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

2018-05-21 02:46肖潇
读天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能力音乐教育

摘要:音乐是美的艺术,声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演奏和欣赏能力,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本文在分析当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措施做一个简要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一、 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 声乐的审美特质

在音乐的艺术王国里,声乐是最早诞生且最具艺术感染力的音乐形式,也是最能展现美学思想和特质的艺术形式,是一门非常独特的审美创造表现艺术,通过创作艺术作品、艺术表演者演唱表演、受众欣赏体验完成整个表现和欣赏过程,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以审美的标准来表现,并获得最为直接的审美体验。声乐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声乐的美学特质,能够感知声乐作品,获得艺术美的享受,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他们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 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

声乐艺术是最具震撼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创实践到作品定性到演唱表演再到最后的受众欣赏,这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艺术审美的参与。声乐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欣赏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这些都需要最为本质的审美能力,离开了审美,所有的环节都没有意义和价值。

二、 小学生音乐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授课——学生接受”的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是注重语文、数学等重点科目的培养,忽视音乐教学,即使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也没有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放在首位,严重影响了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

三、 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措施分析

(一) 从多角度感受音乐带来的审美教育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 旋律之美。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欣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听觉的角度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感受音乐的旋律之美,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2. 文学之美。通过对歌词的欣赏,感受音乐的文学之美,培养学生通过文字的理解对音乐进行感悟,展开对音乐的想象力。

3. 情感之美。每个音乐作品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通过对音乐的体验,感受音乐家在创作歌曲时的心情,品味生活中的真假、美丑、善恶,深入体会歌曲带给我们的情感,使学生在体验音乐的同时,受到思想上的鼓舞。

(二) 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审美氛围

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和氛围,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只有将学生置于音乐的情境中才能使学生快速地融入音乐中,使学生通过多项感官的刺激,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表达出来。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音乐教学。

(三) 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音乐是情感艺术,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因素,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

(四) 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可以说,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有可能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因此,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之时,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艰苦”的学习活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方法,正符合“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五) 运用音乐情绪的渲染传递音乐的情感

音乐的情緒与人的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自我情绪的渲染,教师通过有效的情绪渲染,能够将自己饱满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包括语言、神情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触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优雅的动作是最能感染学生的,可见教师的情绪能够帮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再配合优美动听的旋律,能够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

(六) 运用音乐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音乐本就是美的享受。对音乐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鼓舞、启迪,它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净化心灵,这也正是小学音乐课堂教育带来的魅力。因此,教师要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七) 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声乐教学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表演表现技巧,学会聆听音乐,能够真正进入声乐的意境,获得最为全面深入的情感体验和艺术享受。判断声乐教学效果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能够真正把握音乐的情感和艺术,能够感知音乐的魅力。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表演音乐时入其内,出其形,现其韵,学生只有真正感知音乐作品的美学意蕴,才能在表演演唱时将其展现出来,才能够真正理解了音乐。学生掌握基本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在声乐欣赏中领悟音乐的情感和艺术表现力,才能真正学会欣赏音乐。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和表现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进入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才能让学生在表演时进入艺术审美之境。

参考文献:

[1]刘靖幸,于丹红.中国学校音乐课程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7.

作者简介:

肖潇,贵州省焦作市,焦作龙源湖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审美能力音乐教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