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集中出台7项税收政策,据测算这七项优惠措施全年能够使市场主体减税600亿元。此外,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的深化增值税改革、进一步降费的政策措施,也将惠及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此次减税,与以往相比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是导向更加明确。一方面通过直接降低小微企业成本,鼓励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创新潜力。既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也支持开展境外研发、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
二是受益面更广,既有直接扩大减半征收所得税范围的政策,也有鼓励企业研发和投资的税前扣除优惠,还有延长科技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的政策,方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三是政策更具稳定性和连续性。比如,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政策,在京津冀等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积累成熟经验,具备推广到全国实施的条件,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下一步,财政部、税务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制发操作文件,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加强政策解读,跟踪实施效果,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减税“红包”。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已就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确立了明确要求,部分城市也相继推出租售并举、租购同权、共有产权住房等试点工作,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尽管这些探索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有一定的作用,但依然属于辅助性政策,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房地产税是重要的政策措施。当前,对于加快房地产税改革, 建议采取“宽税基、低税率、可负担、含存量、逐步实施、激励相容”的原则:
“宽税基”是指征税对象应涵盖全部房地产,体现公平原则;“低税率”是指税率设置应简单易行,不应过高;“可负担”是指应按一定标准设定免征额,如人均30-60米的免征面积,以降低居民负担,提高征税效率;“含存量”是指房地产税征收范围应同时包含增量和存量房地产,而不是只在增量上做文章,将房地产税征收与交易环节挂钩,以有利于居民代际公平,促进存量房供给;“逐步实施”是指房地产税应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改革步骤,在推出首批试点具体方案同时,明确逐步全面实施具体期限,以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可将房地产税试点与地方发行市政债规模挂钩,逐步增加以房产税作为市政债偿债来源的比重,更好地激发地方推进改革的积极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但受进口冲击,我国大豆种植一直生产不振。2014-2016年,国家对大豆进行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旨在解决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低的问题,然而效果不彰。国产大豆生产不振,主要在于价格相较进口大豆缺乏竞争力。2015-2016年,国产大豆市场价格下降10%-15%,但同期进口大豆的价格降幅超过30%,国内外差价扩大到每吨800-1000元,进口大豆数量有增无减。
进口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國市场,按照规定只能用于榨油和豆粕做饲料,不可以食用。但有证据显示,近年来进口转基因大豆已开始进入食品行业,直接挤压了国产天然大豆的市场空间。由于价格低廉,我国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9553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7%。
为此,建议针对进口大豆转作食品用途建立监管机制,实行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给消费者选择权;发挥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特色,加强新品种培育,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水平;考虑对东北大豆和玉米采取不与当年产量挂钩的补贴办法,推动相关补贴逐步转为“绿箱”或“蓝箱”补贴,将“黄箱”补贴空间更多地留给口粮品种,例如稻谷和小麦。
当前,全球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增加趋势明显,其中中国电力行业新增装机增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电源结构低碳化为大势所趋。尽管如此,目前中国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仍面临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弃电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效率损失。以弃风为例:2016年由弃风导致的风电厂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87亿元人民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中国电力和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关键。对此,布鲁金斯学会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应为可再生能源留出发展空间。鉴于电力工程项目的长周期性,除个别煤电项目需经中央有关部委特别审批外,建议发改委不再审批新建煤电项目、金融机构不再为新建煤电项目融资。第二,财政部应尽快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截至2017年底已达到1000亿元),为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第三,应尽快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为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落实制度基础;第四,应继续推进电力市场改革,建设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弃电问题,更好地配置资源。第五,应完善碳市场配额机制,激励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偏好,主动提高其比率。
针对近期的中美贸易争端,世界评级公司标普全球发布报告称,当前两国拟议中的关税对在美国上市的工业、能源及金融企业影响很大,一些公司将面临比中国同行更大的信用风险。
报告称,在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后的一周内,一些大型上市公司违约风险几率大幅上升。其中,约有17%的收入来源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飙升近200%;煤炭集团博地能源更是上升了427%。事实上,约有65%的美国上市公司发现,未来一年内他们的违约几率均会上升。尽管中国上市公司也面临同样的违约风险,但几率仅有约58%,相较美企低很多。从违约几率中位数来看,美企中位数变动为13%,而中企只有3%。考虑到国际供应链的复杂性,报告认为新关税可能会带来破坏性的意外后果,甚至出现供应链中断。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增速在2017年达到3.8%,这是自2011年以来全球经济的最快增速。但是,全球债务水平快速上升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巨大隐忧。
2008年以来,全球债务水平显著上升。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表明,全球非金融部门信贷占GDP的比例十年来大致上升了50个百分点,从2008年9月底的197.2%上升至2017年9月底的244.7%。同期,发达国家非金融部门信贷占GDP的比例由231.8%上升至277.1%,而新兴市场国家则由109.7%上升至191.9%。
随着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行,全球利率水平有望显著上升,这将加剧部分高债务国家还本付息的压力,最终对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产生新的冲击。换言之,未来部分高债务国家的去杠杆可能影响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放缓将会加剧上述国家去杠杆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上述不利情景出现,有关国家可以采取的主要对策包括:第一,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措施来抑制金融机构的过度放贷行为,避免杠杆率进一步上升;
第二,如果本国经济增速高于全球水平,可以加快本国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主动促进特定部门的去杠杆;
第三,加快国内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提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降低对信贷刺激拉动增长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