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维
马可·波罗被世人熟知,成为一种象征,很大程度上因为他那本《马可·波罗游记》。可是,当马可·波罗自己评价这本书时,他却谦卑地说:“我还只是讲出了自己见闻的一半呢!”
马可·波罗留下的一半,就像黑洞,一直以来吸引着无数的智慧,尽其所能地用他们的创意去填补。
作为中国首部原创歌剧,《马可·波罗》是广州大剧院历经三年的浴血之作。它不仅是一部剧,也是广州作为一座城的精神和气质的展示。
今年初夏,广州艺术节走过第8个年头,但酝酿了一场新的突破。
5月6日,随着中国指挥大师汤沐海的指挥棒缓缓落下,连演三天的广州大剧院首部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全球首演广州站,画下了圆满句号。8年前的同一天,外国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执棒指挥的歌剧《图兰朵》,为广州大剧院首届艺术节开启大幕。
8年间,从全新制作《图兰朵》到原创自制《马可·波罗》,通过对歌剧创作日积月累地学习和研究,广州大剧院组经历三年的辛苦筹备,歌剧《马可·波罗》带着恢弘的史诗性、强烈的戏剧性、鲜明的形象性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它云集了世界顶尖制作班底,为中外合作制作歌剧建立了新模式。
在这部歌剧中,我们看到作曲家恩约特·施耐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管弦乐编曲和卓尔不群的声乐写作,再现了编剧韦锦笔下中国朝代更替的风起云涌。
导演卡斯帕·霍尔滕精妙绝伦地将投影映射、舞台设计与布鲁诺·博艾特的灯光设计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视觉整体。
服装设计师艾玛·瑞欧特把来自威尼斯、中国、和蒙古的服装风格和谐融合在一起,如花似锦。
汉字、书法、条幅、墨染、印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化的载体,被中西方艺术家们高度提炼,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展现在歌剧《马可·波罗》中,展示出歌剧独有的现场效果,显示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气质。
美国最古老的古典音乐杂志《Musical America》专门报道了这一文化盛宴,英国《金融时报》更是对《马可·波罗》给出了四星好评。能拿到《金融时报》四星好评的中国原创歌剧并不多,之前只有国家大剧院的《骆驼祥子》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大将军寇流兰》。
相比之下,广州大剧院创作的这部歌剧更有亮点,在于其突破国际表达,用国际制作演绎中国故事。把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汇在一部中国原创歌剧里,这本身就是中国歌劇史上伟大的创举。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当我们谈起戏剧时我们会问:“为什么影视发达了,戏剧还有市场?”
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是:时代在进步,所以现代的东西总是优于传统,所以影视剧优于戏剧。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视作品成为人们休闲时光更加快捷、更加唾手可得的选择。对比之下,无论是对演员的要求,还是对剧本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戏剧的要求都相对更高,投入产出比却相对较低。然而中国戏剧文化和其他任何一种文化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而形成深入人心的艺术品种。即使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国的戏剧曾走向低谷,出现过“消亡论”,艺术也永不褪色。
千百年来,城里乡间,搭台唱戏,构成了中国社会一道独有的文化风景线。看戏、听戏、唱戏,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戏剧发展成为了民族的精神支柱。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文艺和戏剧的发展也进入了最好的时期。新世纪的戏剧实践,既体现出深刻的时代裂变,又回荡着历史的回声,召唤着戏剧的复兴。
历史的经验是,凡举复兴都携带着创新。戏剧这种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如果只是保留下来,放在博物馆里,是没有生命力的。唯有创新才能让它重新活过来。
今天的时代,一切都是新的,创造完美的舞台艺术品则成为一致的时代性追求,越来越多的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资金进入戏剧领域,寻找产业发展之路。广州,这个多元化文化观念环绕中的城市,五彩缤纷的舞台局面已经出现。
2011年始,广州就开始了一个有魄力的尝试:在城市原来扎实的文化基础上,尝试注入更多元、更优质的艺术细胞,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接触此前未曾体验过的艺术形式。
现在,广州大剧院把戏剧这种形式作为一个载体,涵盖歌剧、话剧、舞台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敞开自己的胸怀,吸纳全世界的艺术家们来到广州。在当代的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开放精神的氛围里,共同创作一个出自中国而又属于世界的艺术作品。
广州大剧院的这部歌剧其亮点就在于突破国际表达,用国际制作演绎中国故事。一个关于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汇在一段中国原创歌剧里,这本身就是中国歌剧史上伟大的创举。
无论从时间的沉淀,还是文化的积累上来看,《马可·波罗》在广州诞生,它的意义,就不只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复兴与创新了。
一部剧,一座城。《马可·波罗》作为一个耀眼的作品,恰与广州兼容并蓄、包容多元的精神气质不谋而合。
《马可·波罗》向世人展示并聚焦了“广州原创”的艺术魅力,表明在拥有的开放沃土和包容观众的广州,东西方文化正在迅速形成新型交往方式。
独特的广州气质,正是孕育更多创新和变革可能的文化土壤。而这样的气质经历了百年历史浪潮的洗礼,早已锻造。
从“一口通商”开始,到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2000多年来南越古都的神韵,为广州留下了无数华彩乐章,兼容并蓄和包容多元的特点最终凝聚并重塑了广州气质。
城市对于戏剧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凡。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城市拥有最现代化的剧场成为了城市文化发声的麦克风,是许多人流连忘返的秘密居所。同时,城市拥有独有的有关戏剧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推动着戏剧文化发展。
广州过去没有适合上演大型歌剧的场地,当广州大剧院建成,改变了这一困境。自2000年创立伊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就提出,要把广州大剧院打造成为与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鼎足而立的国家级大剧院。现在这一“小目标”已经实现,广州大剧院把目光放在了更大的未来。
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国务院将广州定位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而广州自身也确定了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战略。这个定位和战略,需要广州除了继续提升经济、政治的辐射力之外,文化影响力也要同步跟进,相当于在“内功”上对广州提出了新的考验。
正是广州兼容并蓄和包容多元“内功”的强韧存在,它能够持续地为每一个新生事物赋能。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的诞生,正是艺术作品与城市气质的珠联璧合。
这是一部歌剧与一座城进行着的独特的对话。它不仅述说了一方舞台上的伟大突破、戏剧文化复兴后的创新,还表达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精神和时代愿望,以及他们各自所秉持的那种兼容并蓄、包容多元的情怀和信念,并最终为来自不同城市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同。
就像卡尔维诺借马可·波罗的口吻写到:“也许,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一片堆满垃圾的荒地,还有可汗的空中花园,使我们眼睑把它们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