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艺术课堂是舞台

2018-05-21 02:56叶五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叶五洲

【摘要】在社会进步及改革的同时,教学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必须要不断推出新课程改革,才可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要达到好的教学成效必然具有极大难度。小学语文教学必要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充分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才可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效。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为课堂表演,该方式有效性极强,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对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如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课堂表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从课堂即兴表演、课外扩展表演两方面共同入手分析语文课堂表演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具有哪些效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即兴表演 课外扩展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46-02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传承民族文化、传递社会生活信息的“母语”教学,更应该是一门艺术,一门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如何把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往神弛呢?“表演”则是一剂很有效的方子。心理学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是观察和实践。而表演则融合了观察和实践,它能创造出趣味横生的情境,启其疑,激其情,奋其志,引其思,使学生在所创设的环境中或趣味横生,或悬念于怀,或处于知与不知的矛盾圈内,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表演”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课堂即兴表演

课堂即兴表演,指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通过表演、游戏等形式再现出来的活动.低年级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的东西较感兴趣,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表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学习特征,有助于语文教学收到实效,这是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为形象的表情、身姿动作的随堂即兴表演。它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分析、表达等能力。即兴表演又可分为字词表演、情节表演、全文表演。

1.字词表演。字词表演主要是对某些关键难懂字词的解释。字词是语文学科中语言训练的基础,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表演,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教师而言,可以省去大量的讲解,使教师的讲解变成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更便于把抽象的知识变直观;另外,从学生方面来说,在表演中,使他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愿意从情节中获取知识,愿意从自己的表演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变难为意。如《燕子》一文中的燕子的飞行动作“掠”、“沾”,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做动作,既能理解了“掠”、“沾”的意思又能体会出燕子飞行时的灵巧、轻快的特点,直观又形象;《两只小狮子》中连续地让学生做出“扑”的动作,学生累得气喘吁吁,自然而然地體会到了小狮子练功的辛苦。

2.情节表演。情节是一篇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文章的重难点。情节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其不仅符合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又能够满足小学生欲望强烈的性格特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情节表演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情节表演的一般要求与基本方式方法,甄别情节表演与一般文娱表演的差异所在,走出情节表演教学桂聪中的种种我去,消除当中的非语文现象,通过有效的情节表演,既能充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可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如,《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三个故事情节“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每次情节晏子都用自己的智慧打败了楚王,展现了晏子的爱国之心,这里可让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进行表演,这样一来,既分散了文章的难点又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学得轻松、愉快。

3.全文表演。它是整篇文章的再现,它让课文中铅印的词语形式,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转变为立体的舞台形象,增强形象的感染力,从而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对于巩固、加深课文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大多数的课文都可转化为表演的方式:叙事类的课文最适合表演,如《明明上学》《渔夫与金鱼》等;说明类的则可用“拟人化”的自述,如《新型玻璃》;写景类的则可用“导游”的形式把它解说明白,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议论类的则可用辩论的形式进行……

二、课外扩展表演

课外扩展表演即课本剧表演。课本剧表演是近年来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新事物,在其变动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和创造力,融合音乐、美术、服饰、道具等综合艺术,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想象、分析、语文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它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方式。

课本剧的内容丰富多彩。课本剧作为一种能通过表演来使观众知道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受到一种什么的表演性活动,它的内容要求是:有一定对话或动作构成的情节,有一个以上的活动场面,有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思想。基于此,在选择编演课本剧的内容时一般可选择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一般是童话、寓言、记叙文或叙事性较强的诗歌。知识性的课文通过改造后也能用相声等形式进行表演。 它可以是对原文的再现、改编、扩展。

原文的再现是大部分课本剧的重要编排方式,它使得课本的平面“符号语言”成为学生扮演角色的“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立体现实语言。如《金色的鱼钩》,学生根据所扮演的剧中角色反复诵读人物的语言,这些诵读使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因学生为其赋予了情感和生命而得以复活,课文中隐含的思想也因与学生的经历和感悟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在学生熟读遍课文后,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原本沉闷的课堂空气流动起来,原因是表演反动军警、特务的学生形神兼备,颇为滑稽可笑,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主角“李大钊”被淡化了,他的沉着、冷静、英勇无畏的革命形象无人注意。这种以演促读、以读促演的方法,把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融入自由、轻松、愉快的表演中,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

原文的改编、扩展是培养学生想象、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 课本剧来自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它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起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才能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由《小猴子下山》一文教学时可延伸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一文,与第一次相比,这次小猴子改掉了做事应该三心二意的坏习惯,做事情变得更为认真、细心;《新编丑小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爱的世界。

利用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总是乐意扮演角色,展示自己。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找剧,变静态为动态。在鼓励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课本剧在表演时转瞬即逝,教师在编写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一般要注意以下要求:内容必须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幕前词、台词和旁白必须要简短明了,通俗易懂,富有儿童情调;结构尽量单纯,头绪和悬念不要太多;情节要层次清楚,自然流畅。另外,还可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参与剧本的编写。

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研究教育,他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积极地导好语文教学中的“表演”, “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会让语文课堂更加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刘利霞. 浅谈表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 神州, 2017(4):84-84.

[2]仲以山.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景表演[J]. 教育:文摘版:00247-00247.

[3]邵艳春. 浅谈情景表演与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6(z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