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链失衡、粮食进口贸易“大国效应”检验与“走出去”战略研究*

2018-05-23 11:48宋学锋
新疆社会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粮农粮食进口

赵 峰 宋学锋 张 杰

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也是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土地质量下降、耕地资源减少、洪涝灾害频发以及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等因素,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总体而言,影响粮食安全不仅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技术和人为因素,特别是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粮食贸易制度和秩序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粮食生产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只能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粮食,而国际粮食贸易体系存在着较多问题,使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处于不公平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粮农企业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发挥其比较优势,以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国内外学术界对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供需平衡、国际贸易、农业产业链及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现有成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缺少综合性和系统性。基于此,本文从涉及粮食生产的农业产业链失衡出发,分析农业产业链失衡的表现,剖析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大国效应”偏离现象,进而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的模式和策略。

一、全球粮食产业链失衡的表现

(一)全球粮食产量地域性不均衡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粮食产量较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欧盟、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粮食总产量、单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上均呈现较高的发展态势。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产量则比较匮乏,尤其是非洲大部分地区最为严重,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缺粮现象;亚洲虽然粮食总产量最多,但人口也最多,总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导致部分国家也出现缺粮或严重缺粮现象;中南美洲集聚着很大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适合于农耕生产的耕地较少,粮食产量较低,造成了该地区部分国家缺粮。总体而言,缺粮的国家和地区要么自然条件恶劣,要么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并且农耕生产技术也较为滞后,这就造成了全球粮食产量在地域上出现了不均衡。

粮食收获面积反映了粮食生产所代表的农耕资源的保有潜力,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粮食收获面积为5.93亿hm2,到2016年已增至6.87亿hm2,平均每年上升了0.41%。2000~2016年间若按区域划分,大洋洲的粮食收获面积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2.83%;中南美洲年平均增长率为2.6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为1.17%;最后是北部非洲与亚洲(不包括中国)地区。与全球平均值相比,这些地区的粮食收获面积年平均增长率均较高,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低,如中国,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6%,处于最低水平。

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发展速度,据FAO资料显示,2016年全球粮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3.72吨/hm2,高于这一水平的区域依次为欧洲(5.68吨/hm2)、中国(5.12吨/hm2)和北美洲(4.83吨/hm2),低于这一水平的地区为北部非洲和中南美洲,大洋洲仅为0.95吨/hm2。2000~2016年,全球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年上升了1.08%。按区域划分,中南美洲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2.33%;北部非洲为2.30%;北美洲为2.04%;最后是亚洲(不包括中国)(1.26%)和欧洲(不包括俄罗斯)(1.12%),大洋洲仅为-0.56%。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区域产量增速增加比较困难,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的区域其产量增加速度较快。可以看出,全球粮食单位产量及其增速也出现地域性失衡(如图1所示)。

图1 2000年与2016年全球区域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粮食产量的多少取决于收获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这两个重要指标,据FAO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粮食总产量为17.45亿吨,到2016年已增至25.38亿吨,平均每年上升了1.73%;按区域划分,中南美洲的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5.82%;北部非洲为3.2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2.35%;最后是大洋洲与亚洲(不包括中国)。与全球平均值相比,这些区域的粮食总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也呈较高态势,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低,尤其是俄罗斯,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7%。说明全球粮食产量表现出地域性不均衡。

此外,各地区农业综合实力是由人均粮食产量体现的,而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取决于粮食总产量与人口增长速度。据FAO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人均粮食产量为343kg,2016年增加到407kg,平均每年上升了0.42%。若按区域划分,中南美洲人均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4.16% ;北部非洲为2.11%;欧洲为1.54%;最后依次是大洋洲、北美洲及俄罗斯。与全球平均值相比,这些地区人均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率相对较高,而其他地区则要低于这一水平,如中国仅为0.16%。2016年全球粮食人均产量结构中,北美洲人均产量最高,达到1 653kg;其次是中南美洲和欧洲,人均产量分别为585kg和419kg;最后是中国和大洋洲;这些地区产量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仅为104kg(如图2所示)。

图2 2000年与2016年全球区域人均粮食产量

(二)全球粮食消费量不均衡

据FAO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粮食总消费量为16.59亿吨,到2016年已增至21.92亿吨,平均每年上升了2.77%;按地区划分,中南美洲的粮食总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5.89%;大洋洲为5.21%;北部非洲为4.13%;最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北美洲。与全球平均值相比,这些地区的粮食消费平均增长率均相对较高,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低,特别是俄罗斯,年平均增长率仅为- 2.53%。此外,人口变化是影响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000年,全球粮食总消费人口为56.72亿人,到2016年增加到74.38亿人,平均每年上升了1.45%;按地区划分,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总消费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3.24%;北部非洲为1.90%;亚洲为1.71%;最后为中南美洲及大洋洲。与全球平均值相比,这些地区的粮食总消费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呈较高态势,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低,如俄罗斯仅为-0.13%,处于全球最低水平。

就全球而言,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是最能反映各地区食物营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据FAO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54kg,到2016年增至472kg,平均每年上升了1.47%。若按地区划分,中南美洲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3.28%;大洋洲为2.75%;欧洲(不包括俄罗斯)为1.44%;最后是北美洲、北部非洲及中国。相对于全球平均值,这些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较高,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低,如俄罗斯仅为-1.81%。在2016年全球人均粮食消费结构中,北美洲人均消费总量为1 374kg,处于最高水平;其次为欧洲,消费总量为631kg;北部非洲、中南美洲和亚洲(不包括中国)人均消费总量分别为324kg、318kg和273kg;撒哈拉以南非洲仅为129kg(如图3所示)。

图3 2000年与2016年全球区域人均粮食消费量

总体而言,全球粮食消费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北部非洲、大洋洲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南美洲、大洋洲主要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粮食消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则通过人口的增长来提高粮食消费量;北部非洲采取的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双驱动带动粮食消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于人均粮食消费量较低,增长较慢,成为粮食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因此,全球粮食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和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出现地域性失衡现象。

(三)全球粮食进出口贸易不均衡

根据FAO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粮食进口总量为2.14亿吨,到2016年增长至3.78亿吨,平均每年上升2.59%。按地区划分,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进口总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13.66%;北部非洲为12.73%;中国为8.21%;最后是中南美洲和大洋洲。与全球平均增长率相比,这些地区的粮食年内进口总量年平均增长率均较高,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低,特别是北美地区,进口粮食的总量较小,其进口粮食基本上属于品种性和结构性进口。从粮食出口量而言,若按地区划分,北美地区粮食出口总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25.35%;亚洲(中国除外)为13.09%;中南美洲为9.84%;最后是俄罗斯、大洋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北部非洲。就全球而言,北美地区粮食出口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最高,其出口总量约占全球的1/2,而其他地区粮食出口则相对较低,即使是农业发达的欧洲(不包括俄罗斯),其粮食出口年增长率为0.13%。因此,全球粮食进出口贸易的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出现失衡现象。

净出口与净进口是衡量一个地区粮食生产贫富的程度,各地区在全球食物安全的保障上所做的贡献及其变化趋势是由该地区粮食年内净出口量的多少及其发展态势来体现的。据FAO资料显示,2016年,全球粮食净出口量最多的地区为北美洲,高达14 286万吨;中南美洲为4 609万吨;俄罗斯为1 731万吨;大洋洲为1 235万吨;这些地区的粮食年度净出口量均为正值;而粮食年内净出口量为负值的地区分别为亚洲(不包括中国)(9 737万吨)、中国(3 655万吨)、北部非洲(2 789万吨)、撒哈拉以南非洲(2 304万吨)以及欧洲(不包括俄罗斯)(1 510万吨),这些地区的粮食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属于粮食纯进口地区。纵观2000~2016年间全球粮食年度净出口量的发展态势,我们不难发现,年均净出口量上升最多的地区是俄罗斯和中南美洲,均从原先的粮食净进口地区成为净出口地区;大洋洲净出口量持续稳步增加;北美洲虽然净出口量最多,但近几年略有下降。欧洲(不包括俄罗斯)从原先的粮食净出口地区成为粮食净进口地区;亚洲(不包括中国)、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国以及北部非洲在净进口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因此,从总体上看,全球粮食净进出口量也是非均衡的。

二、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大国效应”检验

(一)“大国效应”的内涵

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一般将市场假定为完全竞争的状态,国际市场中的交易双方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和制订者,多数情况下,当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进口量或出口量占有较大份额时,其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并对交易甚至是整个国际市场上该种商品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大国效应”。简而言之,当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贸易比例过大,其贸易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市场价格的升降,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能够操控此种商品的价格,其大量进口该种商品将导致国际市场该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其大量出口将会导致国际市场中该种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是下降。根据价格理论,由于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涨,将会引起国内生产供给的增加,同时因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挤出效应会减少国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在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的共同作用下,将会使该商品进口需求下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际市场该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对于贸易进出口国而言,“大国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将会从“大国效应”中获利,处于劣势的国家将会因“大国效应”而处于更加被动地位。

(二)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大国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我国粮食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偏离现象,本文采用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粮食贸易中是否存在“大国效应”偏离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通过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基于此,本文构建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模型进行实证评价,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李晓钟、张小蒂:《粮食进口贸易中“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10期。

(1)

其中:n表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数,并分别将其赋予1,2,…,n个等级;di表示两个变量相应观测值之间的等级差。一般而言,ρ∈[-1,1],|ρ|越大,表示两个变量的相关性越强;|ρ|越小,表示两个变量的相关性越弱。为了检验我国粮食进口贸易中是否存在“大国效应”偏离现象,本文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公式来分析,由于小麦和玉米一直处于我国粮食进口的前两位,对这两种粮食作物进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基本上能够断定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大国效应”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17年的统计数据,现对小麦、玉米进口量与国际市场价格指数进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小麦和玉米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检验结果

注:*、* *、***分别表示0.10、0.05和0.01显著性水平。

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小麦2012~2017年的进口量与其国际市场价格指数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均大于2006~2011年的系数,主要原因是2012~2017年我国小麦进口量较大,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小麦的进口量达到442万吨,占全球小麦进口量的8.45%,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小麦进口大国,但检验结果还表明我国小麦进口贸易并未出现所谓的“大国效应”。与小麦进口贸易类似,我国玉米2012~2017年的进口量与其国际市场价格指数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也大于2006~2011年的系数,根据海关数据显示,这也是由于2012~2017年我国玉米进口量较大的因素导致的,2012~2017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9.9%~12.1%,是世界上玉米进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在玉米进口贸易中也并未显现“大国效应”,这个结果与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进口大国地位不相符,这充分说明我国粮食进口贸易中并不存在“大国效应”,而是“大国效应”的偏离。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大国效应”的偏离问题,现剖析粮食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以及进口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VAR模型对我国主要粮食进口作物分别进行实证检验,以确定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大国效应”的偏离程度,则VAR模型表达式为:*丁正良、纪成君:《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进口、出口、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2期。

(2)

其中,Idt表示粮食进口量,Pdt表示国内粮食市场价格,Pwt表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

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将各粮食品种所对应的三个变量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将变量数据分别取对数并带入软件计算。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有效性,需要首先确定VAR模型最优滞后期以及检验模型的平稳性,采用LR(似然比)检验、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准则来计算模型的滞后期,进而计算出P的取值。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进口量、国内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进行检验,以检验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大国效应”的偏离情况。VAR模型中的数据来源如下: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进口量和国内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4种作物的国际价格、市场份额以及各国贸易情况来源于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库网站,并参照FAO的报告。同时,将2002年的粮食价格定为基数100,将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均转换为价格指数。鉴于AIC和SC信息准则,其值越小越好,在样本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估计参数往往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而增加,并能够兼顾足够数目的自由度。因此,本文考虑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能得出满意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4种粮食作物的AIC与SC准则

根据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确定4种主要粮食作物VAR模型的滞后期的取值:水稻和玉米滞后期取1,即p=1;小麦和大豆滞后期取2,即p=2。对4种粮食作物分别进行检验表明,该模型检验结果是有效的。因此,可以通过VAR模型进一步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4种作物的相关变量进行检验,剖析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VAR模型的检验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在1%和5%的水平上是统计显著的;检验统计量值后括号内数值为其相伴概率。

利用VAR模型检验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进口量、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否是长期稳定的,从表3可以看出,Trace统计量和Max—Eigen统计量的值及其相伴概率在1%或5%的水平上均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小麦的进口量、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其余3个粮食作物的进口量、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至少存在0个协整关系。同时,表3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水稻、大豆、玉米、小麦进口价格并未随时间改变而变化,即没有明显的时间趋势特征;并且,我国进口的4种粮食作物也不存在市场优势,即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口贸易中不存在“大国效应”问题。

从实际进口而言,我国粮食进口贸易量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据的份额比较大,但作为粮食买方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粮食价格,并没有在粮食进口贸易中获得定价权,表3的检验结果正说明了这一点,即在样本调查期内,我国水稻、大豆、玉米、小麦的进口量与国内、国际价格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口贸易均不存在“大国效应”,反而表现出“大国效应”的偏离。

三、我国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

(一)我国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的模式

全球粮食生产存在较大的区域非均衡性,而我国粮食贸易存在“大国效应”偏离现象,国内粮食生产与需求之间又有较大的缺口,因此,我国的粮食生产必需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农耕资源、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减少国内农耕生产资源的消耗,实现粮食产品供给的多样化,还能够将生产环节外移国外,进而实现农耕生产的风险转移。在具体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单独或综合采用以下模式:

1.全产业链模式。此模式是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的首要模式,其本质上指我国粮农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切入点进入他国产业链,逐步形成纵向一体化发展,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全产业链模式,更有利于粮农企业进行全流程管理和控制,以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和品种优势,也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2.“抱团出海”模式。此模式是我国粮农企业经常采用的模式,主要是一些技术和经验不足的中小粮农企业,为了走向海外、减少风险和形成规模效应,以企业群的形式抱团进军国际农耕市场。采取这一模式优点是可以集合多个粮农企业的技术和资本,既能够加强企业群的国际竞争力,还在实现投资规模化的同时,分摊单个粮农企业的投资风险。此模式是以某个优势粮农企业为核心,集聚一批国内粮农企业形成企业群,成群结队地“走出去”,以求用其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优势打开国际粮食市场并站稳脚跟,这是开拓国际粮食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能够推动国内粮食类优质企业的集聚,也拓宽了我国粮食供给的渠道,进而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

3.租地代种模式。目前,此模式大行其道,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总体而言,租地代种模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租自种、自负盈亏;另一种是替别人代种,己方只收取种植的劳务费而不承担种植盈亏的风险。租地代种模式在我国边境省份应用比较广泛,如黑龙江、云南、内蒙古等。在自租自种方面,如黑龙江的远东农业公司和东方龙健公司均有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向俄方支付一定数额的土地出让金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替人代种方面,如黑龙江的曙光农场负责开发中信电子公司在安哥拉租种的土地,该公司进行农产品种植,只获得劳务收入,不负责粮农产品的经营和管理。

4.替代种植模式。此模式较少地被采用,与租地代种模式有较大的差别,其本质是通过一些技术支持和优惠政策,促进一些以罂粟或毒品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改种优良的经济作物,即改变一些特定地区的种植作物类型。替代种植模式是一种禁毒禁种模式,这种模式将境外的毒品供给改为粮食生产,这样不仅从源头上控制了毒品的输入,还能够减轻国内毒品治理和管制的难度,也拓宽了特定地区的粮食供给渠道。因此,替代种植模式为禁毒禁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能够增加粮食供给,但这种模式只适用于与我国接壤的主要种植罂粟、毒品作物的境外地区。

5.海外收购兼并模式。海外并购属于两国或多国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行为,收购兼并一个成熟的海外企业是企业快速进军目标国市场的重要模式之一,其减轻了国外市场的地域歧视,也更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本土化。我国粮农企业通过该模式可以加速“走出去”的步伐,实现国际化;同时,海外并购扩大了粮农企业的资源配置范围,减轻了国内的资源压力,将粮农企业的产业链推向全球范围,有利于形成实力更强、领域更宽、范围更广的“产业集群”。此外,粮农企业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先进的技术,不断地提高企业竞争力,重塑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大国地位,这也是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因并购行为需要大量前期资本投入,只有大型粮农企业才是实施该模式的中坚力量。

(二)我国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的对策

1.顶层设计规划。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问题,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理应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一,是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而设立;同时,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又受制于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以及国际复杂的政治环境,其在享受国家政策和政府各部门保驾护航的同时,还需要与我国诸如外交、对外投资等相互关联的部门紧密配合,所有这些只有从国家顶层规划才能够保证各级政策的协调实施。因此,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需要国家顶层设计来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指导,顶层制度与规划是我国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的基石。

2.培育大型跨国粮农企业。培育大型跨国粮农企业,与“抱团出海”模式切合,其本质都是通过提升粮农企业的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般而言,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地位的重要基础,其中,高级生产要素包括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专业生产要素包括专用的软、硬件设施以及高级专业人才等。由此可知,培育大型跨国粮农企业,要以培养创新专业人才为主,以此带动高新技术的研发,从而促进生产要素向高级、专业转型。在现有生产和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粮农企业要储备专业技术和培育人才,使自己做大做强,夯实企业能够顺利“走出去”的基础,通过“走出去”战略增强粮农企业的发展。

3.完善粮食产业链。所谓的粮食产业链,是指粮食产业的组织方式和网状要素系统,其本质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粮食企业群的组织结构,主要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四大主体组成。组成粮食产业链的四大主体之间的信息链与物流链,始终贯穿于粮食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即融通于产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五大环节。不断完善粮食产业链条,就是要打通四大主体、五大环节之间的阻隔,尤其是将海外环节纳入企业整个产业之中,并将涉及国外的每个环节都视为企业的有机整体,以促进国内外物质和信息的流通,这不仅有利于粮农企业的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还有利于企业对复杂环境条件的及时反应,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以及培育高质量农产品的能力,而核心能力的提高又保证了我国粮农企业能否成功“走出去”,因此,完善粮食产业链也是粮农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措施。

4.构建粮农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如今,信息是企业进行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有利于企业及时、正确地做出决策。为推动粮农企业和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政府及各级下属机构,如我国国际协调机构、银行等均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相关信息的收集、与粮农企业对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诸如搜集各国潜在的投资机会、国际粮食政策以及新技术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要采取网站公布、研讨会、邮寄等多种方式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被企业接收,对于有明确投资意向的企业,各级机构应及时撰写其目标投资国的投资可行性报告,为粮农企业提供详细充足的意见以及必备信息。

5.加强“走出去”战略的人才储备。人才是企业立足之本,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源。在粮农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相关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今我国粮农企业恰恰缺少懂国际运营的人才,相关人才的短缺是我国粮农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困难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要加强对国际人才的培育和储备,这就需要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作为国家层面而言,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根据粮农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需求,与各高校共同推动“跨国经营”学历教育学位点的设立,学位点要根据粮农企业“走出去”战略极需的方向和内容设置科目和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懂得“走出去”的国际运营人才,满足粮农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需求。作为粮农企业层面,可以与高校合作,将公司有管理学功底的人才送回学校进一步学习国际运营知识,使其可以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也可以邀请高校老师定期到企业给员工培训,提高海外员工的工作能力,还可以将粮农企业职员派遣到投资国,直接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

参考文献

栾健、周玉玺:《自然灾害对山东省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4期。

钱永兰、毛留喜、周广胜:《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及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第1期。

郭贯成、丁晨曦:《土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规模报酬影响的量化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第2期。

徐建国、张勋:《农业生产率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工农业联动发展》,《管理世界》2016年第7期。

Bvenura C., Afolayan A. J.,The Role of Wild Vegetables in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in South Africa:a Review,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2017,76(4),pp.1001-1121.

Ahmed A. E., Abdelsalam S.M., Siddig K.H.A.,Do Grain Reserves Necessarily Contribute to Prices Stability and Food Security in Sudan? An Assessment,JournaloftheSaudiSocietyofAgriculturalSciences,2017,11(2),pp.143-8.

Cawthorn D. M., Hoffman L. C.,The Bushmeat and Food Security Nexus:a Global Account of the Contributions, Conundrums and Ethical Collisions,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2017,76(4),pp.906-925.

肖玉、成升魁,等:《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供给与消费平衡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第6期。

Dorward A.,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Food Pri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acts and Indicators,FoodPolicy,2013,39(5),pp.40-50.

Rutten M., Shutes L., Meijerink G.,Sit Down at the Ball Game:How Trade Barriers Make the World Less Food Secure,FoodPolicy,2013,38(1),pp.1-10.

Byerlee D., Jayne T.S., Myers R.,Managing Food Price Risks and Instability in a Liberalizing Market Environment:Overview and Policy Options,FoodPolicy,2016,31(4),pp.275-287.

公茂刚、王学真:《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多维度衡量》,《新疆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杜锐、毛学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粮食主产区政策效果评估》,《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6期。

Dorosh P.A.,Food Price Stabil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International Experience,BulletinofIndonesianEconomicStudies,2018,44(1),pp.93-114.

甄霖、王超、成升魁:《1953~2016年中国粮食补贴政策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第6期。

卢新海、柯善淦:《基于海外耕地投资的中国粮食供给安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粮农粮食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珍惜粮食
粮农致富是农业的要害问题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中国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类型与特色探析
我的粮食梦
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订单农业为抓手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基层粮农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