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四维进路

2018-05-21 11:24樊泓池王贵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樊泓池 王贵新

摘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的核心命题和重要一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转向大众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往往被作为宏大叙事遭到消解,或被运动式治理的方式阻抑,或被书斋化倾向等其他形式的矛盾局限。为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各方要在内涵、竞合、时效和互鉴等维度疏困解忧,积极超越供求方面的局限性,朝向一种更具辩证性、张力性和整融性的向度转进,达成“濡沃遍周埏”的文化图景和精神气象,进而真正发挥铸魂育人的实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铸魂育人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03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11-04

恩格斯曾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共时性表征,与实践世界的转承逻辑也当有所“自觉”和“预期”,它的全部内涵都实际指向人,在相当意义上构成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做出的历史宣言和价值承诺,产生之初就自然而然地榫接着显著的人民性特征和大众化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已流溢出深切的大众化期待,理应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者乃至全社会领会和实践的现实命题与恒久旨趣。

一、内涵之维:自明性向反思性的跃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根本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须以掌握群众、触及灵魂为旨归,既要映入民众眼帘(掌握名词),又能走进民众人心(理解概念),达成“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理想境界,最终导人兴业、育人兴国。然而,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呈现为一种“自明性”的知识传播和研究特征,具体表现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作一般的“不言自明”、“是其所是”的知识或名词,内涵明晰、简单明了,进而实行知识化、模块化、结构化的加工和宣介,这种精神生产的方式讲求确定性、规范性,以便民众学习记忆,争取做到“映入眼帘”、“星罗棋布”,实现其在全国空间范围内充分移植。这使得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传播仅能够按照其本来所有的面貌力求原封不动地“白描”、“还原”和“拿来主义”。这种“自明性”知识传播的特征和还原性的倾向,有其内在的、历史的合理性,大概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其一,任何新思想、新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起始之初基本都要体现为知识性的引进。即在传播初期,首先体现为对知识确定性、规范性的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发展亦应如此,只有先对其产生的历史节点、关键构成、思想特点等进行知识化、模块化的信息处理(背景梳理、文本介绍等),使接受者占有或累积充分的“原始资料”,进而才能展开“归纳加工”,以相对完整的形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展开整体性、一体化的总体认识,并最终串联成一套逻辑通透、一以贯之的价值链条。

其二,我们以一种知性思维和“如其所是”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因为中国文化历来讲求言简义丰、意在言外,有重体悟、重觉解的认知传统。与此相反,西方往往偏重概念,信从逻辑,热衷于分条缕析、层层演绎,容易将事物的内涵和道理说明白、讲清楚,但也经常呈现出缺乏诗意而陷于“抽象概念的王国”的尴尬情境。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时,针对中西文化的认知传统、思维方式、话语体系等诸多差异,我们需强化交融互鉴。因此,在基于中国文化认知传统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概念式、规范化、逻辑性的推演方式,这种尊重知识、重视科学的精神化育方式,应该有反思、有选择地施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力图以科学、实证的态度和方法去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对其“材料”先充分占有,再进行精细“归纳”。

国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生活世界时不能停留在“自明性”的基础阶段,应积极转向高度“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意义上的“反思性”境界,即引领民众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武器”的完整内涵。首先,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品格是贯穿始终的内在驱动。“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2]其次,充分尊重民众的接纳领受规律是不可逾越的必然选择。理论掌握群众不仅依靠传统的、直面的、显在的传达,还应当有深入的、持续的、具体的揭示。“在现代条件下,只有正确利用灌输途径,克服‘单向投注的弊端,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交往的双向互动的新理念,才能增强灌输的有效性”[3]。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切实突破唯发行量、唯收听率、唯收视率等倾向,对于不同群体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等差异性,加以针对性的引导,通过表达策略和艺术技巧的调整,促进“精神生产”的精深加工,逐渐使民众真正“彻底”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该如何对待”等,这才可能是在理论自觉的意义上把握了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实际内涵。

二、竞合之维:独立性向协同性的转合

任何一种体系的维系与发展,都需要多方的协同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也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话题和个体性的基层思想教育的问题,它应当属于一个至少囊括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文化价值观念导引等关键维度,具有教育理念、政治文化和管理模式之整体融合诉求的理论及实务共建工程。在我国核心价值观推进体系中,仍有不少部分属于散在的“闭合”单体或“独立”平台,尚未形成协同共进的自觉意识,难以有效完成精神文化职能或意识形态任务。为此,强调跨界组合、科际交叉、协同共建,继而形成集成性、覆盖性的辐射效应,避免因重复做功而造成的资源耗散和人才浪费,显得十分必要。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运转体系而言,应当构建以国家政府为主提供决策导向和基本保障、以民众组织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价值观传达供应体系。为此,国家必须打破藩篱思维,加快教育平台整融进程,实现全民全员育人,转“自说自话”为“异口同声”,实现大众化教育平台的集约化、集优化,强化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联袂机制,使非政府组织成为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参与者,“就必须在市场准入、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给予民间社会组织(众创空间等)以发展空间与政策扶持,培育民间社会组织,与民间组织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努力发展专业化、专职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动员民间组织、企业、社区和公民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的生产中来,培育出更多有资质的服务生产者”[4],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统摄力的有效生成与转化。

一是构建思想导出共同体,生成理论诠释力。思想理论的“彻底”程度直接影响能否有效“掌握群众”。所以,精神生产领域必须“供给工人真正的、全面的和生动的政治知识”[5]。这就需要将能够胜任理论重任的专门人员有效组织起来,构建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思想导出共同体,从事高水准的精神生产,竞相展开跨区域、跨领域的深度合作,汇集哲学、历史、艺术、科技等百家之长,能够在精神范畴内濡养民众的价值原野。“唯独饱满的内容才能为人类精神的丰赡提供根基。”[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不仅需要量的累加和扩张,还需要质的解析和澄明。知识分子(尤其是专家学者)不能缺位,应该着力使其跳脱自我封闭、孤芳自赏的致幻剂,超越学术壁垒的界限,尽己所长、正本清源,推进思想理论的人文化、通俗化、现代化阐释与传达,祛除在世流通的失真、失准、失效的价值杂质,整体性、多元性地把握和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为构筑诠释力更强的话语体系输才献智,助力于国家意识形态掌控能力的精准化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的领域内迸发理论的统合力,在民众的生活世界中迅速转化为“物质力量”。

二是构建实践导入共同体,凸出现实解释力。再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嵌入现实,那么它也不会转换成强大的精神推动力量。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有序接合需要强而有力的桥梁和纽带,构建实践导入共同体是可行之策,即借由共同体将理论的价值体系导入民众的具体实践和现实生活。为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这一铸魂育人工程的宏观治理,共同体各子系统必须突破表层意义上的分工细化,强化交融互联、交流互鉴,“在铸魂育人的话语转换、语言通俗中形象呈现,在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中内化为价值操守和精神血脉。”[7]同时,共同体各子系统具有补齐短板的意识,真正一体化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各界不能苑囿于思维定势或路径依赖,不能屈从于市场机制与市场逻辑,应该适度遏制现代技术所谓高精尖的肆意膨胀,要强化“最后一公里”的价值导入,充分结合传统载体和手段将核心价值观教育铺展得开、透、久,彰显现实解释力。

三、时效之维:时段性向持久性的迭进

社会繁荣与民族兴旺,不仅需要国家机器与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转,还需要精神内核与价值范畴的持续发育、释放动能。诚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也不该是时限性、断点性、外围性工作,而是一项“关乎基础、关乎灵魂”的长期性、渐进性、根本性的铸魂育人事业。但仍有一些人陷于运动式治理的陈腐逻辑,未能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将其粗暴地等同于“政治任务”、“新政三把火”等,仅在少许时段、少量局域内避重就轻、煞有介事地敷衍了事,酿成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推进的阻滞性因素。对此,国家必须破除运动式治理的弊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常谈常新、常抓常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嵌入每一个人的成长成熟的人生过程,尤其要注意把握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阶段、价值观念生成的关键时期,遵循思想养成的基本规律,恪守“工匠”的耐心,针对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素读教育、通识教育等基础的培育活动,使民众从小开始积极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做好民众成长的阶段衔接、代际传承等相关培育设计,构建循序渐进、系统持久、良性循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使之镶嵌在精神家园中、融化在文化基因里、彰显在自觉行动上。尤其要对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有所侧重,针对工人、农民、军队、学生等群众性集体,定时、定点、定量地不断配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开经久不辍、精雕细刻的铸魂育人活动。

对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发育,有效的上下联动是价值观永久存续的源泉。这需要国家运用多种多样、具体可行的手段或途径,如筹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习专家组、培训导师团、宣传讲师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构建一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會工作者队伍)跨出书斋学堂,结合国民素质教育,自上而下地把社会精英所占有的塔尖化“材料”传送给普通民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日益纳入科学化、体系化、专业化轨道。同时,可以在部队、农民等基层的大众群体中遴选爱国标兵、创业先锋、诚信模范,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进行“恒持寸进”的宣传示范,直至生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以致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大众化自下而上的自觉发育。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并进一步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8]

四、互鉴之维:内敛性向伸张性的切换

走向世界的中国绝不仅是赢来空间关联,还需在价值观维度上形成“求同”与“求异”相偕同的交融互鉴的文化景观。“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9]站在世界历史的重构与文明转换的时代关口放眼瞭望,内敛求己、自我陶醉等消极应对的姿态难以适应时代潮流,在全世界“厮杀的战场”中确证和伸张自身价值的合理性、真理性极具必要性。

向世界全面伸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中积极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一向对中国具有俯视性,难以客观公允地全面看待中国,加之敌对势力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中国的世界形象被扭曲着,直接导致中国的崛起被长期压制、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被持续侵蚀。伴随着日益加剧的世界文明交互碰撞的整体态势,亟待站在民族复兴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确证和伸张“中国智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逢其时,它昭显了中国智慧对世界文明的再认识、新贡献,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它最大化地链接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和精神追求,正日益体现为民族复兴的价值自觉,同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表征,开启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现代性文明形态的全新气象。

向世界伸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积极促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应然追求。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统御和支配其他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流价值观念,作为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其他社会形态的“铸魂育人”理念相区别,彰显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独特优势的价值观念,能够赢得社会成员广泛而深切的认同,克服西方普世价值的强力冲击,必然会鼓励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破除对西方发展模式、普世价值的迷信,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进而在世界范围和意义上推进社会主义运动事业的崛起与复兴,促进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和理念的延展与彰扬。另一方面,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合作,需要对理论进行迭代创新,建构一种能够为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所镜鉴的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代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最新特色理论和未来走向的标志性参照,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整体性格局中具有深远意义与实质贡献。显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内推介的同时努力向外译介,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感知“中国智造”的物质力量,以期唤起世界无产阶级应有的团结与联合。

历史表明,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向世界推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中,必须抛弃照搬发达国家意识形态模式的教条做法,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努力创建具有世界意义、世界水准的专业化、体系化的人才平台、科技平台、社会平台和国际平台等,形成良性的输出机制,即注重质量、特色、影响的世界眼光,全面筹划反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或培育指标体系,彰显意识形态格局中的“中国元素”,展现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明的东方雄狮”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意识形态在世界集团中的应有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2]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6-04.

[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1.

[4]王贵新.略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逻辑依循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6):177.

[5]列宁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3.

[6]贾凌昌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45.

[7]李忠军.当代中国铸魂育人问题论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6):7-8.

[8]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N].人民日报,2016-04-24.

[9]習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众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究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