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
古城飞歌
在我的住处往西,走在沧桑的东门街上,两边各色或传统或时尚的店铺,摆满了各种商品,白族布扎、绣品乃至现代时髦衣物,还有那些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米线店、饺子铺和来往的人流,延续着剑川古城商业曾经的繁华。房屋下,一盆盆绽放的茶花在冬日的阳光里显得十分娇艳俏丽,也给这古朴的街道增添了几分色彩。出东门街,在剑阳楼广场向西约200米,两院灰瓦白墙的白族民居出现在眼前,其中一院“周钟岳故居”的匾牌下赫然挂着“剑川县文化馆”的牌子。
走进洒满阳光的小院,段昆云正在大门旁简陋的门卫室里整理白曲手稿。当我说明了来意以后,段昆云谦虚地笑着说:“自己也没做过什么,只是爱好弹三弦、唱白曲罢了。”
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段老师,您现在整理的又是什么好曲,给我唱两句,让我先听为快吧。”我和段昆云是老鄉,四年前我就已经采访过他了,所以我俩一见面也就没什么客套寒暄的话了。
“这是流传在我们剑川弥沙、马登、羊岑、沙溪等地的背盐调,你可能还没有听过,我给你唱几句,你听听怎么样。”说完,段昆云便清唱了起来。下面就是这首小调的白曲汉字记音:
东夫尼肯眉尼白(东方破晓天亮了),
拥梯巫边尔照尔(小妹是否去背盐)?
拥梯巫边尔虽自(小妹要是去背盐),
三等因只坪(相约米子坪)。
楣彦尔巫迷受边(明天去背弥井盐),
秧尔合庆换炽该(背到鹤庆换肉油)。
初为秧好再彦锅(只因家境穷困苦),
受苦尖呢尔(辛苦也得去)。
拥梯之来拥梯之(小妹子呀小妹子),
八里桥努秧三等(八里桥上咱相会)。
做营等古马坪关(马坪关上做午饭),
亥始吾务克(我焖罗锅饭)。
计勒尔直计勒压(快快去来快快回),
转达受取达开只(相邀沙溪找客店)。
悲营腊直相相关(晚饭过后走哩走),
汉妈唱细克(一起听戏去)。
一时间,歌声飞扬,深情的歌声中,我被这一曲背盐调里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唱毕,段昆云给我讲起这曲小调里的故事:“阿哥和阿妹家境贫苦,两人相约第二天在米子坪相会去背弥沙盐,把盐背回后换点油维持生活。第二天,小妹如约而至。他俩在八里桥上相遇了,然后一起去弥沙井背盐。背盐之路路途遥远,中间要在马坪关做午饭吃。路上阿哥体贴人微,到了马坪关后,阿哥忙着生火焖罗锅饭。吃完午饭,他俩接着赶路,太阳落山了才赶到沙溪住下。放下背上负重了一天的盐,难得清闲一会,于是晚饭后,俩人相约到寺登街古戏台看戏。”
在段昆元的娓娓述说中,一股敬意在我的内心油然而生,我不禁想到,背盐之路虽然一路艰辛、困难重重,但却始终充满一路相随的温馨与勇气;这负重的盐巴虽然承载着生活的苦难,但却始终满溢幸福的微甜,或许这就是人生,亦或是白曲的魅力。
我深知白曲是剑川周边白族地区流传较广、历史悠久的音乐品种,但对它在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特点却知之甚少,我趁机向段昆云提出了我的疑惑。或许我的问题过于突然,段昆云稍微愣了一下,然后便笑着对我说:“小高,唱曲的话你让咱唱上三天三夜都没问题,可是肚子里的东西,要让咱讲出来的话就有困难了。”段昆云的话让我明白他更专注于白曲的实际演唱,而非理论研究,但我还是赶紧补充道:“没关系,段老师,您就把这三十多年来,您在搜集、整理、创作白曲时的一些想法说说就可以了。
走出门卫室,段昆云和我在文化馆角落的一条长凳上坐了下来。就这样,在剑川温暖和煦的冬日暖阳下,在剑川古城这个古老的四合院里,在这个曾经热闹的名人故居里,段昆云给我讲起了剑川白曲的前世今生: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从天堂飘下的歌本落在了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老君片区的“白曲之乡”——剑川,于是剑川就被人们称为“天乐飘落的地方”。剑川白曲以曲调美、质量高、品种全、流传广而著称于世,至今已有一干多年的历史了。
段昆云接着向我介绍了白曲的表演形式,我略作整理后代为转述。他说,白曲的表演形式独具一格,常由一人怀抱龙头三弦白弹白唱,也可以一人伴奏,一人唱,或一人伴奏,男女对唱。曲调可分为短调和长歌两大类,歌词结构为“七七七五”式,即第一、二、三句为七个字,第四句为五个字,俗称“山花体”,四句为一段,若干段为一首。前面他所演唱的《背盐调》就是属于这样的结构。短调最常见的为八句一首,常在山间湖畔、田边地头及石宝山歌会等民族节日里即兴对唱。长歌的基本词格亦为“山花体”,最长的达3000多行,多数有故事情节,但不复杂,一般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能够让故事中的人物直接表达白己的言行,自由地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些长歌主要用汉字作为表意和记音符号在民间流传,除由艺人带徒弟、口耳相授外,还常以古白文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像《鸿雁带书》《黄氏女对金刚经》等就是经过演唱者历代相传,再加上民间艺人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流传至今的白曲经典作品。
段昆云停了停,打开手中的杯子,喝了一口水,接着向我介绍白曲对唱这种表演形式:“白曲对唱是一种即兴比赛,说到底就是要赛出一个结果。在比赛中,你既要随机应变,还要有一定的涵养。要在对歌中表达自己的能力,也要给对方留有余地,要让对歌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段昆云的介绍出乎我的意料,不仅非常详细专业,还很生动亲切。通过他的讲解,我对白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苦难人生
段昆云出生在离剑川县城90多公里的弥沙,史志记载“弥沙”为唐南诏时“傍弥潜井”“沙追井”两地名之合称。剑川白唐代开展制盐业以来,弥沙就设盐井,称傍弥潜井。元末,弥沙以卤水煎盐,那时就已经设置了管理官吏。在将近600多年的时问里,弥沙盐井都在生产食盐,所产食盐销至邓川、洱源、鹤庆、丽江等周边地区。弥沙井是当时滇西四大盐井(弥沙井、乔后井、诺邓井、啦鸡井)之一。由于弥沙井位于沙溪西南“V”字型峡谷中,谷底是水流湍急的弥沙河,两岸山高坡陡,不利于食盐的集散贸易,所以弥沙井生产出来的盐要靠人背马驮,穿越马坪关,翻越与沙溪寺登街之间的崇山峻岭,来到沙溪寺登街集散。
1957年,段昆云出生在弥沙井边的大山里面,其祖父是村里有名的民间艺人,曾是滇戏班班长,父亲也会吹拉弹唱。段昆云从小就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小时候就爱好弹三弦、唱白曲。在绵延起伏的大山里,在挖地砍柴、放牛放羊等劳动时,段昆云经常在大山里放声歌唱,哪怕是在困难的岁月里他都一如既往地坚持着歌唱。
1970年,段昆云13岁,由于家里穷,没有劳动力,他只得去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那时还是评工记分,由于年纪小,他只能每天记半个劳动力的工分。有一次,一起出工的群众看他实在挖不动了,有群众就说:“你不是会唱白族调吗?你就给我们唱几首吧,唱得好了大家就帮你把劳动量完成。”大山之上的黄土地里,就在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中,13岁的段昆云没有丝毫胆怯,迈着大步走上田垄,放开喉咙大声地唱了出來,充满童稚的歌声飞扬在蓝天白云问,给当时缺乏文化生活的群众带来了惊喜和欢乐。一首白曲唱完,田里的群众都说他虽然年纪很小,但白曲唱得很是动听。段昆云还说:“那时参加生产队里的集体劳动,队里规定午饭是每人半斤荞面。中午,大家就拌着开水就在田边地头吃了起来。半斤荞面自己吃不完,剩下的就可以带回家给几个弟弟吃了。唱白曲不仅帮家里换回了工分,而且还解决了家里几个兄弟饿肚子的问题。”
听了段昆云的成长经历和故事,我对眼前这个已经60岁的汉子更加钦佩了,情不白禁地夸赞道:“段老师,您真行!”
或许我的采访勾起了段昆云对岁月的回忆,但他似乎并没有沉醉在儿时唱白曲换工分这一段看似欢乐的往事中,他感叹着对我说:“小高呀,那只是人生当中的一个小插曲呀,在困难的日子里,眼泪也没少掉呀。
说到这,段昆云起了起身,然后又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继续向我讲起他的往事。18岁那年他应征入伍,要去山东当兵。由于要先走十几公里的路到马登,走的那天早上,母亲早早地起床做了几个玉米粑粑、煮了四个鸡蛋,让他早饭吃一部分,剩下的路上充饥。当他正准备吃的时候,四个弟弟就站在他身后,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和他手里的食物,睁大的眼睛里满是渴望,他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吃都没吃就跑出了家。
听了段昆云这段坎坷的经历,我默默地在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许这段经历正是激励他奋发,激励他不断努力学习、改善生活的动力吧。在这么困难的生活境况里,段昆云还能坚持对白曲的热爱,不改初心,真是难能可贵。
“段老师,那您在部队里的这几年,有没有给战友们唱过白曲呀。”看得出,我的采访勾起了段昆云对苦难生活的回忆,我想缓解一下他略为低落的情绪,于是就问了这个问题。段昆云迟疑了一下,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思绪中走出,但在思考过我的问题后,他哈哈大笑起来,如释重负地说:“唱呀,虽说咱们剑川白曲是通过民族语言表达人生况味、思想感情的,不懂白语的人可能听不太懂,但它曲调质朴、流畅,很容易就能带动人的心绪。只要唱完一首白曲后,我把意思和大致情境解释给战友们听,他们还是很喜欢的。”在部队的日子里,逢年过节或训练之余,段昆云时常给战友们弹三弦、表演节目,受到了战友们的欢迎。
1982年,段昆云复员返乡,由于几个弟弟还未成年,段昆云独白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段昆云回到家乡后,生活还是非常艰苦困难,可是在劳动之余,他仍旧会拨弄一下三弦,唱两句白曲,每当如此,他的内心就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困难并没有磨灭段昆云内心的坚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弹三弦、唱白曲的喜爱。
弹唱岁月
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葱茏,既是被称为“南天瑰宝”的剑川石窟所在地,又是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的活动场所。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至二十九的三天,来自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周边县市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石宝山,一边游览山林一占刹,一边亮开嗓子,自由自在地在石宝山上对歌唱白曲。
段昆云说,石宝山是歌城,去石宝山可以向一些老艺人学习。1982年段昆云退伍回乡后,每年都要上石宝山弹三弦、唱白曲。虽然那时条件很艰苦,但也没有阻挡住他的爱好。
“段老师,您这三十多年去石宝山对歌唱白曲,有没有被人对得唱不下去的时候。”我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听了我这么一问,段昆云又一次笑了起来,爽朗的笑声中,段昆云告诉我:“随机应变、出口成曲是白曲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没有这个能力,是不敢去石宝山唱白曲的。”说完,段昆云的脸上洋溢起一种自信的微笑,给我讲了一个早年去石宝山唱白曲时发生的故事。
1983年,段昆云和高新华、段四海、杨增发三位白曲爱好者从弥沙翻山越岭几十里去参加石宝山歌会。那时的石宝山歌会条件简陋,大家只带了塑料布、手电筒等简单的行头就去石宝山了。那天,刚到石宝山,他就和人对唱了起来。对方也是高手,在山谷里、树林下,两个人边走边唱,由于太投入竞忘了时间,天一下子黑了下来,才想起拿手电筒照明,可是手电筒却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段昆云心里满是无奈,周围黑漆漆一片,连路也看不清,只得在悬崖下待了一晚上。或许是昨晚的“曲”逢对手,段昆云深感曲意未尽,在第二天的对歌比赛中,他竞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二等奖,得到了一个小录音机的奖励。几位曲友相见后,高兴地一起从石宝山上下来,走到海云居,看见一位老奶奶在卖凉粉。段昆云询价后,得知凉粉是一角五分钱一碗。由于在山上睡了一晚,衣服、裤脚都沾满了泥土,而段昆云自己又没有在意,老人一看他脏兮兮的,生怕他付不起钱,就说他吃的话就要先付钱。段昆云心里又气又急,可是要不好张口骂这位老人家。于是他拿起三弦,唱了起来(汉字记音):
杂支介彦奴起克(我们几个在这里),
因得酸醋彦辣子(吃着酸醋和辣椒)。
安干眼在压古特(我们都还没坐下),
闷价初讲克(你就讲起价钱来)。
阿妙双咒一角钱(不要说是一角钱),
安务大团结利只(我们大团结的钱都有)。
做开利代争金付(做客也带手巾),
很因奴眠们(白吃的人也没有)。
听了段昆云这一段唱和,再看到几个人身上背着的龙头三弦,老人瞬间明白了。老人说自己也很喜欢唱白曲,不如今天就趁机向他们几个学习学习吧。于是在古老的海云居旁,一时间三弦铮铮,歌声飘扬,几个回合下来,老人被段昆云对得心服口服,高兴地说:“唱得太好了,凉粉我免费请你们了。”
1985年,当时的剑川县民族文工团为了三月街演出,就邀请了一批民间艺人,段昆云也在其中,专门唱白曲。段昆云说:“在民族文工团一年多的日子里,可以弹弹唱唱,我是真的喜欢,可是那时T资低,家庭负担重,我不得不回家务农。”段昆云的语气里满是遗憾,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又告诉我:“在文工团日子里,团里配备了一把龙头三弦,因为太喜爱了,就把三弦背了回去。几天以后,团里的领导追到了弥沙,要把三弦要回去。可是我太喜欢那把三弦了,舍不得还,于是就向领导求情用钱来还。然而那时的我有什么钱呀,只得去赶马驮木料,跑了几个月才把三弦的钱还上。”段昆云对白曲的热爱深深感动了我,而这样的热爱也不止如此。
段昆云告诉我,在弥沙的日子里,一听说当时县上张明德等白曲老艺人下乡演出,他就什么都不管地去听了。那时人多,人们围成一圈,他挤都挤不进去,他就在边上竖起耳朵听,回去的路上也要边走边唱,揣摩意思。
1987年,段昆云被剑川县文化馆借用,成了剑川县文化馆的一名外聘人员。如今他仍旧在文化馆工作着。20世纪80年代,农村条件艰苦,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段昆云就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白曲的搜集和整理上,创作了《歌唱共产党》《白族三杯酒》等白曲曲目,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由于每年的石宝山歌会上,段昆云都能在白曲对唱中获奖,他逐渐被群众所熟悉。
在近30年的岁月里,段昆云随剑川县文化馆的老师们上山下乡,入村到户地搜集、整理剑川白曲民间曲目。在与民间艺人的接触、交往中,段昆云都在一旁认真听、记、学,加上自己的勤奋,段昆云逐渐成为一个民间艺术全才。段昆云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能拉二胡,会吹唢呐、笛子,特别擅长弹三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自己编、自己写、自己弹、自己唱,他创作的剑川白族《敬酒歌》《贵宾呼》《歌妹配成双》成为被广大白族群众喜闻乐唱的歌曲。他的《第一个教师节》《歌唱共产党》等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语占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他创作并担任三弦伴奏的白曲作品《唱贤妻》《三弦做媒》《山花浪漫》,以及小白剧《太代伍》等,得到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好评,他编创的茶马古道《朋友之歌》在凤凰台被播出。
三十多年的坚持,段昆云也收获满满的荣誉。1987年,被大理州曲艺家协会吸纳为会员。1997年,荣获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民歌大赛一等奖。1997年9月,随剑川县阿鹏艺术团赴北京、天津参加中华民族节、迎香港回归演出。2000年,参加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大理州文学艺术联合会举办的文艺演出,荣获“石宝山杯”特别奖。2001年,荣获大理三月街本子曲演唱会二等奖。2003年,参加兰坪罗姑箐情人节演出,荣獲二等奖。2006年,参加大理三月街首届民间唢呐大赛,荣获铜奖。2007年2月,他被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吸纳为会员。2008年,他被大理州人事局、大理州文化局授予“大理民间艺术大师”称号。2009年,被剑川县文化局授予“白族三弦王”称号。2017年9月,他参加了第四届“中华情歌大集. 2017年中国石林情歌节”,负责湖北情歌和白族三弦弹唱节目中的三弦伴唱。由于在剑川白曲传承方面的贡献,2014年,段昆云被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剑川白曲传承人。
传承之路
影子不知何时从我的脚下悄悄地移走了,当我抬头的时候,耀眼的阳光洋溢在院子中,充盈在我的身边,给我一种暖融融的感觉。
2017年,在石宝山歌会对歌台前,我见到了12岁的白曲爱好者张烁。她身穿白族服装,头戴金花帽,手拿龙头三弦,在对歌台前的人群里显得十分瞩目,引得外地游客纷纷驻足拍照。在对歌台的一旁,我对石宝山上的这位小歌手作了采访。我从张烁的口里得知,她唱的白曲和弹的三弦都是从段昆云那儿学来的。在我与张烁交谈时,人们纷纷围了上来,期待着这个小歌手能一展歌喉。就这样,在石宝山这个梦与激情抵达的地方,一时间三弦铮铮,12岁的白曲小歌手张烁,用她稚嫩的歌声,给围观的观众唱了《心肝票》《白月亮白姐姐》等白曲,获得了围观群众的阵阵掌声。
是呀,石宝山歌会,因为有了这些小歌手的参与而多了一份朝气和活力,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这些小歌手,我们的民族技艺才有了美好的未来。
我因这件事情和段昆云交流了一番,段昆云告诉我,情歌对唱是剑川白曲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以前却一直受人误解,过去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误以为上石宝山就是谈情说爱,在一段时期里民间曾有“好人不上石宝山、不唱白曲”的说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石宝山歌会的重视,特别是2008年石宝山歌会、2014年剑川白曲分别被列入第二批、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弹三弦、唱白曲得到了同家层面的认可,许多家长也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弹三弦、唱白曲了。
2011年起,段昆云以授课和带徒的形式开始了白曲传承工作。由于剑川文化馆和剑川阿鹏艺术团仅是一墙之隔,业余时问里,段昆云就将白族调乐理、三弦弹唱技巧教授给阿鹏艺术团的成员们,剑川阿鹏艺术团的田捷就是在段昆云的教授之下,最先学会弹三弦的。每年剑川县文化馆组织龙头三弦培训班,段昆云都担任主教讲课,至今教出数百名学生。
龙头三弦既是演奏乐器,也是艺术品。三弦上端装有精雕细刻的彩漆龙头,故此得名。龙头三弦的使用在白族地区非常普及,它是白族调和本子曲等唱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在剑川县文化馆的陈列室里,我看到了几把做工精巧的龙头三弦摆放在桌子上,雕刻精致的木雕龙头,厚重的龙骨、龙身,背在身上、握在手里能感觉到它沉甸甸的分量。抚摸着龙头三弦的段昆云,喜悦之情洋溢在脸上,手指娴熟地拨弄起琴弦来,一时间,曼妙的乐声萦绕在房间里,飞出了屋子,飞上了蓝天,久久回荡在院子中央。我真的不敢相信,这简单的乐器竞能弹出如此天籁之音。
“小高,这三弦漂亮吧,你知道是谁做的吗?”余音绕梁,美妙的乐声还未消散,段昆云就笑着对我说。
或许是因为我还陶醉在这美妙的乐声中,我一时竞想不到让我赞叹的龙头三弦的制作者就站在我身边,就站在我眼前。
段昆云说,制作龙头三弦并不复杂,木工部分的龙头、龙身、龙骨可以请剑川木雕艺人按一定的比例雕刻制作就可以完成了。关键是鼓的制作,鼓皮一般用羊皮、蛇皮等,皮子不宜太厚,以轻薄为佳。蒙皮前,要预先将鞣制好的皮子,剪裁成大于鼓面的圆形,然后用水浸泡软化,再将皮面放在鼓口上,固定好,绷紧就行了。段昆云轻轻地拨弄了一下弦,接着他又说,鼓的制作关系到三弦的音质,蒙皮的时候皮太软了就无法使用了,太硬了又容易破,纯粹靠手艺人的经验。望着眼前这精美的龙头三弦,又听了制作三弦背后的艰辛,我对段昆云又增添了几分敬意。
走出陈列室,我说:“段老师,向您学习弹三弦、唱白曲的学生年纪都很小,他们之前可能都不知道简单的乐理知识,那您又是怎么教他们呀?”段昆云说:“三弦指法一样,但定音不一样,一般用四度、五度定弦,然后变调就用四个指头来完成了。我就画三条线,教他们指法表,用最简单的方法教会他们简单的弹唱。”
“那您又怎么教他们唱白曲呢?”我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问了下来。“白曲的韵味和节奏非常特殊,又是以少数民族语言的形式表达。现在这些孩子们有兴趣、有时间来学唱白曲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就教他们白曲中一些简单的、喜闻乐见的曲目,先让他们会弹、会唱,既然他们有兴趣学了,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就会有所收获。”段昆云肯定地对我说,目光中盈满了期待和自豪。
转眼问,阳光不知何时已移上了屋顶,而眼前的汉子依旧神采奕奕。“今年我已经60岁了,本来已经到了年龄界限,可是馆里照顾,再让我干几年,不然的话,你就只能回弥沙采访我了。”在我将要结束采访的时候,段昆云这样对我说,这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满懷敬意地说:“段老师,您这一身的手艺,到哪儿都可以弹弹唱唱,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呀。”但段昆云表示,回到弥沙虽然也可以弹、也可以唱,但是传承的面就窄了,所以趁着还在馆里的这几年,只要孩子们来学,他都愿意教他们。说到这些好学的孩子,段昆云脸上的笑容如同这阳光一般灿烂,耀眼。
告别了段昆云,我步履轻松地走进了阳光中,来往的人群穿梭在古老的街道上,熙熙攘攘,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回想起刚才采访的点点滴滴,我在想当年13岁的段昆云就是在对弹三弦、唱白曲的执着与热爱中成长起来的,也在这种执着与热爱中,他度过了一段苦难的岁月,逐渐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剑川白族“三弦王”。如今十二三岁的段能、金娜、张烁等小学生在60岁的段昆云的教授下,走上了石宝山对歌台,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了剑川白曲的艺术魅力。在民族技艺传承的路上,段昆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剑川白曲小调这一独特的艺术表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
编辑手记:
大理剑川被誉为“天乐飘落的地方”,而白曲便是飘荡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天乐。本期的主人公段昆云便是这些“天乐”的演唱者和守护者。白曲的演唱形式多样,自弹自唱者扣人心弦,弦音切切,歌声激越;男女对唱又如高手过招,一唱一和,你来我往。作为一名传承和保护白曲的民间艺人,他始终保持着对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热爱与坚持。洋洋盈耳、声动梁尘的白曲小调,记录着一个个或跌宕起伏或平淡真挚的故事,它们不仅凝结着段昆云儿时以唱曲换工分的难忘记忆,也伴随着段昆云走过那些一路荆棘的岁月。过去,贫穷让他不得不向现实妥协,选择务农而暂时放弃演出,但他仍能为一把表演的三弦费尽心力;如今,他已是一名文化工作者,稳定的生活并没有令他止步,他依旧在为搜集、整理白曲四处奔走。当弦音从他的指尖划过,当歌声从他的唇齿间飘出,一曲清音洗耳的小调响彻了剑川的山间和云霄,带我们回望他艰苦的过去,也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