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林 张贞
广泛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共产党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决定,备受国家领导人重视。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持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日俱增。然而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所处的外界环境却不容乐观,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在特殊转型时期,尽管共产党力行反腐倡廉,但是各种腐败积弊已久,短期内难以肃清,腐败丑闻仍不时爆出,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当前互联网普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学生进行的廉洁教育正遭受巨大的冲击,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教育也为廉洁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鉴于此,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特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学生廉洁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形式化现象严重
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专门教材建设方面,我国目前只有少数省份重视,如广东省于2007年出版《廉洁修身》、湖南省于2008年出版《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但总体来讲,许多省份并无专门教材,更未独立开设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而是将其融入“两课”教学当中,廉洁教育的学时难以得到保证;有的高校甚至只是偶尔开展一些应景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以应付检查。大多数高校廉洁文化教育脱离现实形势,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教育的强大功能,不能切中“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形式主义严重,使大学生产生厌倦和抗拒心理,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育形式单一,方法落后
事物的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形式予以完美展现,大学生廉洁教育也不例外,选择科学合理的形式方能取得最佳效果。一份2013年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廉洁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39.21%与29.16%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途径单一”“方法简单”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进行廉洁教育多为枯燥生硬的说教,大学生被动地参与与“接受”,学习积极性难免下降,学习效果更是不盡如人意。
3.大学生践行廉洁教育的自觉性堪忧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某高校中认为廉洁教育意义不大的学生占比达15.2%,而超过9%的学生则主张直接取消。很多大学生内心认为廉洁教育是走过场,完全是浪费时间,故想方设法找各种借口逃避参加相关活动,这表明大学生参与廉洁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自觉性不高。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机遇
1.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在校园的普及
2014年底,我国总人口中有接近一半触网,以当代大学生为主要构成,年龄在20~29岁之间的网民数量约占总网民数量的31.5%,其占比份额明显偏高。以上数据充分证明,年轻的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世界的主要人群,这为高校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有利契机。
2.自媒体的广泛应用
目前QQ、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互动交流工具日趋普及,高校可突破时空限制广泛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借助自媒体平台,廉洁教育主体与受体可进行双向实时互动交流,将大幅提高廉洁教育的有效性。加之上述自媒体在校园普及率高,深受学生喜爱,在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时,高校可综合运用多种自媒体平台,形成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3.慕课、微课不断推广
2013年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创立的“EDX”MOOC平台合作,开创了中国高校进军慕课的新纪元。自此以后,各大高校纷纷宣布投入“MOOC”建设,一时间“MOOC”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对此,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吉宁坚持认为“MOOC”将彻底颠覆传统教育观念,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新的时代 。如将“MOOC”这一依托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领域,应当可以有效提升廉洁教育教学效果。
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地区)在大学生廉洁教育方面快人一步,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对我国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一)国(境)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经验
1.注重廉洁文化渗透
在北欧,崇廉忌贪的文化意识深植人心。在瑞典,社会形成了自觉守法、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瑞典公众因此时常掀起全民反腐的高潮,积极参与反腐的社会监督。日本崇尚诚实守信、遵规有礼,形成了个人名誉与人格尊严高于生命的道德观念。这种“耻感文化”使民众自觉防腐、反腐。可见,文化在廉洁教育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2.将廉洁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新加坡将“勤俭节约”“仁爱礼让”“自强不息”等传统道德观念传播给青少年学生,更将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优秀儒家文化确立为全民的行为准则。英国将道德教育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侧重点,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自觉拒腐。上述内容表明,这些国家的廉洁教育与道德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将廉洁理念融入,国民道德建设中。因此,我国在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时应坚持道德品行教育,注重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廉洁教育的日常过程。
(二)国(境)外大学生廉洁教育形式上的特色
1.高度重视课堂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欧美国家大学大多专门开设了廉洁教育课程,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甚至开设了反腐败的研究课程,供本科生、硕士生选择学习。此外,国外还十分注重教材建设,组织人员专门编写廉洁教育教材。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就出版发行了《生命线》系列教科书,应用于高校廉洁教育;在韩国,教育主管部门委托道德先进个人编写反腐学习教材,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设置反腐倡廉的学习环节。
2.教育手段创新,注重引导、启发
在英国,廉洁教育人员善于利用真实事例来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能明辨是非对错。美国则在德育课程中让学生参与演出,直观感受,收获启迪与心得。哥伦比亚则积极推行“椅子计划”,通过案例分析研讨会、廉洁文化研修班、校际全体会议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廉洁意识。意大利邀请反腐英雄走入校园为学生们做演讲、格鲁吉亚组织反腐论坛和作文比赛、摩尔多瓦开展反腐败夏令营活动。可以看出,注重启发、切近生活、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是国境外廉洁教育的一大特色。
3.高校与社会合作共建,拓宽廉洁教育广度
在不断强化校园廉洁教育的同时,国(境)外还想方设法促使大学生与社会廉洁教育机构紧密联系,使大学生廉洁教育与公民廉洁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如巴西圣保罗州的教育秘书处和廉政秘书处合作实施了廉政教育项目,通过讲座、研讨会、话剧表演及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廉洁教育。香港高校则与廉政公署合作,利用廉政公署掌握的反腐实践及真实案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廉洁教育材料。
(一)创新教育内容
高校应紧密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在廉洁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创新,既满足廉洁教育的实际需求,又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喜好。
1.理想信念教育
黨和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理想信念,认为其是根本,是“总开关”。理想信念教育可帮助大学生树立伟大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抱负,坚定廉洁报国、服务人民的信念。同时,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将大学生紧密凝聚在党的周围,传播社会正能量,严于律己,努力朝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方向迈进。
2.反腐倡廉形势政策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对反腐倡廉工作常抓不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码,查处了不少贪污腐败分子,铲除了部分社会毒瘤。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中国共产党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结合反腐斗争的新形势,不断祭出重拳,如推行巡视制度、改革纪检体制、加强海外追逃等,这些都是高校廉洁教育的鲜活教材,可以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了解形势、坚持廉洁信念。
3.党纪国法廉洁制度教育
党纪国法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与全体中华人民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每一个人绝对不能触碰的法律底线。贪污腐败作为党纪国法中明确指出的违法乱纪行为,为社会所不容。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党纪国法教育,确保大学生尤其是党员学生认真学习党章党纪,时刻以党员身份严格自律。同时,以身作则,带动身边其他同学一起加入反腐倡廉的队伍中去,增强法律意识,坚决抵制腐败。
4.思想道德廉洁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思想道德廉洁方面的内容,如重义轻利、俭以养廉、清廉传家、为官当清廉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廉洁教育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大学生可以汲取有益成分,从而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二)拓展教育途径
高校廉洁教育可以从多种途径进行,我们要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切实提高其有效性。
1.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
我们不能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应将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高校可通过党委(党小组)政治理论学习、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党校培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等,持续开展廉洁教育,形成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
2.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形式多样,轻松活泼,是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的新兴事物,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廉洁教育可收到奇效。高校可坚持广泛开展主题宣讲、辩论比赛及文艺表演等活动,宣传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的精华,以此提升廉洁教育的内涵。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注重新型媒体在开展廉洁教育中的独特优势,有效发挥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的作用,实现廉洁教育全覆盖,无死角。
3.广泛开展廉洁教育社会实践
首先,高校可与革命老区、反腐倡廉等各类教育基地合作,经常性地组织大学生亲身感受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其次,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旁听腐败案件庭审、参观服刑场所等活动,使大学生直接了解腐败的危害、廉洁的珍贵,形成拒绝腐败的内生动力;最后,高校要把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们走进基层,联系群众,以廉洁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向群众传播廉洁文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洗礼。
(三)创新教育形式
在网络高速发展和网络进校园的大背景下,高校应不断加强廉洁教育形式方面的创新,使网络和廉洁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社交工具,例如QQ、微信、微博、论坛等,增强廉洁教育的效果。
1.提高教育的生动性
积极加强廉洁教育的开放性,促进社会、家庭多方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同时,丰富廉洁教育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如听专家讲授廉洁课程、读书会、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等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以提高廉洁教育的生动性,加强说服力。
2.发展教育的信息化
要顺应“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发展的大潮,抓住高校大学生善于使用、乐于使用互联网、新媒介的大好时机,充分挖掘高科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潜力,适当增加赛课、慕课、微课。在目前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可通过赛课、慕课、微课等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课程教学,从而扩大廉洁教育的受众面。
[1]徐京跃,霍小光.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解放军报,2014-05-05 (06).
[2]张筱园.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国际借鉴及思考[J].理论建设,2015(5):104.
[3]王建国,傅鸿颖.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方法调研报告[J].前沿,2013(5):49-50.
[4]中国网信网.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5-02/03/c_1114222357.htm,2015-02-03.
[5]季 民.MOOC的发展及其对开放教育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47.
[6]倪邦文,石国亮,刘晶.国外廉政建设制度与操作[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80.
[7]孙晓莉.国外廉政文化概略[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24,216,251.
[8]透明国际.全球青少年廉洁教育概览[M].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5-7,54-55.
[9]曹卓琳,王娜娜.大学生廉洁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