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要推动形成政府诚信的示范带动效应

2018-05-17 03:08陈仁涛
杭州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诚信政府

文 陈仁涛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所珍爱。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孔子治国之道,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当子贡问三者中去掉哪一项时,孔子说去兵。子贡进一步问剩余的两项如何选择时,孔子说去食,他还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对于立国是最重要的。显而易见,这个故事既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是重信的,同时也折射出诚信对于为人处世乃至治国理政的极端重要性。常言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维系着人与人的信任关系,维护着正常的社会秩序,是立身之本,立业之源,立国之基。讲究诚信对于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而言尤为重要,它涉及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问题,更关乎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这就为新时代推进政府诚信建设进而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政府诚信的社会效应

↑ 李忠 /摄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市场主体之间由于市场交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诚信关系。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相应的社会诚信体系加以规范和引导。政府的特殊身份与地位决定了政府诚信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一方面,政府的诚信事关民众的民生福祉。另一方面,社会诚信需要政府的示范和促进。可以说,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及其官员的诚信程度与水平。众所周知,政府及其组成人员掌握着由社会让渡的公权力,是公众利益的捍卫者,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治理国家。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政府诚信则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政府履行职责和行政承诺的诚信能力,它通常以政府行为及其组成人员的态度表现出来。判定政府诚信的标准主要是:政府能否正确行使公共权力,能否严格遵守规则,能否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事实上,政府诚信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繁荣的政府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的建设具有积极示范效应,而衰落的政府诚信对社会运行产生负面的“蝴蝶效应”。而社会民众对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的德行却普遍抱有很高的期待。如果我们面临的是政府诚信缺失的种种行为,那么,可以想象这个社会将是怎样的混乱无序。

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诚信问题

市场经济社会里,与传统社会靠血缘关系和人情纽带维系的“情感诚信”有所不同,市场经济斩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情纽带,打破了传统地域限制,使“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世界”,也使“情感诚信”转向“契约诚信”。市场经济维系诚信的方式就是契约,契约一旦订立,就具有了法律效力,违反契约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新中国成立6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行40年以来,总体而言,我国政府的信用是好的,人民的信任度和认同度也是高的。同时也须清醒看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诚信缺失的现象相对比较普遍,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的政府官员和抽象化的政府表现出来。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依法行政,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的现象,践踏了国家法律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道德素质低下,存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滋生了各种形式的腐败;地方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政府制定政策时缺乏责任和利益约束,往往只考虑本届政府的政策行为,以致政府领导换届时出现了许多“新官不理旧事”的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区域要素资源的流通,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制造虚假政绩,强迫银企合作,迫使银行给无市场前景的企业项目贷款,换取所谓的GDP增长;诸如此类,等等。可以说,政府诚信的缺失不仅影响了政府自身形象,还影响了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甚至引发政府的诚信危机。倘若政府诚信缺失问题不加以重视、合理化解,会给整个社会系统和国家政治稳定带来极大危害,形成所谓的“蝴蝶效应”。

三、新时代发挥政府诚信示范效应的重点路径

诚信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基石,是社会和谐的道德指引,是市场经济的契约基础。无论是人类文明发展、社会和谐构建,还是市场经济培育,从宏大的历史视野到特定的市场环境,强大、专业的政府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诚信已经在政府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毛泽东同志曾在《湘江评论》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事是失职。可以说,政府行为的好坏、政府绩效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这就迫切需要政府的治理模式逐渐实现由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诚信政府的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讲究诚信自然成为上述“许多新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切实发挥政府诚信的示范带动效应,当前亟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政府治理走向善治。善治是治理的最佳状态,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是实现传统的“强政府、弱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理想目标,更是政治生态的价值彰显。因此,现代意义上的诚信政府是一个以诚信为价值导向、以诚信制度为行动纲领的善治政府,其实质就是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

二是借助新媒体提升政府形象。面对新媒体,政府要采用新的思路和态度,不能将新媒体视为洪水猛兽,不能用传统的行政手段去压制和漠视,而要积极适应变化,主动迎接挑战。面对新媒体,政府首先要增加透明度,重塑权威性,凝聚民心。其次,政府及其组成人员要及时摸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倾听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对话和互动中实现双方目标和价值的契合点,进而凝聚民心,提升网络话语权,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第三,政府要增强大数据时代公共决策的包容性。作为最大的数据占有者,政府掌握着社会方方面面的数据信息,要有效回应社情民意,需要运用好大数据增强公共决策的包容性。

三是强化制度约束重塑政府公信力。为政之要,重在取信于民;取信于民,核心在政府诚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政府公信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明确指出:“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当然没有走到这一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谓不严重,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就会危及党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警惕“塔西佗陷阱”,实际上反映了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治理、人心向背的重大思考。要成功跨越所谓的“塔西佗陷阱”,除站稳人民立场、切实把握民意之外,还要强化制度约束。制度规范约束是政府诚信监督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政府及其成员诚信建设的行动准则,它更加强调正式制度的作用,同时也要有效发挥非正式规则的规范引导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公开机制、失信测评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危害补救机制、守信激励机制和申诉复核机制等等,由此形成一个有序循环、相互依存的制度链。

猜你喜欢
诚信政府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自我约束讲诚信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预算监督显作为 管好政府“钱袋子”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完形填空三则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