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颈部腺上皮异位性淋巴组织增生1例

2018-05-24 08:49:34安建虹邓丹郑林申洪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广州5055茂名农垦医院外二科广东茂名5500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滤泡腮腺腺体

安建虹 邓丹 郑林 申洪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广州5055);茂名农垦医院外二科(广东茂名5500)

患者男,52岁,因发现右侧颈部结节半年入院。入院查体:右侧颈部Ⅱ区可触及2个结节,最大约3 cm×2 cm,质中,边界清,固定,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既往体健。彩超结果示右侧淋巴结肿大。患者于2016年12月7日行右侧腮腺浅叶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至今8个月未见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图1 病变组织结构(HE染色)Fig.1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for lesion tissue structure

图2 右侧腮腺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免疫组化染色×4)Fig.2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parotid gland

病理检查:右侧腮腺灰黄灰褐色不规则组织1块,大小约3 cm×1.5 cm×1.5 cm,切面灰白灰褐色,质稍软;右侧颈部淋巴结灰黄灰褐色不规则组织1块,大小约3.5 cm×2 cm×1 cm,质中。镜下观察:送检右侧腮腺组织中见淋巴结正常结构存在,生发中心扩大,淋巴窦存在,窦内充满增生的组织细胞,淋巴滤泡散在,未见结核与癌性病变,可见腺上皮细胞增生,腺上皮细胞呈双层,异型性不明显,基底层为肌上皮细胞;腺上皮周边未见纤维组织增生性反应。送检右侧颈部淋巴结结构改变同右侧腮腺(图1)。

免疫组化检查:右侧腮腺:CD3(T细胞+++)、CD20(B 细胞+++)、Bcl-2(滤泡间+++)、Bcl-6(生发中心+++)、CyclinD1(散在+)、CK(腺样结构+)、34βE12(腺样结构+)、Actin(腺样结构+)、P63(腺样结构+)、Ki-67(+++,阳性指数约为90%)(图2);右侧颈部淋巴结:CD3(T细胞+++)、CD20(B细胞+++)、Bcl-2(滤泡间+++)、Bcl-6(生发中心+++)、CD38(+++)、CD138(部分+)、Ki-67(+++,阳性指数约为90%)(图3a~g)。

特殊染色检查:Masson:血管呈蓝色反应(图3h)。

病理诊断:右侧腮腺及右侧颈部淋巴组织腺上皮异位性淋巴组织增生。

讨论腺上皮异位性淋巴组织增生是一种罕见病变,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病的形态特征是淋巴滤泡增生、淋巴细胞靶环样排列、生发中心扩大、血管组织增生和淋巴结内可见增生的腺上皮细胞。因此,病理学上该病变应与滤泡性淋巴瘤、巨大淋巴结增殖症、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转移癌等鉴别。

淋巴组织增生应首先排除恶性淋巴瘤和转移性肿瘤。淋巴瘤瘤细胞多呈克隆性增生并破坏导管和腺泡,本例淋巴结构保存,没有克隆性增生,淋巴细胞结构成熟,CD3(T细胞+++)、CD20(B细胞+++)、Bcl-2(滤泡间+++)、Bcl-6(生发中心+++)、CD21(生发中心+)、CyclinD1(散在+),可排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本例组织中没有RS细胞,可以排除霍奇金淋巴瘤。

图3 右侧淋巴结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免疫组化染色,a~g,×5;h:×10)Fig.3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ight lymph node

本例淋巴组织中存在腺体,CK(腺样结构+),因此须与淋巴结转移癌鉴别。本例34βE12、Actin和P63均为腺样结构阳性,表明腺体组织中存在肌上皮,不是转移性癌性腺体,而是异位性良好腺体。癌性腺体腺样细胞呈克隆性增生,不存在肌上皮。

本例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增大,部分淋巴细胞似靶环样结构,似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似巨大淋巴结增殖症。但是本例含有异位性腺体,因此不宜单纯诊断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否则会忽略掉异位性腺体病变。本例生发中心扩大,可以排除巨大淋巴结增殖症。

关于本例淋巴组织中腺体的来源,笔者认为乃腺体异位至其内所致。腺体的发生来源于原始消化管的内胚层,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致使腺上皮发生了异位。目前尚未见关于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病例报道。本例术后随访至今8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复发及其他并发症。5年生存情况有待继续随访。

综上所述,腺上皮异位性淋巴组织增生为罕见病变,其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淋巴组织增生,生发中心扩大,伴有异位性腺上皮生长。异位性腺上皮的特点是腺体呈双层上皮结构,外层为肌上皮。本病易与其他多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及转移癌相混淆,易误诊为淋巴瘤、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和转移性腺癌等,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加以甄别,以免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或转移癌。

猜你喜欢
滤泡腮腺腺体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体受累和HPV感染对复发的影响
新医学(2023年5期)2023-05-27 17:16:33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Bcl-6 mRNA在HIV/AIDS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