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国欢 曾秋月 袁碧丹 刘经飘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86例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6 h的尿量、呼吸、平均动脉压、输液量、心率、血糖、pH、乳酸、BE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 h、治疗6 h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值。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的尿量、呼吸频率、心率、血糖、pH值、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幅度明显较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外周循环阻力指数和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 h时和治疗6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感染性新生儿休克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可判断病情,评估治疗效果,也能指导早期液体复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感染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 新生儿
doi:10.14033/j.cnki.cfmr.2018.9.0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9-0138-03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由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体液失衡,带来一系列组织器官受损综合征,导致感染性休克患儿死亡率极高[1]。临床上患儿预后的关键是进行早期有效的液体复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患儿的危险因素改善预后,这就需要借助一种准确可靠的监测技术密切观察患儿的血流情况[2]。随着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推广,也受到儿科医师的广泛关注,并用于感染性休克患儿的治疗,准确判断病情,为患儿治疗提供可靠的评估依据[3]。笔者所在医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2~28 d,平均(18.8±2.2)d,其中肺部感染1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例,其他部位感染16例。观察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3~26 d,平均(19.1±3.1)d,其中肺部感染18例,枢神经系统感染15例,其他部位感染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感染性休克标准治疗,进行液体复苏,控制患儿血压时选择血管活性药,依据血常规结果经验性采取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时补充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和补液量。血流动力学监测时设置探头频率值2.2 MHz,檢查主动脉后再检查肺动脉探查窗口,即胸骨上窝的主动脉血流频谱和胸骨左侧肋间隙的肺动脉血流频谱,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由资质高的医生独立完成。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6 h的尿量、呼吸、平均动脉压、输液量、心率、血糖、pH、乳酸、BE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 h、治疗6 h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值。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6 h的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的尿量、呼吸频率、心率、血糖、pH值、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幅度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的平均动脉压、输液量、BE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 h、治疗6 h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值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外周循环阻力指数和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 h时和治疗6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组织细胞功能受损和代谢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因为减少了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造成组织器官缺氧和灌注不足。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核心是纠正液体分布障碍,早期液体复苏过程有异常的血流分布,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加重了器官组织的缺氧[4]。一旦采取不恰当的液体治疗就会使得容量负荷不匹配心功能,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因此需要做好早期液体复苏的血流动力学监测[5]。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通过动态监测数据,主治医师可分析监测的数据及时调整补液的速度,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计量,有效补充患儿血容量,这就有助于改善患儿早期休克症状,增加患儿尿量,降低乳酸水平[6]。陈素萍等[7]研究认为感染性休克病死率极高,一旦感染性休克环而采取快速的液体复苏治疗,需要把握液体治疗的适当范围,避免过度液体治疗引起的全身组织水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以及脑水肿等,血流动力学的有效监测可从根本上提供动态的血流监测,以供医生适当调整液体治疗。大量研究认为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有较高的应用技术,难操作,价格高,在儿科治疗受到的局限性较高,但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辅助多普勒超声技术,以探头形式测量患儿的肺动脉射血速度,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动态监测,操作简单[8-10]。
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感染性新生儿患儿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尿量、呼吸频率、心率、血糖、pH值、乳酸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外周循环阻力指数和治疗6 h时的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和部分国内的研究报告大致相同[11-12]。因此,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新生儿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应用意义极大。
综上所述,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感染性新生儿休克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可判断病情评估治疗效果,也能指导早期液体复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伟,黄群英.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的研究进展[J].内科,2014,9(1):79-81,87.
[2]马驰骋,刘爱军,张慧明,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在重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10(3):404-405.
[3]刘锐洪,何晶玲,孙彬录,等.多普勒超声监测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6):454-457.
[4]王华兵,徐亮,徐玲文,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7):78-81.
[5]张博,丁开方,杨东星,等.床旁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16-19.
[6]曹云.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2):129-136.
[7]陈素萍,周小清,吴爱文,等.血乳酸、乳酸清除率持续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0):77-78.
[8]周艳红.关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4(12):32-34.
[9]支琳琳,冯伟,郭轶男,等.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时期液体负荷对机体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13-16.
[10]袁慧琴,劉励军.感染性休克微循环与血管反应性的变化及监测[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7):589-594.
[11]孟美娟,叶红,蔡婷,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4):2789-2792.
[12]范江花,罗海燕,杨龙贵,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心脏指数对重症手足口病预测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5):341-345.
(收稿日期: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