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记者 孙洁
>> 《中国审判》杂志创刊号收藏在中国法院博物馆 孙洁 摄
正如其刊名一样,一看就知道《中国审判》杂志是一家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出版社主办的刊物。据介绍,这是全国法院系统唯一的大型综合性新闻期刊。
面对融媒体时代,《中国审判》杂志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并且正在不断更新进步。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审判》杂志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社记者专访了该刊总编辑陈建德。
《中国审判》杂志于2006年3月正式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法制类新闻刊物。杂志由中国审判杂志社编辑、发行。杂志创刊号被收藏陈列在中国法院博物馆。
自创刊以来,杂志受到广大法官、检察官、律师、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和社会读者的广泛好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人手1册,月均发行10万册,发行量逐年快步提升。
目前,《中国审判》杂志为半月刊。杂志内容主要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专题、案件、人物、理论、视点、文化。每一板块下设若干个具体栏目,包括域外法治、历史名案、每院一案、疑案探析、名案法官、司法前沿、庭审研究、法院传真、随笔杂谈等。
《中国审判》杂志为国际流行大16开,2018年度为112个内文正页,全部采用彩色印刷,装帧精美雅致,具有较高的审美效果和珍藏价值。
近年来,《中国审判》杂志紧紧围绕法院中心工作,加强选题策划,注重典型宣传,突出热点报道,关注理论视角,创新报道形式,打造精品栏目,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与重大案件的深度报道。
2015年、2016年,《中国审判》杂志先后获得“全国百强期刊”“中国最美期刊”荣誉称号。
自创刊以来,《中国审判》杂志历经了王运声、杨传春、杨亚平、张益民、陈建德等五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陈建德提出,当前,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总结为两个“变”。
首先,变新闻思维到互联网思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在自媒体改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竞争格局的当下,要想更好地拥抱“互联网+”,传统媒体更需要依靠多年积累而来的影响力、独特的新闻视角和鞭辟入里的新闻解读能力,保持并突出自身专业内容和原创优势。同时,还要适应新环境下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转变内容运营的思维,实现从传统的新闻思维到以产品思维、服务思维、数据思维和互动思维为中心,即互联网思维的转变。互联网新闻的互动性更强、呈现方式更新颖。当新闻之间通过超链接关联性得到加强的互联网新闻出现时,用户自然会转投至它的怀抱。
其次,变内容平台为经营平台。变内容平台为经营平台是由互联网的商业属性决定的。互联网更加强调商业应用,商业属性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传统媒体原有的产业规模和价值受到冲击,当下只有将传统媒体从内容平台转变为可以连接用户、连接客户和连接资源的平台,即将其视为经营平台,才可能迎来新发展。
传统媒体一直遵循的是“二次售卖理论”的盈利方式。简言之,即先将内容卖给受众,再将受众卖给广告主,以此获得广告售卖收入。在“互联网+”的当下,传统盈利模式被颠覆,传统媒体急需找到在新营销环境下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
陈建德总结道,在融媒体时代要办好政法类期刊,一定要把握住政法类期刊的三个作用。第一是引导作用,政法类期刊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要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中国审判》杂志,要全方位宣传好人民法院的工作。第二是监督作用,要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全面报道以及对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深度报道。第三是服务作用,从《中国审判》杂志的角度讲,首先要服务法官、检察官。其次要服务法律职业共同体,包括律师、法务、专家学者等等。还要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专业法律信息的需求。
>> 中国审判杂志社总编辑陈建德 孙洁 摄
陈建德认为,首先确定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是必然趋势。一方面是政策上的推动,众所周知,近年来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导致部分纸媒倒闭,人才流失。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阅读、观看习惯的改变,传统媒体必须自我革命进行媒体融合。
实际上,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是很大冲击,但传统媒体在原创新闻、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上又远远超过了新媒体,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状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只是增加了新渠道、平台、产品,而是人被改变,需求与消费行为发生重大变化,传媒的竞争逻辑随之演变。
传统媒体在进行转型时,不能片面强调“互联网思维”,而是应确立“融合思维”,开发“融合新闻”,这才是真正吸收新媒体优势的关键,而新媒体则应吸收传统媒体“严谨性思维”,更好地保证内容质量。
另外,媒体融合需新技术支撑。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等新技术的出现对媒体发展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先进技术体系支撑,可以说,新技术是支撑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同时,要做到全渠道发布,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策划、采集、加工、编辑、发布,并综合运用图文、图表、音视频等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而满足多终端,多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司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要创新业态、创新产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对《中国审判》杂志的出版高度重视,他在2014年4月视察杂志社时指出,《中国审判》杂志作为法院系统内唯一的一本“国字头”新闻期刊,一定要立足人民法院的工作,紧密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积极宣传人民法院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积极建设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宣传工作的正能量。
近年来,中国审判杂志社在这方面积极进取,不断拓展媒体融合,以中国审判新媒体建设为契机,先后推出了中国审判网刊、中国审判杂志微信公众号,并依托全国各级法院自办刊物,集中骨干人员加紧建设中国法院审判集刊平台,从而打造一个以全国法院每年1400万案件的新闻信息为传播基础,以案件报道为核心,以审判资讯为主体,有别于传统宣传方式的第三方法治新媒体资讯信息传播平台。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中国审判》杂志已经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模样。展望未来,《中国审判》杂志将继续坚守“翔实报道中国司法审判活动,快捷传递世界法律文化信息”的办刊宗旨,不断给读者带来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