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柳东
摘要: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都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并在特定的时期内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二者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等方面也表现出了差异性,可以说,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公共管理发展的方向,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就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促进公共管理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事务领域的管理模式也在社会的变迁中也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管理领域的变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当时社会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发展建设意义的管理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提出的具有发展建设意义的一种公共管理理念,二者都在特定的社会时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无论是传统公共管理理论还是新公共管理,他们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都适应了时代发展需求,并对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即都为特定的社会发展服务。而从大环境来说,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与资本主义上升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时期整个社会风气存在普遍的自由主义崇尚风气,经济发展领域则是放任自由发展观念占据主导,社会和政府行为的准则是否有助于社会的最大化利益,在这一背景下,经济领域通过市场机制来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最大化,而政治领域,国家的作用对内是帮助个人权益和自由,以及进行公共福利和设施的建设,对外则是防御外地入侵,而经济领域则不应干涉,主要是为经济的顺利运转提供一定环境条件。可以说,国家政府在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下所要扮演的角色是守夜人和警察。[1]
西方传统公共管理理念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主要的理论基础有马克思·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和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理论,官僚科层制这一理论中重点强调了行政管理的非人格化、制度化问题,在理论上否定了家长制,具有理性契约精神,而政治行政两分法侧重强调的是公务员在政策执行中发挥作用,但不应参与到政策制定之中。時代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都在无形中推动着公共管理的不断变革。新公共管理理论相较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创新,同时也代表了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方向,是一种发展中的公共管理理论,需要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并且在社会的变迁中,新公共管理所呈现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2]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对比分析
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在理论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中官僚科层制理论适应了当时的工业化生产和复杂化的公共行政发展需求,同时又否定了家长制的人治传统,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契约精神,将各种职位按照等级进行排列,在职权关系上进行严格的划定,并在上下级关系上形成监督机制,实现公私分明。而政治行政两分法中对行政人员职权的界定,将其作为政策的执行者的同时也提出他们不应参与政策制定,这也是政治行政两分法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官僚科层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两分法共同构成了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而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主要的理论基础有经济学理论、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在经济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中首要的理论基础是民主公民权理论,其次有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这一理论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背景下具有较为广泛的关注,除此之外,人本主义思想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除了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之外,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传统公共管理理论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传统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来看,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中行政部门是在政治领导控制下的,官僚制度中呈现出鲜明的等级特征,其中的行政官员任职是在公共利益驱使下为执政党服务的,可以说,不存在对政策修饰的意向,还是在执行政治官员已经决定和制定出来的政策。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中突出的基本价值诉求是效率,这也是管理工作中的中心问题,并在官僚制下排除了经验管理的缺陷问题,突出理性和效率,效率也使理论基础中的重要的标准,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其他价值都是围绕效率这一价值展开的,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和服务效率而进行具体实践的。而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市场化是其首要的价值取向,在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市场与政府力量之间的相互制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顾客导向也是新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取向之一,政府作为社会中的具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家,不再是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下的官僚机构,而公民的角色则是顾客或者说是消费者,可以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而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也在社会需求多样化发展中不断对自身服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4]
三、结语
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作为特定社会时期下的产物,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理论之上的创新,在公共管理领域,传统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都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理论的创新并不是完全摒弃原有理论,而是在继承原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海燕.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3.
[2]张彩彩.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0,15(4):135-138.
[3]黄小勇.论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管理”传统[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4):81-86.
[4]刘艳萍.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