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摘 要设计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巧设练习,突出趣味性,体现差异性,强调实践性,探究整合性,注重创造性,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巧设练习;提升学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074-01
设计练习这一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在于反映学生对学科知识、能力掌握情况,是教师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的依据。设计练习,提高学生学养水平,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即以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练习,既要顾及练习的一般作用和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素养得以提升。
一、突出趣味性
练习设计如果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往往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心理学研究表明,简单机械的重复刺激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学生厌学、怕做作业、拖拉作业往往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因此,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突出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如学习《长江之歌》一课,设计预习题,“长江流经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源地在哪?流入什么海?”并且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长江,画一画简笔画,比一比谁画得好。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母亲河,激发爱国情感。在学完课文后,又可让学生当一回小诗人,练习仿写,赞美长江或家乡的太湖,开个赛诗会。学生趣味盎然地查阅资料,撰写诗句,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得到了愉快的精神享受,学习兴趣被激发,主观能动性被唤醒,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体现差异性
语文练习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以及生活经验和个性倾向。无论哪一方面,学生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练习设计和布置也应体现差异性。首先,体现要求的差异。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作业量,可完成基础性练习,而免去发展性练习。如背诵《三亚落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根据课后要求背诵指定的三、四自然段。适量、适当的作业量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拔高要求,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增加第二自然段的背诵,积累描写三亚浓浓热带风情的优美语句。其次,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如果练习内容一刀切,必然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如课外摘抄美文,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决定摘抄内容,满足学生各自的需求。尊重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练习设计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三、强调实践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无时无刻不运用着语文知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教师绝不能用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
练习设计的实践性更多体现在向“课外”的拓展。为加强课外阅读,我要求学生准备读书笔记本,每周完成一次课外摘抄作业。而设计的摘抄练习与所学课文相匹配,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如学习了《大江保卫战》一课后,推荐学生阅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并摘抄其中最感人的片段,写读后感。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不管在什么时代在怎样的艰苦岁月中,保家卫国的战士,抗美援朝的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对于学生的优秀笔记及时评奖展出,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热情。
实践性还意味着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如,结合学校开展的参观苏州博物馆活动,指导学生写参观记。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通过观察、调查、征文、办小报等各类语文实践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四、探究整合性
“语文教学活动应建立纵横联系的整体优化结构,以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理解力、表达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因此,语文练习的设计应积极探究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一方面可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整合,另一方面可将语文与其它学科知识整合。如学习《望月》后,让学生在有月亮的夜晚,望天上月,观周围景,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散文。学习《二泉映月》后,让学生听这首二胡曲,并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展开想象写下来。学习《学会合作》后,设计几个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小游戏,跳大绳、听话传音、拔河等,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模仿课文构段方式写一个事例。学习《长征》后,播放《长征组歌》中这首诗的演唱录像,让学生学一学、唱一唱,加强对诗句的记忆。总之,通过看、听、议、读、写、唱等整合性作业的练习,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情感,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整体优化。
五、注重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语文练习设计中,我们就应该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形式上的创新,即换个角度思考,为提高学生创造力提供足够的空间。如学习《船长》后,让学生体会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以“哈尔威船长,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学生满怀激情地概括文章内容,并抒发了对船长的无限敬佩之情,达到练习的目标。内容上的创新,体现在弥补课文内容的空白点,向深度或广度延伸。如教学《月光启蒙》后,设计课外阅读作业,补充阅读原文《月光母亲》,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与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产生共鸣。
实践证明,巧设练习,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焦敏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