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青
摘 要 学生的情绪在学生学习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疲惫的状态则是学生情绪压抑的消极反映,故而,改善课堂沉闷的气氛迫在眉睫。教师应当极力改变学生兴趣匮乏的状况;使学生置身于恰当的情境中;改变学生思维僵化的状态;使学生重燃回应教师、表达自我的热情;突破现实状况对学生的束缚;进而使学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想象力。本文从以上六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理想的翅膀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008-01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上体现于多媒体的使用,它以新的面貌、汇集了当前的尖端科技——为教育服务,消除了概念与形象思维之间存在的鸿沟,转变了学生浅薄的观念,产生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往往可以突破常规,使学生狭窄的学习范围得以拓展,成为学生想象驰骋的绝佳场地。此外,多媒体改变了学生静态、单一的观察方式,突破了学生单一的感受方式,学生由此而捕捉到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其感知也渐入佳境。那么,怎样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呢?
一、改变学生兴趣匮乏的状况
学生学习语文时,往往缺乏内在驱动——感知文章较为疲懒。内心驱动的缺失,是学生兴趣匮乏的结果。学生一旦认为文章无趣,就几乎没有了刨根问底的意愿,学习知识也仅仅敷衍了事。多媒体改变了文章只能以文字展现的状况,使文字与绘画、音乐、动画互相渗透,从而使文章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学生感知到的文章意蕴更为饱满——脱去了文字看似干扁的外形,展露其丰厚的内蕴。
二、使学生置身于恰当的情境中
学生以多媒体学习文章的过程是感受声音刺激、色彩涂抹、画面跳跃的过程,是将文字具象化的过程,进而使学生置身于纷繁的情境之中:喧闹的都市、幽静的山林、逼仄的小巷,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渴望探究此情此景之下的人、事的意愿,由此变得更为鲜明。
例如:《暮江吟》是白居易于江边所见的“暮江”之景的描绘:红日渐渐被浩瀚的大江吞噬,一抹残影正映在水中,水波荡漾,便愈发显得支离破碎。红日半掩,江水却成半枯半荣之状,一半萧瑟、一半殷红。红日终究于浩瀚的大江中消失,九月之际的夜会是如何呢?只见月如弯弓,垂于天际,叶上露珠滚落江间——直似珍珠,就此,天地归于静谧,诗人长久伫立大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教师将这一景象以图画的方式展示,图画的时间正停留在“露似真珠月似弓”之际,让学生在感受到红日沉江之后,心灵的澄澈,进而产生了庄周梦蝶之感!
三、改变学生思维僵化的状态
信息技术含有多样的、可供教师使用的教学素材。学生在文字中往往感知到的是一个色彩单调的、形象化不高的、静态的世界,这样并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其脑海中的想象也往往极其贫乏。以这样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的思维长久处于活跃状态,几乎是苛求了。故而,借信息技术实现文章的形象化,将大大改善学生思维僵化的状态。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极力将人抽离于自然,或者说,人几乎与自然合为一体了!人闲与花落无关,而花落也非人力所为,故而“人闲桂花落”使人恍惚见看到一幅画面:那人的衣袖从肘处滑落,身影微移,却见人影消失处,从空了落下几片花来。然而纵然是花落,却与诗人情绪分毫无涉。这样的场景几乎是学生极难理解的,也无法理解深夜独坐却分毫没有哀愁的感受,故而其情感理解与作者心境终隔一层。教师撷取了其中的花落之景,引导学生感知此情此景之下诗人的心境,以此突破以“悲”为美的观念,渐渐理解诗人的心境,进而突破思维的局限。
四、使学生重燃回应教师、表达自我的热情
学生仅仅靠感知文字所构建的情境,并不符合文章之意,进而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回应教师、表达自我的热情。然而,多媒体为改善交流缺乏氛围的状况提供了可能。
五、突破现实状况对学生的束缚
学生企图凭借自己有限的生命,览尽世间的山水风光、看过世间的风云变幻、了解千百种人生的苦乐哀愁,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且较为稚嫩,即便其跃跃欲试,也有现实的因素使其愿望难以实现。然而,这些遗憾尚且有补救的可能——这就有赖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缩短了学生与未知事物、未知领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目光所未能涉及处是何其辽阔,让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细枝末节。未知的事物,何其纷繁,何其炫人眼目。虽然阅历的积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对事物的深入探究需要大量知识的积淀。然而信息技术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新知识,进而使学生以感官的刺激获取大量的、极为新奇的认知。
六、使学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内在的爆发力,学生以强劲的想象,使其思维的疆域突破了时间——现在、过去的局限,突破了空间——课堂、村落、都市的局限,这则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使用。人所能掌握的知识永远有其疆域,并不是广阔无垠的,然而,其凭借想象而建构的世界则有着囊括万物的能力,并以其飞腾之势给与人强大的推进力。爱因斯坦更坦言道,想象力是知識的渊薮。
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突破窘境的有效方式。这样将大大弥补学生感知文字能力的不足;改变学生难以融入文章情境的状态;改变学生思维因受现实的局限而无法延展的弊病;进而改变学生想象力贫乏的状况,以及言不达意的表达方式。由此,语文教学中的存在的弊病渐渐被消除。
参考文献:
[1]贾丽.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锦上添花[J].内蒙古教学(基础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