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疑问,拼出发现

2018-05-15 01:52王晴依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班益智卡片

王晴依

摘 要:幼儿间互相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发生的,这会成为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中班益智区游戏的推进方法。

关键词:智区游戏 推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222-01

1 择材料,应适宜

1.1 初尝试,观反响

片段一:在区域游戏时,很多孩子都对益智区的“拼地垫”游戏特别的感兴趣,孩子们选择了各种颜色的泡沫底垫块拼出了一块块独一无二的“地毯”。孩子们在自己拼搭的地垫上讲故事、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刚开始接触全新的游戏材料,对材料有好奇,有急于尝试的热情,这样的热情推动着他们合作游戏,拼出地垫。也因为是全新的游戏材料,所以孩子们愿意一次一次地拆掉重拼,拼出许多排列不同的个性的“地毯。”在区角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更要体现出是孩子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以观察为基础,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和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合理地为孩子提供操作材料。

1.2 再尝试,添难度

片段二:今天的拼地垫游戏的难度明显提升了,鲁哲涵看着一张张规则卡片,说:“这一定是让我们跟着卡片的颜色拼地垫,你们看上面还有星星的难度标志呢,这个以前我见过!”一 开始,四个孩子选择了一星级难度的卡片,四人一边想办法一边拼地垫,不一会儿,就成功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珞萱提议:“我们来挑战一下三星级的最高难度吧!”孩子们选了卡片,看着卡片上的“?”标志犯了愁,这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跑到我跟前:“老师老师,这上面的问号是什么意思?太难了吧!”“仔细看看,卡片的颜色排列有规律吗?你们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了,孩子们的笑容告诉我,他们果真没让我失望。

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中,我们考虑了加入能体现层次的星级规则卡片,满足不同孩子不同的发展需要。但是,对于特殊的“?”符号孩子们却不是很理解,由于接触过有规则排列的数学练习,一经老师点拨,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符号所蕴藏的秘密。经验的迁移、同伴的合作、难度的递增,让孩子们在拼图游戏中保持不变的兴趣与热情。

1.3 三尝试,共探究

片段三:“老师老师,快来看我们今天拼的像不像一幅地图呀?”受孩子的启发,区域游戏也以贴合地方特色为最佳,地图和地垫怎么样结合呢?

游戏的材料和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越来越熟悉和亲切,但是也不免会给他们带来一丝厌倦感和疲劳感。孩子们的想象非常发散,吸取一二,既能满足孩子的幻想,又能使游戏材料充满创意,可是怎样具体地把想象和现实融合呢,这个问题又促使我思考起来。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教师在学期前所制定好的,而是在计划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和调整。我们总是在一次活动结束后,进行自由的讨论,让孩子自己想一想,还可以怎么玩,还需要有什么样的材料,我们可以怎么来收集材料。

2 细观察,巧回应

可以看出,在各个阶段,孩子们对于这个游戏并非没有兴趣,只是一旦将游戏定性、不加以改变后,孩子们便会出现懈怠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减退,甚至是不愿意参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解决:

2.1 目标细致化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過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因此,根据观察并结合经验,对照幼儿在拼地垫过程中呈现的状态、水平,制定了中班幼儿拼地垫的活动目标: (1)喜欢拼接地垫,体验创造、发现的乐趣。(2)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颜色排序的规律。

2.2 内容生活化

在目标的指引下,本着开放、灵活、整合、递进的原则,将中班孩子生活中感兴趣的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主要内容。不同的孩子对于完成的结果,是认知方式不同的体现,幼儿们用自己的方式都表现出思考型的认识特点,能够在足够的时间中认真观察和思考,最终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策略。

“反复做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特点,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幼儿特有的“常同行为”,蒙台梭利将其称为“重复练习”现象。的确,孩子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会反复进行。因此,在发生兴趣的同时,为了孩子在每次制作中都有提升,我们对同一种事物进行“三阶段”推进计划。比如拼地垫,“一阶段”就是随意拼;“二阶段”按规则拼;“三阶段”就是将拼与探索结合,得到更多的发现。

3 多启发,促提升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自然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为了让孩子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都能兴趣盎然,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持与指导:

3.1 情景建构,激发兴趣

小中班孩子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为此,我们努力创设、构建情景,激发孩子为家中拼一块自己喜欢的“地毯”。益智区材料要有层次性,并且经常更新,只有新的知识才会带来新的发展,新的提高。这些材料是教育活动的延伸和升华,是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不断变化、更新,益智区的教育功能主要帮助幼儿发现、了解,并展开探讨的区域,每种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注重挖掘活动材料的多样性,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努力为幼儿创设“愉快、充实、自主、有序、发展”的区域环境。

3.2 多方助力,推动进程

在园由老师指导,在家时,我们请家长在孩子制作有困难时,适时介入帮一把,积极鼓励并支持其主动提出问题或寻求帮助,也可以让家长露一手,展示才艺,吸引孩子朝目标迈进。

另外,我们还找到了一款类似的益智小游戏,引导孩子在休闲时间玩一玩、乐一乐、比一比,长此以往,生活、游戏、孩子的兴趣全面结合,我们班孩子思考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一天比一天更强了。

3.3 展示赏评,提升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首先进行作品展示,引导孩子介绍自己发现的规则卡和景点卡的秘密,其次进行恰当评价,最后进行成果归档。一学期后,孩子们看着自己游戏的照片,看着星级难度一步步提升的卡片,发现了自己的收获和成果。很多孩子做事也越来越有规划,在游戏中,不仅收获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更收获了经验、方法和无尽探索的动力。

在拼地垫游戏中,孩子新拼好的地垫,可以让小伙伴一起来走一走、玩一玩、说一说、变一变,他们的“劳动”,他们的努力才会变得更有价值。

猜你喜欢
中班益智卡片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益智故事会
一张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