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其中的优秀部分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尤其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保存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脉,保留其中优秀部分,以美育方式让世人接受并传播,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研重视不够,开设课程比例不足,教授优秀传统文化流于形式,在高校教育中属于缺失部分。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例如对东西方传统文化形成的不了解,造成了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从而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导致无法厘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的高校教育应该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以文化这一世界核心竞争力带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比较 文化认知 美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43-03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及成因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文化和科技主义浪潮的裹挟当中。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多种文化思想、价值理念涌入中国,冲击着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早已习惯的文化信仰,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平台,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教授知识、传播思想、匡正传承、教导传人责无旁贷。因此,高校加强美学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使大学生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源于传统文化意识的缺失,成因很多。
(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吸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深刻的变革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中国人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思潮。然而,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的文化糟粕也一并吸纳过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危机,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及市场化教育的功利性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建立,高校的专业设置、毕业就业、师资水平等立竿见影的硬实力成为高校资源倾注的重点。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专注自然科学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人文学科,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在所难免。
(三)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毕业生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地增大,在市场竞争的体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就业模式一去不复返。因此,在以科技主义为先导的后现代西方主流思潮想影响下,实用主义价值观抬头并泛滥是显而易见的,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无用的思想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也就较为普遍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却迎合了这种需求,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被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东西方传统文化形成之比较
西方文化的影响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因素,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孰优孰劣尚且不论,单就“文明可以趋同,文化必须相异”的原理来说,中华文化能否进化出现代文明,抑或西方文化能否坚守住现代文明,再或是现代文明是否是中西方文明融合的结果,还要看两者的渊源和历史沿革,然后进行比较,才能作出定论。
(一)西方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西方文化形成的策源有三:一是脱胎于古老的日耳曼骑士精神所形成的习惯法。日耳曼是对欧亚草原最西端靠近多瑙河东岸所有游牧民族的统称,由于地缘因素所形成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该社会群体之间,形成了相对落后的原始习惯法文化;二是古希腊罗馬文化,稍晚出现的北欧文化也属于该系列,虽然西方史学界认为该文化出现在距今四千年左右,但全球史学界仍有存疑,但因文物造假的因素,能够确认的历史只有三千年左右,古希腊曾经被公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但考古学已经证明它是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结合体,并非原创文化。三是以犹太教为先的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新教)文化,通常叫作圣经文化,除《圣经》记载之外,可考历史也仅限于三千年大卫王时代的古希伯来时期。以上三种文化形成了今天西方文化的渊源,日耳曼习惯法形成了今天的西方文化,日耳曼习惯法形成的是今天西方的契约精神和司法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形成了今天西方的人文、艺术文化,而圣经文化形成了今天西方的科技、生活和宗教信仰神话。西方文明的另一个分支是由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古印度文明融合形成的古波斯-大食文化,发展成为今天的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可见,西方文化发源的核心是位于今天中东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而并非欧洲及北美地区。
(二)中华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信史可靠的时间就有四千年之久,有文物可考的文化长达六千余年。由于地缘位置相对独立,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史中发展比较独特的一支,并成为世界上唯一发展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化的形成得益于长江、黄河流域各种原始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唯物主义道家文化;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迅速地本土化,融入中国文化,不但为中国文化注入了外来基因,也使得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除了佛、道等类宗教性文化,其核心是最符合中华民族性的儒家文化,该文化以其兼容宽广、谦卑仁爱的特性,杂糅了诸多文化因素,经历了醇厚质朴的周礼时代、百家争鸣的孔子时代、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时代和开科取士的出仕理国时代,最后凝结成历史上为全中华民族所认同的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
(三)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融合
通过对东方文化渊源及发展的了解,不难看出西方文化并非自始就是完整和先进的文化,例如其渊源之一的日耳曼习惯法,为欧亚草原上所有的草原民族普遍使用,其来源最早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迁徙传播到欧洲的。而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早在上周时期就与北方草原民族有过深入的接触,中国在战国时代,已与古希腊、罗马有贸易往来,而西方宗教向中国的传播则是从隋唐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都是在受到儒家文化影响下才开启了资本主义人权思想的先河,当爱因斯坦看到中国的太极图的时候,曾经兴奋地说:看来今天西方的一切只是为了诠释东方的思想。可见,无论什么时候,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从未停止,虽然中华文化偏重于对宏观规律的认知和把握,而西方文化则重视技术原理的探知,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人类社会能够有今天的成果,完全是中西文化碰撞后相互融合的产物,缺乏任何一方,今天的世界可能还会在蒙昧时代徘徊。因此,简单地将中西方任何一种文化归结为先进或者落后,抑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是毫无道理的。
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对一个国家历史的记忆和传承,而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有文化基因的精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其中不乏传统文化,而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全体人类的瑰宝,正是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也使得我们忽视了对它的学习。然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标注国家民族属性的特定基因,是了解自己历史和自我认同的工具,正所谓“欲灭其国,先去其史”,不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无法了解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将丧失对自身来历的认同感,对自身没有认同的民族,将迅速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洗脑,从而被同化,湮灭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培养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科技竞争处于该体系的底部和最外圈层,政治格局和社会制度处于中间位置,而决定前两项因素优劣的是历史传承和民族文化,它位于各国终极实力的核心圈层。所以,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保障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只有国家实力作为坚强的后盾,国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才能得到提高。马克斯·韦伯在他的理性划分体系中也提到,人类的科学理性需要人文理性给予匡正和指导。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只能解决“真”的问题,因为它的存在只能证伪或证实,而人类生活中的“善”与“美”则需要通过对人文学科的学习才能得到甄别和判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属于人文学科教授范畴,正好弥补了该项空白。在现实中无论是代表现代科技文明之大成的计算机的诞生,还是现代前沿科学的代表——物理学的研究,无不是在运用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思维后才取得成功的。可见,即便是在以科技主义占主导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也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于高校美学教育
(一)如何完善中华传统文化
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广为传播,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美学教育。高校美学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的要点在于高校有责任讲清楚哪些是超越时代、普遍适用、利于当下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些经过演艺加工、庸俗化的传统文化和已经严重违背现代生活、并造成危害的民俗要坚决取缔。在教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东西要弘扬,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聚集民智,勇于创新,创造大家普遍接受、乐于参与的新文化、新风俗。美育是一种发展人的感性素养为主体的生命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以美育人,美育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二)完善传统文化美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首先,追求崇高的传统文化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宗旨,我们应该把这一宗旨贯穿于整个国民美育或艺术教育当中。其次,我们要寓教于“乐”,选择具有普遍适用性、成效显著、大家喜闻乐见且普遍接受的美育方式进行教育。再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技手段与传播渠道,通过各种媒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校园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并系统地梳理各地零散的教育资源,充分归类整合各项研究成果并积累教学经验,使之系统化、数字化,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建设全民关注、共建、共享的文化教育資源库。最后,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美育系统,从制定教学大纲、建设师资队伍、教材开发、课程设置、成绩评估等各方面进行升级完善,让学校美学教育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学校除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之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要合力发挥作用。
(三)亟待完善解决的问题
首先,美育教育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来主持全国的美育教育工作,并积极制定实施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教育指导纲要、建立课程体系、指导教师培训以及完善教材建设制度等;其次,通过聚合优势资源、吸纳杰出人才的方式形成学术高地,并联合其他相关部委及重点高校和研究部门协同共建一个智库机构,执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国家重大攻关课题项目。最后,我们通过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设立一个门类齐全、内容详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程教育课堂与公益性开放式数字教育资源库,为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美育环境提供学术支持、实践引领、决策参考,让优秀文化的精神、遗存、古籍与文物、专家学者的智慧、传统艺术的精华相结合,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播开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填补教育空白,负起文化传承责任,提高国民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是高等教育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深度挖掘,让大众喜闻乐见、心悦诚服地接受,高校美学教育又是不二选择的最佳平台,事实证明,两者如果分离,将会造成优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两者一旦结合,将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学教育将发挥他们最大的功效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聂振斌.文化本体与美学理论建构[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罗爱军,张慧欣.审美情结与审美构建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闫鹏凌.四合院建筑美学初探[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4.
[4]吴淮生.我国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之滥觞——试评王国维的文艺观[R].宁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0.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