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华
摘 要 数学是众多学科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可以更好地促进智慧的发展、品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还可以促进人类思维的不断创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是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学习心理的分析,结合实际,旨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更好地打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培养创新思考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C42,G442,B0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043-01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课堂主要是老师按照书本进行内容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讲解方式死板不够灵活,不够生动,单纯按照书本内容进行板书讲解,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解,与缺乏互动,缺乏系统性讲解,课后只简单的通过留作业的方法进行知识巩固,与学生现实互动性不足。缺乏对学生多元性发展的关注,过度追求与成績,不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增加情景教学。可以利用实体物或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使教学更加立体生动。例如在讲述物体三维空间结构式,利用教室空间作为主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对角线等数学概念;动画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针对小学生的时候,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多面体的相关知识点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多面体结构进行拆解组合,使学生更加真实容易地理解。
增加互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例如让学生参与教学任务,可以请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讲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己本身对教学知识点理解。另外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也可以吸引同学听课,使班级学生集中,当然,主要教学任务还是由老师来进行执行,只是让学生适当参与进来。
增加趣味性。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与教学结合起来。趣味性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小学生学习的一大动力。老师可以多关注学生生活中较多关注的兴趣点,将其带入到教学中。例如老师在举例讲解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学生中较多关注的动画人物或电视角色进行举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教学趣味性。或者可以进行学科的融合交叉,不仅仅是围绕数学这一科目,也可以在数学教学的基础上辅以其他学科,例如绘画,音乐,更多的加入多元化元素,使学生们对数学拥有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实行隐性分层教学策略。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特点和长处,教师可以在不告知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特点区分,通过进行学习小组的建立,使得每个小组内均含有不同特点和长处的学生,使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学生的分层可以根据老师的不同关注点进行区分,比如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自制能力、管理能力或综合成绩的不同。但老师不可以此对学生进行单纯高低之区分,仅以此作为分组的依据,平等的对待每一位进行综合型教学。
二、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分析
(一)学习心理分析的意义。对于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十分重要,不单单是可以增强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更能对高年级数学以及其他学科学习提供帮助,对学生今后人生的智慧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小学教学任务中的关键,通过对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学习的能力,而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机械地接受知识,避免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使其拥有正确的学习意识与心理。小学数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以及抽象思维的形成,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正确引导。循循善诱。小学时期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处于模仿阶段,老师应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其获得自我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填鸭式教学模式并不可取,老师可采取提问-回答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的空间,使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故意犯下小小的错误,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的诱导行为都基于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身特点、具有差异性。老师应善于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及不足之处,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也可建立学习帮扶小组,使不同优点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帮助,使其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使学生均能在自我基础之上进步。除此之外,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案也应该随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变。
适当的奖励与鼓舞。在学习过程中,总有进步和退步之分,老师可适当建立奖励机制,对进步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对其前一学习阶段的努力和进步进行表扬,使其继续保持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对于退步或表现不太明显的同学,及时进行鼓励,避免其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和懈怠心理。老师切不可对学生有明显的区别对待心理,否则易于导致较为优异学生的骄傲心理和其他学生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小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心理和态度十分重要,老师切不可错误引导,造成消极后果。
三、结语
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学习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和改进方法。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心理引导对于小学数学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两者兼顾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学习产生帮助,使其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建全.儿童数学化过程学习心理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