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马特维耶夫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周期”训练理论之后,中国运动训练学界一直就“周期”训练理论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争论;特别是前苏联学者维尔霍山斯基根据“周期”训练理论提出了“板块”训练理论之后,这种争论就更为激烈,至今尚未尘埃落定。2003年,陈小平教授著文提出,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已不适应当前竞技体育比赛量大幅度增加的发展趋势,对这一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并不是对它的全民否定,而是训练科学化的必然[1]。此后,有学者认为,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是冲击“周期”训练理论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又产生新论:“就周期理论在理论与操作层面的矛盾与悖论现象做出一定澄清与分析,并提出周期训练的修订理论——‘板块’理论,试图达到加强对周期训练全面认识的目的。[3]”
运动训练学界同仁的治学态度理应肯定。但是,若以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发展规律和原则来衡量,关于此问题的讨论和质疑是否有待改进?暂且不论各方的观点如何,最大问题几乎是我们过于相信国外的理论和案例。或者说,我们在对“周期”训练理论进行讨论和质疑的时候,包括在应用其指导训练的时候,我们是否有确实的“证据”?是否真的是从训练实践的第一线来对训练理论质疑和修订?要知道当初马特维耶夫先生是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原苏联国家游泳、举重和田径队的训练经验理论化基础上提出“周期”训练理论[4]。如果我们仅从理论到理论的循环来“转引”,如何才能真正的理解“周期训练的周期性”?如果仅从就质疑而质疑,如何才能直抵周期训练的“本质”?我们认为:对于“周期”训练理论的审视,还是需要最初理论形成时的经验理论化[5],还是需要就具体案例的剖析与解释,这不仅仅是研究一个理论的技术和方法的问题,更是关乎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导向问题。
在对张虹和其教练组的访谈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奥运周期”的关键词语,张虹教练组认为:“速度滑冰项目需要多年大周期训练,特别是张虹的1 000 m项目特别需要大周期的规划,竞技状态要一点点按计划提升,直到最后的比赛(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张虹的备战是典型的多年大周期训练计划,在整个周期过程中进行了数次的调控与修订,但是周期计划的目标始终在坚持,也就是一直坚持周期性,一直坚信周期计划的科学性,才最终获得了冬奥金牌。教练组强调对于大周期训练一定要结合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坚持周期过程中的连贯性。同时表示要全面理性审视国外先进训练理念和方法,避免“拿来就用”,要“融会变通”。张虹在1 000 m项目上夺冠,不仅震惊世界冰坛,而且引发了世界冰上界的广泛议论,源于1 000 m项目如同田径的400 m和800 m项目,突破了欧美垄断的传统。教练组将此次成功归根于其对“周期”训练理论的坚持,因此本文拟从张虹多年大周期训练经验理论化方面重新审视“周期”训练理论。
张虹冬奥会1 000 m项目的突破是亚洲运动员在这个项目的首次突破,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一次突破。在目前的速度滑冰领域无论在学术界、训练界还是裁判界均将500 m和1 000 m项目统称为短距离的项目,普遍认为这两个项目的训练特征基本是一致的,两个项目训练方法手段也基本相同。现实情况中两个项目世界优秀选手兼项率达到百分之百, “以短代长”成为两个项目训练的基本模式。通过辨证分析,500 m成绩与1 000 m成绩呈现密切相关性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目前也没有相应的科学验证。“以短代长”的训练模式只是传统的对项目规律的表象认知。
通过对这两个项目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这两个项目的代谢能力是有本质差别的。500 m项目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耐乳酸能力,短时间大强度的重复训练更适合这个项目;速度滑冰1 000 m项目的竞赛规律体现了500 m短距离项目的速度规律,同时也体现长距离项目的耐力规律,另外1 000 m项目在战术应用上也有其独特的规律。1 000 m项目的限制性因素是局部耐乳酸能力和大脑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速度耐力是1 000 m项目运动员的核心体能。高强性的间歇训练是发展该项目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对该项目同等重要。也就是说过去几十年我国速度滑冰界所致力于通过有氧训练来改变所谓后程降速的努力是存在问题的[6-7],在对1 000 m项目训练的理念上出现了偏差,虽然有氧是无氧训练的基础,但不同项目对有氧能力的依赖是有限制的,不能以偏概全,否则研究方向就会出现问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收效甚微。
本研究认为500 m和1 000 m项目的生理机制具有质的不同,主要因素是基于乳酸消耗不同。1 000 m世界高水平女子运动员的成绩在1∶15到1∶20之间,其代谢产物足以对肌肉细胞以外的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所以1 000 m训练无论在体能方面还是技战术方面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500 m。如何抓住不同比赛距离有氧和无氧供能的特点,在训练中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效果,达到最佳化训练,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必须就项目规律有正确的认识。
2.2.1 整体规划
在奥运会4年全周期的整体规划上,在遵循4年一个多年大周期规划的基础上,划分为两个2年周期训练的思路,即全运会周期和奥运会周期(见图1)。当然全运会周期还是奥运会周期的基础,两个周期看似平行,但是还是存在相辅相成的交汇关系[8],如果奥运会周期是“期末考试”,那么全运会周期就是“期中考试”。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多年大周期训练的风险性非常大,成功率比较低,我们将张虹的全运会周期作为整个奥运会4年全周期训练的一次检测和修正,这样的思路能够极大的规避奥运周期规划的风险、提高成功率。每个2年周期的第一年突出以量为主,全面打好身体素质,第二年逐渐减少负荷量增加负荷强度,年度训练周期的基本思路也是遵循周期训练的基本模式,准备期突出负荷量,比赛期突出负荷强度。这和传统的周期训练有所区别,我们的规划在整体上遵循多年周期训练“节奏感”的前提下[9],将一个奥运4年全周期调整为两个2年周期,两个周期之间插入了修正环节。这样既可以保证获得最大的竞技能力,又可以规避风险提高成功率,又可以防止由于长期大负荷训练而产生的伤病和过度疲劳。我们将这种模式称为“周期基础,板块修正、周期板块结合的模式”。
图2为张虹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奥运全周期整体计划方案。整体计划方案是一个完整的冬奥会全周期计划,关联图1表明周期的规律:2013-2014年度是竞技状态提升年度,2014年达到高峰(索契冬奥会夺冠),2014-2015年度是竞技状态下降,赛后调整期,2015-2016年度是普通意义上的准备期,同时也是冬运会的修正阶段,2016年将出现第一次竞技状态高峰(冬运会夺冠),2016-2017年是第2个准备期,这个准备期是2018年冬奥会的体能准备期,训练负荷大于准备阶段,竞技状态将处于最低状态。从目前2016-2017赛季完成的两站国内联赛和3站世界杯联赛的成绩状况也得到验证,这个阶段在周期走势中正是“触底反弹”的阶段,从整个周期的规划中也需要这个阶段的“压制”,但是依据周期训练的规律,竞技状态不能一直高水平同时也不能一直低迷,持续的竞技状态高和持续的竞技状态低都不是理想的状态,竞技状态要呈现平稳的波动。[10]因此,规划在2017年初张虹将出现一次竞技状态的小高峰(2017年2月日本札幌亚运会)。之后进入年度周期的调整期,随后进入冬奥会的赛前年度周期,按周期规划,冬奥会年度周期初竞技状态也将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会持续提升,直至冬奥会周期末达到最高峰。
图1张虹冬奥会4年全周期竞技状态变化规律
注:数据来自张虹主管教练的训练计划及访谈
Figure1ChangeofZhangHong'scompetitivestatein4-yearWinterOlympictrainingcycle
图2张虹2018冬奥会4年全周期竞技状态预期变化规律
Figure2ExpectedchangeofZhangHong'scompetitivestatein4-yeartrainingcyclefor2008WinterOlympics
2.2.2 训练要点规划
张虹冬奥会4年全周期的规划目标是以全运会为中考,以奥运会为大考。4年全周期规划的一般原则按照多年大周期训练的一般模式进行。遵循周期训练的一般模式是为保障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不断提升,在奥运会比赛中获得最高竞技状态的基础[11]。张虹的4年全周期规划在遵循多年周期训练一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第2年末的全运会“中考”,规划奥运会4年全周期训练计划中后两年的多年周期训练模式,形成由4个半年大周期组成的2年奥运周期。规划要点是冬奥会4年全周期的规划遵循多年周期训练的一般模式,2年奥运周期同时也遵循多年周期训练的一般模式。
具体的训练要点规划如下:(1)将4个全年大周期训练划分为两个多年大周期,一个是2年大周期,一个是由4个半年短周期组成的2年奥运周期;这两个多年大周期均遵循冬奥会4年全周期调控的一般模式。(2)竞技状态逐步提高,并在奥运会4年全周期中出现两次竞技状态高峰,并保持在较高的专项平均训练水平上。(3)第一大周期的安排是针对全运会“中考”出现的第一竞技状态高峰,设计安排调整和恢复以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在年度大周期训练中同样需要一个调整计划,安排调整和基础训练,把专项竞技状态降到较低水平,为进一步冲击竞技状态更高峰提供“空间”,其负荷表现为“量小、强度小”,这一恢复阶段时间不宜过长。(4)竞技状态的最高峰应该安排在第四大周期的奥运会中出现。经过全运会竞技状态第一高峰之后,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后,第二、三周期非常重要,是专项竞技状态提高的准备期和加强期,保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最高峰一定要在第四周期中的最重要比赛中表现出来,这一阶段要坚持“减量、加强度”的总体负荷调控模式。
张虹的奥运会年年度周期训练总体模式的调控是以传统的年度大周期中“3周期制”为基础进行训练模式的构建[12]。近年来由于各个项目商业比赛的不断介入,特别是一些球类项目竞赛的特殊性,学界对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认为“板块”训练理论更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的需求[13-14]。但是,我们认为对于速度滑冰这类体能类项目,特别是以奥运会为终极目标的训练模式,坚持传统的周期训练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能保证奥运会上创造最优成绩。张虹的奥运会年年度周期规划为“3周期制”训练模式,年度周期中包含三个大周期训练,其核心在第三大周期训练,这个周期训练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奥运会,进入这个周期就进入到了奥运备战的最后阶段,做最直接的备战准备,使运动员能够在最后的比赛中达到竞技状态最高峰,取得最优的运动成绩(见图3,表1)。
表1张虹奥运会年“3周期制”阶段划分与竞技状态趋势、训练阶段规律的对应关系
Table1Thecorrespondencerelationbetweenstagedivision,trendofcompetitivestateandregularityoftrainingstageinZhangHong's"3-period"trainingpatternofOlympicyear
时间(月)456789101112123年竞技状态趋势IIII、IIIIII、IIIIIIII张虹奥运年3周期制划分第一大周期第二大周期第三大周期年周期中的训练阶段ABABABC
注:I为竞技状态初步形成阶段,II为进一步提高和保持竞技状态阶段,III为暂时消失阶段;A为准备期,B为竞赛期,C为修正期。
图3张虹奥运会4年全周期中各大周期结构图
Figure3StructureofmajorperiodsinZhangHong's4-yearOlympictrainingcycle
“3周期制”训练模式中每个周期有不同的训练任务,第二大周期是提高运动员竞技状态水平非常重要的时期。张虹教练组认为:“张虹备战冬奥会的10-12月(第二大周期)阶段非常重要,是把张虹竞技状态稳步提升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运动员比较急躁,因为经过了一个相对长时间的调整,她的竞技状态一直在被‘压制’,这是之前我所设计好的,但是运动员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心理上可能产生怀疑。但是,在长达6个月的基础积累后,这个时期必须将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调起来’,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调起来’,如果这个时期调不起来,那就意味着奥运会的失败,就意味着整个奥运会4年全周期计划的失败。这个时期的训练和比赛最考验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张虹这个时期的比赛1 000 m成绩呈现直线提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还必须控制运动员竞技状态提升的速度,如果提升的过快很可能在奥运会之前就达到最高峰,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最高峰只能维持很短的阶段,那就有可能错过奥运会。张虹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竞技状态提升过快的现象,这时需要采用主动手段进行控制,主要手段是减少参加比赛的次数。”第二大周期训练的负荷表现为“减量、增加强度”,“以比赛作为每一个小周期(1周或2周)训练的结点”。时间一般不能超过3个月。
张虹教练组认为:“回顾多年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执教的过程,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我国与国外先进的国家相比较,无论是总的负荷量还是负荷强度都没有明显的差距,为什么成绩总是止步不前,没有突破呢?分析发现,单纯从训练统计均数来看,国内外确实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课次安排上确实有本质的差异。我国教练员过度重视平均的负荷强度,忽略了周期性变化和波浪起伏的特征,进而造成了‘练练不上去’‘调调不下来’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敢于不惜代价安排恢复训练,很大胆的把第一大周期安排了6个月。对于张虹的备战周期来说虽然总体负荷较大,但是与其它运动员比较,总的负荷量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最明显的训练特征就是单次课的训练时间短,恢复时间充分。进而保证了训练质量,实现了较好得训练效果,像以往的训练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短距离速度滑冰训练。过度重视训练量而忽视训练强度是目前我国教练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张虹备战奥运会的训练模式和负荷表现也曾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但是需要强调的,一是要根据张虹自身的个体差异,二是要转变观念,短距离速度滑冰训练的负荷表现不能搞‘疲劳战术’,关键是寻求训练质量和负荷质量。”
负荷控制是大周期训练的核心因素,也是最难把握的训练因素。无论是运动训练理论学者还是实践教练员都对于训练负荷做过大量的研究,也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与方法,应用到训练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运动训练负荷控制的研究是一个变化的矛盾体,因为负荷量与负荷强度是一对矛盾问题、负荷次数与负荷时间是一对矛盾问题、负荷内容与负荷方法是一对矛盾问题、负荷先后也是一对矛盾问题……。由于运动训练负荷控制所涉及的因素太多、变化太大,因此训练负荷的研究更需要以训练实践出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手段。张虹奥运会4年全周期过程中的训练负荷监控除了采用计次、心律等直接即时指标外,一直采用血清肌酸激酶(CK)来反映训练负荷(见图4)。
图4张虹奥运会4年全周期肌酸激酶变化曲线
Figure4CurveofZhangHong'screatinekinasechangein4-yearOlympictrainingcycle
张虹教练组认为:“对速度滑冰这种纯周期性体能类项目,特别是1 000 m以体能主导的项目,只要奥运会存在,就必须坚持多年大周期训练理论。[15]抛弃多年大周期训练理论是不科学、不适合这个项目特点的。[16]从训练实践的角度,张虹的奥运会备战还是以多年大周期训练理论为基础的。”对于任何一种训练理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时,可以产生不同的认识,但决不能“全面否定”[17]。对于“周期”训练理论需要重新进行审视:第一,“周期”训练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强调“周期”训练理论的局限性并不是要降低或冲淡其作用。相反,训练实践中只有正视这种局限性,有意识去克服这种局限性,才可以有效地使用“周期”训练理论。第二,“周期”训练理论是一种基础理论,具有普遍规律。不能片面地认识和使用这种理论,也就是说在训练实践中不能就一个训练阶段或一次比赛来使用该理论、审视该理论并否定该理论。第三,“周期”训练理论的建立和应用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这种经过了大量实践检验过的训练理论“凤毛麟角”。第四,“周期”训练理论正在经历着理论自然逻辑的变迁,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活动是理论变迁的内在行为逻辑。学界对于“周期”训练理论的质疑正是其变迁所产生的思辨过程[18],这种变迁不会由于产生了新的理论而抛弃原来理论,也不会由于产生了新的方向而否定了原来的方向,而是逐步形成了更科学系统的训练理论体系。
本研究通过对张虹2014年索契冬奥会周期训练模式的重现与分析,以及2018年平昌冬奥会周期训练模式规划与展望,在以往周期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前人对“周期”训练的研究成果,重新审视“周期”训练理论的本质与特征。“周期”训练理论本身就是大规律、大规划、大理论,“周期”训练理论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这种理论是没有问题的[19-20],“周期”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学中的经典训练理论,理论本身并没有争鸣,争鸣是在争论“周期”训练理论的时代特征、“周期”训练理论的应用特征、“周期”训练理论的角度特征,本研究认为:“周期”训练理论是在争论中发展的、“周期”训练理论是在质疑中完善的、“周期”训练理论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成为经典训练理论的。
运动训练的实践证明,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过程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基础,是获得运动训练成功的根本保障。任何一种训练理论都要经历训练实践给其带来的危机,所有危机的开始都源于训练理论支点的认识模糊,于是重新审视原有训练理论价值就非常必要,而每一次训练理论的变迁都是人们对训练实践认知的升华和迈出超越性的一步。本文结合张虹备战两届冬奥会的训练实践对“周期”训练理论进行重新审视,旨在引起运动训练指导者对训练实践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的重视。需要指出的是,在“周期”训练理论演进过程中,必然经历多次的理论变迁和不同角度的质疑,对其理论内在逻辑的成功实践案例的审视有利于该理论在发展中寻找变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某种平衡,从而建立更为科学系统的训练理论体系。
参 考 文 献
[1] 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6-8.
[2] 郑晓鸿.运动分期理论发展回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4):32-34.
[3] 韩夫苓.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的重新审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62-64.
[4] 张世林,李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128-130.
[5] 李少丹.“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8,31(5):680-683.
[6] 郭志勇.周期训练理论的悖论与修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468-470.
[7] 吕季东,杨再淮,邵斌,等.周期训练理论的基本原理及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1):47-48.
[8] 徐本力.对刘翔2008年奥运会赛前训练模式的训练学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43-45.
[9] 孟广才.试论茅鹏“全周期理论”之“早期端”理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3):48-50.
[10] 吴贻刚.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14-16.
[11] 归予恒,陈文斌,曹文元.运用血清肌酸激酶值监控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承受力[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2):180-182.
[12] 刘俊一.论赛前减量训练理论及其对竞技训练的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2):120-126.
[13] 龙斌,李丹阳.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现代适用性及其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4):84-89.
[14] 胡海旭,邱锴,李恩荆,等. 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6):90-96.
[15] 周超彦. 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训练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的研究与建立[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2.
[16] 张小娥,叶自青,张哲. 我国国家女子网球队训练特点——析用周期训练理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127-129.
[17] 徐本力. 对我国2008奥运选手奥运会赛前训练周期调控模式的构想[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437-441.
[18] 王卫宁,熊焰.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内核——竞技状态“公证”[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57-60.
[19] 尹军,朱海明,冯晓东. 世界优秀短跑与跨栏运动员年度及小周期训练负荷控制特征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3):85-88.
[20] 邓岚,赵惠玲,侯勇. 论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新奥运周期训练特点[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