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舟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平台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涉及专业多、应用广,地位十分重要。然而,与专业课课相比,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双重性质,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普适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应用性。因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导向,改革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可有效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深入调研机械大类岗位工作任务是需要解决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技术革新、故障排除、仿制或设计改造,乃至发明创造等过程中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同时,面临现代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毕业生还需具备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据岗位需求确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通用零件的识别与选用的能力,设计和选用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零件的能力,初步具有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的能力;具有分析和选用工程材料的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也训练学生的机械识图与制图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三种职业能力,围绕十三项目标要求,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进行课程内容体系重构,设计涵盖课程知识和职业能力目标的典型学习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项目
围绕教学项目,以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的实施情境和流程,按照行动导向思维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中职业能力的渗透,有针对性的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发展职业能力的目的。
仅以90min为一次教学时间为例,首先由学生汇报,时间5~10min。可以利用PPT,也可以利用讲稿,当然更推崇脱稿进行。主要围绕当今机械新领域、机械设计新发现、中国智能智造等方面展开。这部分要充分相信学生,适时合理设计问题,提供相关教学资源(或网络资源),以避免学生因资料短缺影响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展开新内容的学习,教学中明确学习性工作任务,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措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这个过程,教师不要急于求成,重在突出“兴趣、目标、效果”。最后留出5min,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状况进行总结,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为下一节课的准备打下铺垫。
通过“汇报——完成任务——总结”三段式学习,在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以工作过程为依据,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机制,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加强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又加强了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的督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过程性考核: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技能的掌握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工作)项目实施的过程来进行评价。具体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参与项目的态度和出勤率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工作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等方面来进行考核评价。
终结性考核:主要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期末考试来进行考核评价。
课程总体评价:根据课程的目标与过程性考核评价成绩、终结性考核评价的相关程度,按比例4:6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实践证明,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完全能够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立足工作岗位需求设计课程目标,依托工作任务确定教学情境,采用行动导向实施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留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使高中课堂教学不被十分看重的高职学生,在职教课堂教学上获得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张继媛.依托地方特色产业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