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选自《荀子·儒效》)
赏析
每个小朋友都希望成才。那么,怎样才能成才呢?战国时候的思想家荀子告诉我们:“知而好学,然后能才。”他把这个道理分成了三步:明白事理——勤奋好学——聪明成才。后来很多人都认为他说得对。
比如,明代有一位大戏剧家汤显祖曾经写了一首诗来告诫儿子。诗中有两句是:“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这位父亲对儿子真是费尽了心血,单是这两句诗的顺序就很有讲究,前后是不能颠倒的。只有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勤奋学习,变得聪明;当然,也只有明白了事理,才能树立起远大的志向。
大家都听说过少年周恩来立志的故事吧。他在读小学的时候,一天,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为了什么?”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给自己找出路的,有想发财致富的,还有个商人的儿子是“为了帮助父母记账”……当魏校长问到周恩来时,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确一直勤奋学习,后来他转学到天津南开中学,学校保存的畢业证上这样评价他:“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于万苦千难中……毕业成绩仍属最优。”
这样勤奋好学,当然就能聪明成才了。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出身渔民,19岁时才有机会读书。他知道读书机会难得,就非常认真,靠自学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罗斯科学之父”。
汤显祖最后告诫儿子:“珍重少年时,努力天下事。”就把这句话作为他对我们大家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