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以及教育必要性探讨

2018-05-21 08:46丁闻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宗教观大学生

丁闻灏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当中,与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宗教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当今时代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现象。

而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反映迅速、灵敏。他们的宗教观及宗教信仰问题,不仅关乎着自身的成长,而且也关乎高校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进步和提高、国家的前进和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宗教观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被摆在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的宗教观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观;马克思宗教观

一、 正文

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科学教育水平不同,所属的民族、阶级、阶层不同,不同的人对宗教的认识不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宗教观。而当今大学生群体,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状态。

1、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其利害分析

我认为,根据信仰程度不同,可以将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大致分成三类。分别是半信仰者,信仰者,无神者。这三类人在信仰上有鲜明的特征,也会因此得到不同的利害。

①半信仰者

这类人认同科学,并且会合理得寄托一些自己的情况在宗教上。由于文革等历史事件,还有教育的缺失,科学的不普及等,种种因素造成了老一辈人信仰佛教的人数极多。其中更有许多信仰极为坚定的人。在这些环境下,想必许多年轻一代都和我一样,一面在学校里相信科学,另一面接受着长辈们信教的教导长大的。于是我们这一代人便有了这个混杂了科学和夕信仰宗教的宗教观。

而目前来看,这种信仰状况并未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老一辈人存在迷信现象,这种危害在科学的三观的制衡下并不会出现。另外,存有这种宗教观的人也能巧妙得利用宗教的好处,如:寄托情绪,排解烦恼,净化心灵;也能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涉猎宗教文化中世代传承的精华,而非将自己拘限于宗教体系。而在新时代,也出现了能引导人们的合适的宗教观——马克思宗教观,这对个人或是社会都有极大的好处,在后文会详细论述。

②信仰者

这类人对着宗教有着格外的热诚与坚定的信仰,以佛教为例,普通者按时祭祀,熟知仪式条件,将自己最大的期望等寄托与宗教上而非现实;夸张者则对己极为严苛,遵守不食荤等多种约束,熟读宗教经义,甚至过着苦行般的生活,以求内心安宁或者以求更高层次的精通。

这类人内部也有极大的不同,如在各宗教中承担着传承、体悟等重任的人们,也有那些内心极度空虚无法找到别的东西填补的人,还有因为种种因素曾经极度信仰一个宗教以致信仰已成习惯的人。

极端的信仰自然会带来极端的利害。先说利,宗教能传承下来,其中自然史是少不了极度精华与哲理的部分。而极度信仰其的人自然有更多的机会领悟这些智慧,就如久浸于棋艺的人终归能有超脱常人的领悟一样。中国历史上也流传出许多禅师点拨人们的寓言和传奇。在中国,禅师简直就是无上智慧的代表,而道师也频繁以隐士智者的形象出现在各种文书中。无可否认,这种现象和当时宗教普及,信仰普遍的社会环境有关,但万事不会空穴来风,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些悠久的宗教教义中,的确蕴含了许多智慧与力量。

再说害处。害处自然也是很明显。一方面,狂信带来狂热,迷信带来愚昧。两者皆是消极的状态,长期处于这个状态的人们,精神状况极度脆弱,极有可能出现极端行为,也有可能被邪教等趁虚而入,严重地威胁到人们(包括自己)的生存和社会的安定。

另一方面,因为极度信仰宗教者会把自己的思想严格地约束在宗教的教义范围之中,因此不免会逐步削弱自己的思维活性,僵化自己的思维,他本人也极可能对其他事物产生强烈的排斥性,甚至出现自闭等现象。过分的宗教信仰会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科学的进步。从旧时代宗教所大肆宣传的内容来看,宗教信仰从根本上是与科学对立的。它反对科学,扼杀科学。因此,人人极度信仰宗教也就必然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理性的进步。

另外,极度信仰者中极大一部分对宗教教义采取“是非不分,全排接受”的做法,这样会将宗教教义中的糟粕吸收,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例如,马克思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而列宁也直言,“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这两句话针对的,就是旧时代宗教极力宣扬的逆来顺受:让人们不要关心现实的痛苦,不要为摆脱现实的苦难而斗争,要求人们自觉地忍受一切的痛苦,甚至要求人们去爱剥削压迫自己的仇敌,以便由此而换来死后天国的幸福。這样的思想一旦在人脑海中根深蒂固,那么不仅一个人难以被称为人,或是一个国家的逐渐堕落;一旦量变积累到一个可怕地程度,连社会的发展进度、人类的进步步伐也会因此被极大地拖累。更何况这只是其中一个思想,在落后的宗教教义中,还有许多这样隐患巨大的与人性违背的要求。

③无神者

时代发展,科学进步,人类渐渐能解释了一些以往无法理解,只能将之归于宗教的现象。成几何级数发展的科学如车轮般碾过人类以往的无知,而在如此大环境下,但人们始终无法证明宗教中百般宣传的神的存在,自然会引发许多人对历来的宗教信仰的动摇。于是便有了无神者。

无神者也有细微的划分,但大部分无神者皆是科学的信仰者,这类信仰状况自然能让人极为理性,并且有不磨灭的好奇和锐意的进取力。但到了极端,会对宗教所包含的一切全盘否定。而刚才也已说明,宗教教义中有其优秀的部分,若是贸然毁去,会让人类传承的文化缺失极重要的一部分。

而还有些无神者则是以无神来逃脱道德层面的指责,以无神论为借口,否定神的同时也将宗教中的道德部分一并毁坏,以此让自己黑暗方面的心理突破枷锁,或是逃避精神层面的压力和折磨。这类人格已经扭曲的人自然谈不上什么从中获利,倒是危害显而易见。

3、大学生宗教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第一、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份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正确面对大学生的信仰,尤其是正确面对大学生宗教观的变化,对大学生宗教观进行教育和引导,珍惜大学生这一人才资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大学生作为国家倾力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被寄予了深切的厚望,他们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使之持续有力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江泽民同志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对宗教观的培养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核心。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正确宗教观在大学生思想领域的重要程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寻求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宗教观,坚持多种模式相结合,对于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知识青年群体,其一言一行都对校园乃至社会起到强有力的影响作用,他们的宗教信仰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思想领域,也没有仅仅限定在大学校园的范围,而是对社会的好风气、国家的稳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对于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

[2] 周圣来,谈“宗教”一词的来源及衍变,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2011.

[3] 张志刚,宗教是什么?———关于“宗教概念”的方法论反思,北京大学哲学系,2006.

[4] 张国静,大学生宗教观问题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14.

[5] 张志刚,宗教是什么?——关于“宗教概念”的方法论反思北京大学哲学系.

猜你喜欢
宗教观大学生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藏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困境及路径分析
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现状与思考
大学生之歌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新变化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