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庆辉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深圳 518000)
单纯性肥胖是一种由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等原因引起的肥胖,其物质基础是热量摄远高于热量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单纯性肥胖形成因素有多种,包括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运动因素等,易诱发高血糖、心血管等疾病。二甲双胍的研发初衷是研制新型减肥药,是临床上被普遍认可的治疗肥胖患者的药物之一,后来被发现也能够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患者血糖,并且能够增强胰岛素作用,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减少人体血管并发症等[1]。近几年关于二甲双胍的具体药效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二甲双胍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质量和血脂的改善作用。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64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已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排除糖尿病(OGTT)且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4岁-58岁,平均(45.24±5.78)岁,BMI为(29.16±1.44)kg/m2(根据1999年亚太地区标准,BMI≥25 kg/m2为单纯肥胖);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34岁-59岁,平均(46.17±5.79)岁,BMI为(29.08±1.57)kg/m2。经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BMI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检测BW、BMI、WC、SBP、DBP、FPG、FINS、ISI、TG、HDL-C、TC、LDL-C等指标。两组均给予合理的饮食控制和专业的运动指导训练,饮食适当控制热量摄入,运动强度达到(170-年龄)次/min,活动时间(36.05±5.11)min/次,4次/7 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给予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70117,生产单位: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 g/次,2次/d,对照组患者服用同剂量安慰药。治疗90 d后,复测上述治疗前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BW、BMI、WC、SBP、DBP、FPG、FINS、ISI、TG、HDL-C、TC、LDL-C等指标;②两组患者治疗90 d后,是否出现因饮食控制、运动等导致的腹痛、腹泻、恶心、食欲减退等不良症状;观察组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是否出现恶心、头晕、发热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比较 两组BW、BMI、WC、FPG、FINS、ISI、TG、T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90 d后,对照组出现1例食欲减退症状,不良反应率为3.13%,观察组出现1例食欲减退、2例恶心呕吐症状,不良反应率为9.38%,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使得单纯性肥胖已经成为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心理健康的公共疾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之一,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针对性锻炼或治疗,将很有可能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综合征,甚至会影响肝肾功能[2]。虽然生活干预是一种改善肥胖症简便、经济的方法,但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的难以改变使其成功率微乎其微。关于有效治疗肥胖症的探讨始终是医学的热门研究之一,如柯翌子[3]曾有过二甲双胍治疗糖耐量从而有效降低肥胖症的研究。
二甲双胍最初的问世即被作为减肥药,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肥胖患者的瘦素(瘦素是由脂肪细胞产生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与人体肥胖密切相关)水平,提高瘦素敏感性,减轻瘦素抵抗,并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异常[2],与本研究一致。本研究中经过90 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BW、BWI、WC等体质量指标和PGF、TC、TG等血糖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因此,二甲双胍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量及血脂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研究例数少、规模小、治疗期短,且忽略了患者心理因素影响,所以相关分析有待更严谨科学的研究。
综上,二甲双胍不仅能有效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质量,而且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血脂异常,对治疗单纯性肥胖有重要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比较(Mean±SD)
参考文献
1 刘红. 二甲双胍治疗34例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16): 72-73.
2 鲁俊慧. 二甲双胍片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9): 71-72.
3 柯翌子. 二甲双胍治疗糖耐量减低伴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5):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