),旋律简化;结尾姐妹哀叹、祝愿时,又转回起头的曲调、速度、击板法(拍子)。如此处理,使之增强了戏剧性效果。
《摔西瓜》又名《瞧情郎》,用放风筝调演唱。唱的是:姐儿梳妆打扮已毕,拿出铜钱买来礼物去瞧情郎,路上遇雨,地滑跌倒,鸡飞、鸭跑、蟹爬、虾蹦、西瓜摔坏,无奈,只得转回家中,无限惆怅,盘算着“哪一天再去瞧他”。这首风趣、诙谐的小帽,有人物,有情节,既要载歌载舞又要表演动作。其曲调安排与前述《放风筝》雷同,起头也是唱中速,打“三节板”用4∕4拍,之后渐转中速稍快,从“跑了那对鸡”起突转快速并打“一顶一板”用2∕4拍,旋律随之简化并删掉衬腔及重复句,“啪!”处模仿西瓜摔坏的声音并夸张地配合以“做派”(表演动作),尾部的各种处理均与起头相同。
参考文献:
[1]周福岩.方言、二人转与东北地域文化问题[J].民俗研究,2007(02).
[2]孙红侠,刘文峰.二人转的起源[J].戏曲艺术,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