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丽 石彩霞
2015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承担随班就读实验项目。三年来,双流区坚持政府主导,精准发力,打造“行政保障+专业支持”的特教发展的“双流模式”。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158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37个,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全覆盖,保障了随班就读实验工作有序高质量推进。
“行政+专业”是双流区高质量推进随班就读实验工作的基本思路,贯穿融合教育政策制定、任务落实、督导评估整个过程。双流区并以特殊教育联席会议、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融合教育集团为核心,构建起了区域融合教育联动服务体(见图1)。
图1 双流区融合教育联动服务体运行示意
其中,特教联席会议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实行按时间节点、以任务驱动、亮成果报告、寻特教方略的基本会议制度,出台“保障类+指导类+实施类”等10余项政策文件,高效落实政府办好特殊教育的主体职责。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由部门联动发文,通过“按计划、定时间、分任务、强过程、重考核”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将特教联席会议中形成的决议进一步细化落地,并对融合教育集团进行督导评估。
2017年,双流区创新组建融合教育集团,并从特校选派副校长到普校担任校长,深入探索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融合教育集团由教育局副局长牵头,特教资源中心执行主任和融合学校校长组成集团理事会,形成了以特教资源中心为龙头、7个融合学校为骨干、辖区内其余融合学校为成员的集团发展共同体。工作推进中,我们讨论并形成了集团章程,设置了集团组织机构,建立了集团工作及考核制度,精选区域融合教育经验丰富的普教、特教、康复、医疗、心理等人士组建成跨专业服务团队,构建了融合教育集团“一室七中心”支持服务平台。“一室七中心”指集团办公室、融合教育诊断评估安置中心、学生适应性行为支持中心、融合课程支持中心、融合教师发展中心、融合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心、融合环境无障碍与安全支持中心、融合教育资源组织与建设中心,各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均为集团理事会理事。融合教育集团定期研讨特教规划及阶段重大问题,落实特教联席会议、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决议并及时反馈问题。
为深入构建区域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双流区探索形成区域“日常+专项”的特教“双轨财政预算”机制。其中,“日常”部分主要指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2017年起,双流区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0倍执行,具体为每生每年1.1万元。“专项”部分主要是指普特校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专项经费。如,2017年资源中心专项经费预算为63.7万元,其中专家培训指导费22.1万元、教师外出培训费12万元、特教平台建设及运行费20.8万元、送教上门经费8.8万元;2018年预算为99.34万元,其中专家培训指导费22.5万元、教师外出培训费19万元、特教平台建设及运行费16.8万元、送教上门经费18.24万元、普特学生融合夏令营5万元、融合教育集团及巡回指导工作费17.8万元。
“双轨财政预算”机制突破了学校经费按常规预算条款项目执行的限制,充分保障了区域特殊教育创新发展项目的实施,为区域特教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全面解除区域特教发展后顾之忧。
为强化资源教室普特融合专业整合力,2016年起双流区构建起直指随读生学习质量提升的分级责任体系。“1+5+N”的三层级资源教室中,一级资源教室(1个)是龙头,其专业团队在教育局的行政赋权下,承担区域随班就读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通过诊断评估、师资培训、巡回指导、考核评估等,发挥区域管理和整合服务功能。二级资源教室(5个)是骨干,承担片区常规管理和专业整合职责,通过巡回指导、研讨交流、个案服务等,发挥片区服务功能。三级资源教室(N个)是主体,主要通过个案研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课程评量等,深化融合教育实践(见表1)。
表1 三层级联动资源教室“分级诊疗”核心工作职能
一是聚焦课程,形成菜单式核心知识技能系统培训模式。双流区围绕“精准服务随读生,提高资源教室运作效能”这一主题,构建了区域资源教师系统培训课程模块,含《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基础》《融合教育通用教学设计》《随读生学习质量评估》等专题,并进一步形成了区域普特整合的师资培训教材。二是聚焦团队,形成常态化的研讨模式。通过专家团队蹲点研讨、医教团队定点支持、资源中心团队包片督导等形式,对区域重要事项、重点问题等开展跨专业服务,提升团队整体服务力,协同攻关疑难问题。三是聚焦个案,形成“1+1+1”普特教师结对成长模式。“1+1+1”结对是指1个区级资源中心巡回指导教师和1个普通学校教师共同跟踪1个随读生个案,从教育诊断着手,针对随读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课程评量等服务环节逐一进行研修,在实践中促进普特教师专业成长。
包片督导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一二级资源教室的片区服务功能,由一级资源教室督导区域五个二级资源教室,二级资源教室督导所属片区的随班就读学校。包片督导重点强化融合教育过程性督导,强调考核评价的指导性功能。专项考核由教育局副局长牵头,主管科室具体负责,行政与专业人员组成考核组,采用《双流区随班就读资源中心评估细则》《双流区随班就读规范化学校评估细则》对资源中心和各义务教育阶段融合学校履行融合教育目标任务进行专项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育局对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考核。
融合教育课程以随读生学习质量为导向,包含学科调整课程和资源教室特需课程两类课程。其中,学科调整课程包括听障学科调整课程、智障学科补救课程;资源教室特需课程包括听障随读生听觉-语言康复课程、智障随读生情绪行为课程、智障随读生社交互动课程等。
三层级资源教室联动,全面解读普特教育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从普特教课标中提取出针对随读生个体学情的学科教学目标,依此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形成学科调整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中动态评估,进而不断调整和丰富学科调整课程,提升随读生学科学习水平。
根据随读生身心发展的现实需求、随读生家长期望、普通班级教师期望以及普通学生及其家长诉求的访谈和相关功能领域评估结果,综合研判当前制约随读生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实践中摸索出精准服务随读生的特需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动态调整特需课程类别、内容,精准促进随读生潜能发展。
2017年底,区特教资源中心依托各层级资源教室,建成“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双线资源系统,使区融合教育运作系统全面提档升级。为突破区域随班就读管理的地域、时空限制,区特教资源中心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NET框架的区域融合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理念,设计完成的融合教育互联网管理平台与双流特教网、双流区特教网络资源库实现了并行运营。“三网联运”的线上平台实现了区域特教基础信息管理自动化、前沿信息高速化、区域特殊教育资源集约化。同时,利用已经成熟的线下传统媒介,重点创新打造线下“一刊两室”平台:区域特教期刊《双流特教》,特教图书室、辅具室。《双流特教》架起普特专业沟通的桥梁;特教图书室将区域经验整理归档,集合各类图书音像资源,供随读教师查阅;特教辅具室则用来为区域特殊需要儿童适配与开发辅具。“线上线下”双线资源系统实现了区域特教信息资源高效快捷管理与个性适配,助力区域特教资源共享。
作为四川省特殊教育发展窗口示范区,双流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政府融合教育主导力,构建区域联动服务体系,拓展区特教资源中心职能,全方位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工作,为更多特需学生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