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政协课题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如何在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的这一精神?我们通过“沉下去”、“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法与渠道,听到、看到、学到和想到了很多。我们认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从而构筑区域创新高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镇江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建设科技强市,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营造有利于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创新生态,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探索具有镇江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为此,根据市内广泛深入调研、市外学习考察取经的心得体会,我们提出如下一些思考。
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培育产业创新“高原”。
围绕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新形势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集中力量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着力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真正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嫁接。要突出镇江市产业发展重点,把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激活创新要素,衔接创新链条,加强产业链条中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重大技术攻关,打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化的通道,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向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集中力量发展2—3个有产业基础、有创新潜力、有市场前景的重点产业。
加快发展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要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镇江行动纲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镇江市确定的“3+2+X”产业链体系开展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和引领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目标,整合产业发展存量资源、拓展增量资源,重点培育发展智能电气、船舶海工、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等一批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要加强产业集群与国家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创新载体的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合作,通过联合孵化项目,共建产业基地,推动集群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形成完整的核心产业链和技术链,提高集群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科技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态。要紧紧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组建战略联盟、促进军民融合、推动品牌创新上下功夫。要坚持市场导向,联合组建一批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委托研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科技咨询、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多种手段,促进创新资源在特色产业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推进以丹阳市、镇江新区军民融合示范区为代表的军民融合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军民科技创新规划、项目、成果转化对接机制,辐射和带动镇江全市军民融合產业协同发展。要实施品牌战略推动自主创新,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响“镇江制造”品牌,培育一批质量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特色名牌产品,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发展质态。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着力打造企业创新“高地”。
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要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把企业家队伍作为“稀缺资源”来对待,坚持政治上给荣誉,社会上给地位,发展上给支持,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要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定期组织企业家培训深造,将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对象纳入“金山英才”计划支持范围,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的行业领军人,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要启动“创二代”培育计划,推动他们由“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型。要加强创新转型引导,鼓励企业家积极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创新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在科技创新大潮中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专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力争实现企业层面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功突破。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央企联合建立研发中心,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并购海外企业,最大限度地用好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全面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中心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高性能合金、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创新联盟,打造一批研发、中试、技术转移、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一批掌握“专精特新”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发展、梯度成长,重点培育技术领先、成长性好、主营业务突出、专注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引导镇江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要按照“创业、孵化、成长、上市”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对初创期企业以加强孵化培育为主、对成长期企业以科技金融支持为主、对“科技小巨人”企业以平台建设带动为主、对拟上市企业以强化融资服务为主,努力实现镇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制定大企业培育计划,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协调指导服务,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支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提高规模效益;注重梯次培育,在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产业创新联盟构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培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航母级”和“旗舰型”标志性企业。
坚持产城融合,功能齐全,打造应用型、梯次式、配套好的创新载体群,集聚创新要素,编织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搭建创新成果汇聚的“舞台”。
把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要明晰战略定位,以全国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尺,找准参照系和坐标点,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培育创新业态、营造创新生态,形成鲜明的“高”与“新”特质,着力打造既有“高原”也有“高峰”的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要突出规划引领,凸显“产城融合”理念,按照“一体两翼”和“五大片区”的空间格局,积极策应“沿G312创新发展带”建设,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资源要素,做强做大核心区、优化提升托管区、辐射带动政策区。要培植特色产业,坚持“不高不进、不优不进”原则,强化科技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在高新区转化落地,建设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一批高端科技人才资源,着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的示范基地。
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三集”园区发展的生命线。镇江新区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本、中介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向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丹阳、扬中省级高新区要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和技术需求进行区域创新要素布局和创新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园区升格,努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句容、丹徒、京口、润州等地的产业“三集”园区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和引导,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并统筹做好科技小镇规划建设,努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微中心”,不断提升园区创新发展能力。
把新型孵化载体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爆发地。支持产业园区、科技园区、高校院所盘活工业闲置厂房和存量楼宇资源,发展“创业工厂”和“创业咖啡”以及“创投+孵化”等模式,构建“研究开发—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示范社区,形成工作、网络、社交、融资等“一条龙”的服务网络,让创新创业者拎包入驻。积极引入一批国内众创空间品牌在镇江设立分支机构,引入一批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团队,提升孵化载体的管理水平和投入产出水平。
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依托智能电气、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战略研究平台在镇江布局,打造国家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着力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研发设计、标准制定、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共用。注重加强中试转化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镇江市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基地。
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中心,探索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更好条件,营造更优氛围,形成紧密相连的产学研合作“链条”。
建立和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机制。政府层面要加强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合作,明确牵头主管部门和协调配合部门工作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和督查评估,完善和落实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企业层面要以自身技术需求为起点,切实解决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信息不对称和科技资源共享难等问题,有效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技术攻关;高校院所层面要以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机制为重点,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比重,深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要积极推动各级政府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特色产业基地与高校院系、企业与高校特色专业、人力资源部门与科技人才、金融中介机构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等五个层面的合作,使“政产学研金介媒”高度集成、深度融合;要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大型央企、军工企业加强战略合作,深入开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品、品牌、业态、管理、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材料、核心器件、智能装备和节能减排等重点环节,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重大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抓紧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市场,形成线上技术市场平台和线下实体市场相结合的O2O模式,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提升产学研深度融合实效。要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重点支持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驻镇高校深化治理结构改革,激励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强化对镇江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持;要积极支持驻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机制改革,引导和鼓励高校院所与镇江企业联合设立技术转移机构,联合推动产业化项目;要积极探索“平台预约”、“订单服务”、“对话咨询”等校企合作新模式,提高产学研合作成果落地率与成功率,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成为镇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转型之要,完善人才政策,延伸服务链条,努力形成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工作局面,建设各方人才处处都能感到温暖的“家庭”。
围绕产业发展引进创新人才。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需求,积极完善“金山英才”计划。借鉴常州市、常熟市的做法,多种方式并举、多种渠道并举、融资融智并举,花更大的本钱和代价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建立引才奖补制度,激发用人单位引才活力,鼓励企业引进境内外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清除人才流动障碍,对回镇创业的镇江籍高层次人才给予项目资助,对留镇就业的驻镇高校毕业生给予政策补助,实现人才引进常态化。
搭建平台用好创新人才。坚持以产业发展、载体打造、产学研合作聚才用才,为优秀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舞台。推动江苏航院、镇江高专、镇江交通技师学院等本地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政校企合作,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让高技能人才留得下、用得上。鼓励高校和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各种研发创新活动;鼓励企业科技人员到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积极发掘和培养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引导他们传承技艺,带动产业发展。
专业化服务创新人才。打造懂人才、懂产业、懂政策、懂操作的人才服务团队,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等办法,在创新型人才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形成配套措施。完善激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评价制度,积极探索服务薪酬、利润分成、股权激励等分配方式,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创新人员在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保障、社会上受尊重。
加快科技创新,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一切创新资源,形成大众创业的深厚伟力,建设万众创新的广阔“平台”。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要着力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继续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梳理各部门科技管理职能,归并整合,强化对技术创新的综合管理、统筹协调、指导服务,解决好科技创新活动投入分散、管理交叉等问题。强化基层创新服务职能,建立经济、人才、科技“三位一体”的服务协调机构。要完善督查考核机制。把研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科技创新指标作为考核评价地方经济发展及领导干部政绩的硬指标,从源头上强化创新发展导向。要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明确科技创新“试错”和“容误”的条件、程序和结果应用,让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
强化创新政策支持。要着力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科技投入体系。要强化金融支持。推进科技融资平台建设,着力加强银政企院校对接,培育壮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创新科技和金融结合模式,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股权质押贷款,大力发展科技保险和普惠金融,支持面向中小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股权众筹融资;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项目收益债拓宽融资渠道。要逐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整合科技、產业、人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形成合力支持科技创新;改革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办法,让有限的投入更好地为科研活动服务;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和“创客”项目。
积极培育创新文化。要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勇于创造和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厚植创新基因,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主动适应科技创新形势,自觉学习科技创新知识,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素养,真正做到关心创新、懂得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要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大赛”与“科技创新成果系列巡展”等专项活动,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宣传改革发展成就和创新创业典型,让创新创业成为时代潮流,从而汇聚起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课题组组长:朱云峰,镇江市政协副主席;成员:蒋平权、解志勇、胡元威)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