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地区小麦常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探讨

2018-05-18 10:07孟自力闫向泉倪雪峰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干热风商丘越冬

孟自力,闫向泉,朱 倩,倪雪峰,朱 伟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目前粮食安全面临人口增长、土地和淡水限制、气候变化三大挑战,供需矛盾正在加剧。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近百年来,由于全球工业化迅速发展,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趋势已变得不可逆转,导致我国近20 a来极端性天气多发频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气候要素平均值变动同出现极端灾害两者间存在非线性关联,温度等一些气象因子出现的较小变动,同样可能造成灾害出现的次数增多,使农业生产受到较大损失[1-5]。所以,更进一步的对气候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加以研究,发现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克服气候异常变化等不利因素,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小麦位于水稻、玉米之后,排第3位,小麦的常年种植面积为粮食作物的22%左右,产量为总产量的21%左右,其对我国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具有较大的影响。

商丘市属于黄淮南片的中部,位于小麦种植的腹部,范围在北纬 33°43′~34°52′,东经 114°49′~116°39′,其气象资料基本上可以代替黄淮中部麦区的平均气候情况。商丘是国家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常年粮食产量60亿kg左右,约占全国的1/90,河南省的1/9,其中,小麦播种面积近600万hm2,总产约40亿kg,商品粮调出量约30亿kg,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十分重要[1]。但由于位于气候带界线(淮河)附近,气候多变,引起小麦产量的年际间显著波动,虽然前人对商丘气象灾害与小麦关系开展过研究,但研究资料较少、试验方法单一,时间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容多是气候变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小麦冻害的研究结果,或是对全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汛期降水量进行分析,未涉及灾害或小麦作物[6-12]。气候变暖背景下,商丘小麦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时空分布的新特征未能明了。

因此,依据该区1963—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多年抗灾栽培试验,从确保粮食安全、趋利避害的角度入手,揭示商丘区域近50 a小麦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新规律、形成原因及时空分布特征,对增强该区生产抗灾能力、稳定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气象数据来源于商丘市辖区永城、夏邑、虞城、梁园、宁陵、柘城、民权、睢县8个县级气象观测站1963—2010年的气象资料,由商丘市气象局提供。

1.2 研究方法

1.2.1 干旱指标的确定 利用软件Excel 2003对商丘1963—2010年小麦生育期的降水较少的时间段求其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依据表1进行干旱等级区分[13],并统计不同年代和不同生育期的不同类型干旱发生频率。

表1 主要农区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农业干旱等级划分 %

1.2.2 冻害指标的确定 冻害发生频率=(发生年份/总年份)×100%;重冻比=(重度冻害发生年份/冻害发生年份)×100%。

利用1963—2010年商丘市8个县级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求出商丘冬前、越冬、早春和晚春极端最低气温,利用商丘市农科院1981—2010年的小麦区试观测资料和商丘同期小麦发育期观测资料,分析确定小麦拔节期早晚和冻害发生情况;利用商丘市气象站同期的初霜日、终霜日和冬季气温资料计算平均初霜日、终霜日、距平及平均偏差,分析确定冬季冷暖年型。冻害类型:按发生时期分成初冬冻害(越冬前)、越冬冻害(越冬期)、早春冻害(返青至拔节期)和晚霜冻害(拔节后)4种类型。按危害程度分成轻重2种,即叶尖受冻发黄至叶片冻死1/2,分蘖冻死率小于20%或幼穗受冻长度小于1/4的为轻度冻害;叶片冻死1/2以上,分蘖冻死率大于20%或幼穗受冻长度大于1/4的为重度冻害。

1.2.3 干热风指标的确定 依据河南省干热风发生的气象指标(表2),求出1963—2010年商丘市8个县区市每年4—5月份干热风日、干热风天气过程发生情况,而后确定干热风年型和统计各县及商丘市干热风的发生频率。

表2 河南省干热风发生的气象指标(高温低湿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的发生规律

从表3可以看出,在1971—1980年,10 a中出现了6次旱情,分别为2次中旱、2次重旱、2次特旱;在1981—1990年,10 a中出现了10次旱情,分别为轻旱1次、中旱3次、重旱3次、特旱3次;在1991—2000年,10 a中出现了7次旱情,分别为2次重旱,5次特旱;2001—2010年,10 a中出现了9次旱情,分别为1次轻旱、4次中旱、4次重旱,出现干旱年的频率在80%左右,依据不同干旱类型发生频率,能够发现轻旱、中旱、重旱特旱的比重分别是6%,28%,66%左右,出现干旱年的频率在80%左右,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商丘小麦种植区域属于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尤其是1970—1990年,重旱、特旱的发生频率呈现多发趋势,带来较大危害,1990—2010年,特旱减少,中旱、重旱增多,干旱的发生频率增加,危害呈减轻趋势。

表3 不同年代小麦干旱发生动态

从图1可以看出,20世纪70,80年代,小麦的冬前、越冬2个时期容易出现干旱,拔节期出现干旱的频率相对较低;20世纪90年代,小麦越冬期出现干旱的频率最低,其次是播种期,其干旱频率最高在春季;2000—2010年,干旱发生表现出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高发季节的叠加特征,即越冬期最高,早春次之,灌浆期最低,但持续时间略有不同,越冬期干旱持续时间短于70年代,长于80年代,播种期和春季干旱持续时间短于90年代,其中,播种期干旱时间后移到出苗期,春季干旱前移到早春。表明小麦播种至出苗期和春季干旱的发生频率并未减少,而是居高不下,越冬期干旱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有加重趋势。

将1963—2010年度小麦生育期干旱发生频率列于表4,从表4可以看出,小麦生育中期发生频率为 35.9%,生育前期为 29.1%,生育后期为14.8%,其中,越冬期干旱发生频率最高,返青至拔节期次之。从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小麦生育中期干旱发生频率为10年4遇,是生育期干旱的高发期,但生育前期的越冬期干旱亦不容忽视,易加重冻害,危害风险最大。

表4 干旱的季节分布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县区干旱期间平均降水量表现为永城>柘城>夏邑>睢县>梁园>虞城>宁陵>民权,干旱呈现东部和南部危害轻,中部次之,北部和西部重的空间分布。

2.2 冻害的发生规律

根据冻害出现的时间[14],分为初冬、越冬、早春、晚霜4种灾害类型,这其中灾害类型的发生时间分别为越冬前、越冬时、返青-拔节期、拔节后;将1963—2010年度小麦冬前、越冬期、返青至拔节期和拔节后极端最低气温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5,从表5可以看出,冬前、越冬期、返青至拔节期和拔节后极端最低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 0.40,0.59,0.37,0.59 ℃/10 a,由此可知,各期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使小麦冻害发生的危害程度降低。

表5 小麦不同生育期极端最低气温线性回归趋势的比较

将1981—2010年度初霜日、终霜日、拔节早晚及不同冻害发生情况列于表6。从表6可以看出,初霜日大致在11月2日左右,终霜日在4月7日左右,出现冻害的频率是100%。而初冬、越冬、早春、晚霜这4个时期出现频率的比例分别是63.5%,90%,80%和74%;重冻比分别为30%,30%,50%和30%。1987—2010年冻害发生频率较1981—1986 年分别增减 -4.2%,8.4%,-4.1%和 8.3%。此外,根据对田间灾后的了解,4种灾害类型减产幅度一般是初冬10%~30%,越冬5%~20%,早春5%~40%,晚霜15%~70%。由分析结果可知,商丘小麦种植区域出现冻害的时间较早,终止的时间相对较晚,平均每年的发生频率较高,出现的频率也较多,造成的危害较大。在越冬期时,冻害出现的次数较多,但程度较轻,而初冬、晚霜期冻害出现的次数较少,但程度较深,早春期冻害出现的次数不仅多,而且程度较深,同时伴随温度的提升,冻害在初冬、早春期处于缩减状态,而越冬、晚霜期则逐渐变多。

表6 历年初霜日、终霜日、冷暖、拔节早晚及不同冻害发生情况

将商丘各县市区1963—2010年度小麦越冬期平均及极端最低气温列于表7。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县区平均与极端最低气温合计值高低顺序为永城<夏邑<虞城<民权<柘城<睢县<宁陵<梁园,表明商丘东部区域冻害重于西部、西南部和中部。

表7 商丘各县市区1963—2010年度小麦越冬期平均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比较 ℃

2.3 干热风的发生规律

依据河南省干热风发生气象指标[15],计算1963—2010年度上述8个县区市每年4—5月和6月上旬干热风日、干热风发生程度,确定干热风年型,并统计干热风的发生频率。从图3可以看出,干热风在商丘发生总体上呈逐渐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以15.3%的速度递减,其中,1963—1979年为干热风高发期,发生频率为100%,而后逐渐减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平均气温逐渐降低[16],降水逐渐增多,商丘干热风的发生频率呈逐渐减少趋势,危害风险降低。

从图3,4,5可以看出,商丘发生重干热风的县区个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轻干热风的县区个数则呈逐渐增加趋势,由此可知,商丘地区重干热风发生面积呈逐渐减少,危害程度呈逐渐减轻趋势。

由表8可知,各县市区干热风发生频率依次为永城>民权>睢县>梁园>虞城>宁陵>柘城>夏邑,其中,重干热风发生频率永城最高,为77.8%,虞城次之,为 62.2%,夏邑最小,为 44.4%;轻干热风发生频率睢县、梁园最高,为20%,民权次之,为15.6%,夏邑最小,为 2.2%。由此可知,商丘地区干热风的区域发生频率趋势为东部>西部>中部。

表8 商丘各县市区45 a小麦干热风发生频率 %

3 结论与讨论

黄淮中部麦区是干旱的多发区,发生情况为十年八遇。近20 a,干旱发生的频率较1971—1990年没有多大变化,只是重旱、特旱年份增多,但21世纪最初10 a较20世纪90年代,轻旱、中旱、重旱年份增多,特旱年份减少,小麦播种出苗期干旱的发生频率有增加趋势,返青至开花阶段干旱发生的频率变化不大。越冬期在不同年代之间波动性较大,尚不能确定是否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在空间分布方面,干旱在商丘地区的发生呈现东部和南部少,中部次之,北部和西部多的规律性。

黄淮中部麦区是小麦冻害的多发区和重发区,发生情况为十年十遇,冻害重灾发生情况为十年八遇,随着气候变暖,冬前、越冬期、返青至拔节及拔节后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以 10 年 0.4,0.59,0.37,0.59 ℃的幅度升高,冻害的危害有相对减轻趋势,但冻害发生的频率并没改变,仍朝着初冬冻害、早春冻害减少,越冬冻害、晚霜冻害增多的趋势发展,表现出发生早,终止晚,年均概率高,发生次数多,危害程度重的特点,值得警惕的是,越冬期干旱频率增加的态势,极易造成小麦的苗情较弱,从而使小麦在极端最低气温不低情况下,冻害的危害反而加重。

黄淮中部麦区是小麦干热风的多发区,发生类型以高温低湿型为主,发生情况为十年七八遇,其中,重干热风为十年五六遇,轻干热风为十年四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区的小麦干热风的发生频率则以10 a 15%速度递减,危害面积及危害程度呈减少减轻趋势。区域内干热风发生呈现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重干热风南部和中部轻、东部和北部重的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1]郝慧芳.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J].北京农业,2015(12):185.

[2]朱伟,李玉兰,闫世忠,等.豫东地区小麦主要的气象灾害及综合防御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12):117-118.

[3]安晓东,靖金莲,阎翠萍,等.冬小麦不同品种倒春寒抗性差异鉴定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2):156-159,171.

[4]宫恒瑞,普宗朝,郑玉萍.昌吉州一次冬小麦冻害气象条件分析及防御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7):984-987.

[5]成林,张志红,常军.近47年来河南省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3):456-460,465.

[6]陈怀亮,邹春辉,付祥建,等.河南省小麦干热风发生规律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59-64.

[7]方文松,刘荣花,马志红,等.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评估指标初探[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2-14.

[8]刘荣花.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评估业务服务系统[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07.

[9]祁占魁,余华盛,龙仲元.晋南地区小麦干旱风危害规律的初步分析及其预防[J].山西农业科学,1963(3):7-11.

[10]王东海,许进堂,李新会,等.河南省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09(10):23-25.

[11]李世平,靖金莲,安晓东,等.倒春寒天气对晋南小麦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3):357-360,368.

[12]苏德荫.高温对小麦的生理障碍及伤害机理 [J].山西农业科学,1992(5):35-38.

[13]任义方,赵艳霞,王春乙.河南省冬小麦干旱保险风险评估与区划[J].应用气象学报,2011(5):537-548.

[14]沈鸿,孙雪萍,林晓梅.黄淮地区冬小麦霜冻灾害风险评估[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13(3):71-77.

[15]罗新兰,张彦,孙忠富,等.黄淮平原冬小麦霜冻害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45-50.

[16]孟自力,闫向泉,朱倩,等.商丘市气候变化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45(6):139-141.

猜你喜欢
干热风商丘越冬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中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基于GIS的邯郸市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971-2010年河套地区干热风发生规律
65年来濮阳市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特征分析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