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昌林 魏洪雨
摘 要:文章以《藤野先生》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文本的情感:通过比较,增强课前预习的目的性;巧用视频,深化对写作背景的理解;理清线索,体会双线碰撞出的情;情景模拟,再度激起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藤野先生》;文本;情感;体会;写作背景;文本线索;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8-0019-0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是对他童年、青年生活片段的结集,其中蕴含的情感至真至纯,感人肺腑。而《藤野先生》更是饱蘸了鲁迅先生对日本求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涉世未深,学习这篇文章时未必能很好地理解文中的情感。所以,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这篇文章的情感,值得教学者反思。
其实,学生在七年级时接触过关于师生情的文章,魏巍的《我的老师》就是其中一篇经典文章。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预期,教师可在学生课前预习时加以合理引导,让学生完成一张表格(如下表),通过对比表格中的内容,让学生深刻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写作背景,从而体会文章中独特的情感。
学生们完成上面的表格,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了解到《藤野先生》是在20世纪初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鲁迅先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他想用医学“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还想以先进的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改革社会的信仰,实现改造国家的愿望。因此,作者去日本留学前对异国教师的期待主要是其知识水平。但当他遇到的是一位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时,这超出了他的预期,这份心灵冲击给鲁迅先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会和情感。
《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此时鲁迅与藤野先生已离别二十多年。当时,是作者的世界观发生巨大改变的前夜。这年秋天,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大学,在校图书馆楼上完成了《藤野先生》的创作。
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20世纪初期的相关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是在“国破山河在”的国情下出国的,是带着学好医学回来拯救祖国和人民的心愿出去学习的,然而当他看到“清国留学生”“标致”的发髻,听到“响得震天”的舞步声,他失望甚至憎恶。当他看到日本学生观看杀人影片后欢呼“万岁”的场面,他气愤又痛心。在视频的冲击下,学生很容易体会鲁迅先生在异国他乡“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然而,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藤野先生却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不把鲁迅当异类,细致入微地耐心教导他,以致二十年后鲁迅还时时记起先生,认为在他的老师之中,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
教师讲解《藤野先生》时,都会提到文章中的双线结构。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分为与藤野先生相识前的情况、结识后的种种、惜别后的思念三个部分,是以作者到仙台前、到仙台后、离别仙臺后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而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我们不禁会思考:藤野先生为什么对鲁迅这个异国学生特殊关怀并精心培育呢?我们分析,应该是鲁迅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深深感染了藤野先生,他看到这个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的志气。而在作者看来,藤野先生对于自己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为中国”与“为学术”是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赞颂。同时,藤野先生“为中国”与“为学术”之心与鲁迅的爱国之情是相契合的,是他们师生情谊的基础。就这样,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双线后,学生更能体会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爱国之情的理解与支持,以及鲁迅对藤野先生敬业心的尊重与敬佩。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原则,散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本文时,可以让学生课下完成这样的练习: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的口吻,给阔别二十多年的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的心声。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就会以作者的角度回忆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那时的表达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思念上了,还会有对“我”当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的忏悔之情和没能送给藤野先生相片的遗憾之情。
“情”是文本的灵魂,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文本中的“情”,不仅对理解文本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更对激发学生的情感,甚至启迪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究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情”,再用“情”去丰富生活。
[1]王诗琳.《藤野先生》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J].语文学刊,2016(10).
[2]陈水平.《藤野先生》的形与神[J].文学教育,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