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梭 梁建设
【摘 要】本文阐述大学生形象的概念,提出辅导员应该把握职业角色,培养应具备的技能,塑造现代青年大学生的形象。
【关键词】大学生 形象 塑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C-0009-02
所谓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现代青年大学生所体现的形象应该是受全社会普遍肯定、信赖、好评和赞誉的形象,应该是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可以及保持长久的良好形象。然而,很多大学生现在给大家的感觉是爱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等不良的印象。如何重新塑造现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成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治标需治本,形象可以表示一个人的外部特征,亦可以展现其精神风貌。然而,现代青年大学生形象的培养塑造最重要的应该是从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出发。事实上,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强弱,所接受训练表现出来的德性、品行、节操、人格、志向就是一种形象体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智慧、能力、成人、成才、发明、创造贡献大小等,无不充分显现其真实形象,同时也真实反映学校的整体形象。现代青年大学生的形象不但是学生个人素质问题,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外化标志和形象模式。可以说,学生的形象就是学校的招牌,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忽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因地制宜地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此项工作。
然而,现代青年大学生形象的完美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它是一个非常繁杂、时间紧、任务重、人人参与、辅导员亲自挂帅、学校各部门联合步调一致的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就是担负起这项重任的生力军。
(一)对生源家庭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个人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一样的家庭。由于这些客观的因素,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加上经济条件、家庭结构、父母文化层次迥异等诸多原因,就会存在千差万别的不同性情。所以,掌握第一手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二)大致了解各位学生的性格特点
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区别其内外向与综合型性格,这有利于尽快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取得他们的信任与去除陌生感、畏惧感、距离感、孤独感、别家感,让学生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馨与留恋。
(三)熟知学生的过往经历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也有不同的特长与爱好。熟悉他们的成长经历,就会拉近与他们的关系。同时,还是为以后交流谈话、安排职务、交代工作做必不可少的准备。
(四)观察留意发现他们的交友意向
应隐蔽、细致、不动声色,完全为下一步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做准备。
(五)测试其胆量
如果说一个学生是一把锁,那么辅导员就是学生的钥匙。钥匙与锁头能否匹配,这是关键的一步。考察、考验、考核、考试每一个学生,也未必是固定不变、千遍一律、因循守旧,而应该是见机行事、灵活机动、立竿见影,主要用意是协调人和,为日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刻画打磨升华每个学生打下基础。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这玉器需要我们探索、挖掘、发现、识别、精心雕刻,才有可能使一件看起来不起眼的矿石变为一枚人工艺术构思打造的精美艺术品,才有可能尽显其内在固有的价值,才能展现应有的作用。
(一)辅导员要有慧眼识器的本领
踏进高校大门的学生,已经历小学、中学阶段,他们接受的知识相对还是有基础,接收的信息也比较广泛。从这点来说,他们几乎同在一个起点线上,却又有不一样的历练。所以,辅导员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发现不同对象的特质。
(二)辅导员必须胸怀开阔、知识广博
这个职业直接与任何一个学生接触,每天面对的学生都可能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向老师反映,求得支持、帮助、理解、解决。如果辅导员对细节置身度外,等闲置之,甚至当耳边风,那么,就会挫伤学生的感情,失去信任,做不好工作。当然,偶尔学生也有可能向老师求教,希望解答一些相关学科的难题。所以,辅导员的职务是双重的,绝非单一。
(三)敢于担当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说干就干,说一不二,敢于承担责任,学生会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因此,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需要老师身先士卒,意外碰到艰难险阻,更要老师挺身而出。
(四)公平公正,长者风范
可以说辅导员有机会参与学校评比资助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实事求是,人人平等,出于公心,绝不可以感情用事或者亲疏有别,好恶分等。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完全丧失一个辅导员应有的本色。
其实,我们面对的都是高校学生,虽然他们文化知识各方面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他们亦有早中晚成器的区别。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辅导员的各种技能比较全面。
根据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理论,虽然从年龄上人分有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但是,其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断学习接受新文化、知识、事物和及时地发觉、发现、纠正、消除、克服不良行为的心态,致力于塑造自己在众人中正常、优良、高尚的道德形象。所以,青年大学生在这一阶段塑造形象是完全切实可行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正因为大学生一旦走向社会,就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推动社会前进、科技进步、文化发展,是国家强大的生力军,所以,我们才应当不失时机地加快步伐,将他们雕琢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一)引导学生常怀父母养育之恩
父母不但是每个人的第一个老师,而且还是每个人生命的传递者、呵护者、养育者。应该说,父母恩深似海。要是我们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展示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无法磨灭的血缘关系和父母付出的巨大辛劳,学生将永生无法忘怀。而要实践这一点,即使方式方法千变万化,也离不开语言表达,那就是利用适当时机引导学生给父母写家书,以此唤起他们内心世界的亲情。
(二)引导学生感受家族关爱
现如今虽说独生子女占据多数家庭,只要我们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一定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与其亲人联系谈心,增进情谊。比如,空闲之时叫他们发信息或者网上沟通,以此方法来消除他们的距离感,增强他们彼此之间的浓情,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这一点相当重要,由于这个举动既可以促进亲人关系,还可以提升同学之间的亲切感。
(三)利用左邻右舍和同学朋友的人情氛围感染
家乡有隔壁邻舍,绝大多数同学有可能会与邻居保持友好的人际关系。远离家乡在外求学,自然回忆到少年朋辈,也会有不少的甜蜜记忆。因而,让学生談谈童年,他们可能为此追忆往事,流露难忘时光。大学时代朝夕相处的同学,彼此之间会结下终生不弃的友谊。如若通过同学这层特殊关系,不失时机地进行交流、沟通、接近、了解、帮助,树立榜样标杆,对提升大学生的修养将有促进作用。
(四)激励追求卓越,求真奋发
毫无疑问,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出类拔萃。只是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不尽相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因材施教,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生出彩。由此,我们尽情尽力辅导学生立德、立志、立能、立业,那么,学生在漫长人生道路上将走得更远、更好。
(五)培养社会责任心
我们培养学生,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雕刻学生的意志和社会责任心,可以说,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成绩来的。责任心包括对个人、家庭、家族、单位、社会、国家的责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学校的学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招牌,更直接关联到每个学生人生成人成才出彩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义无反顾地挑起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才能真正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神圣职责。
[1]朱仁宝,陈永昊.论大学生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J]. 湖州师专学报,1985(3)
[2]曾保春.高校组织变迁中的辅导员角色嬗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作者简介】梁建梭(1988— ),女,壮族,广西环江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辅导员,研究方向:基础应用数学;梁建设(1986— ),女,壮族,广西环江人,广西环江县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化学。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