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阳
【摘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问自答完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自选式;自编式;实践性;调查式;综合式
作业的设计是課堂教学的延续,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它既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巩固和检查,更是学生从中发散思维、形成数学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的数学作业设计,无论是教材中出现的,还是相关的教辅资料中出现的,大多数是千篇一律的机械、重复式作业,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中得不到体现和尊重,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压力和疲劳,极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尝试在自主参与理念的指导下,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尝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主参与、表达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学生设计的作业可谓异彩纷呈,学生在这开放式、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数学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作业分层设置、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名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设计作业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可选B,稍差可选A.在作业设计时,也注重了设计上有难易不同级别的作业题,同时也注重了数量上的区别,给学生留有多次的自主选择空间,以适应多元化的开发,使优势和弱势智力的学生共同进步.
(一)自选式作业
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
一星级: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需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星级: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三星级: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又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一星级:3.14×72+3.14×28 (5.25+5.5)×4
二星级:3.14×99+3.14 7.5×10.1
三星级:7.4×5.6+7.4×5.4-7.4 8.4×7.2+0.84×28
(二)自编式作业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问自答完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可提供给学生某运动器材的价格表:
器材名称篮球足球手球乒乓球
每个价格(元)20.515.28.251.5
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此作业题,要求每名学生针对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这样的设计既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虽然学生做同一作业,却显示出不同的个性,虽然做不同的作业但达到了同一目的,这样,每一名学生在自选作业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二、挖掘资源,张扬作业的个性化
树立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努力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
(一)操作实践性作业
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
如,三年级学生学习完平移旋转知识、周长与面积知识后.教师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内容:
1.请选择你家的几个地方,测量周长与面积分别是多少,用算式计算,并标记好你测量的地点名称与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例如,厨房地面的周长与面积等等.(可列表格表示)
2.请选择家中你不满意的地方设计一个装修方案.例如,重新粉刷墙壁的颜色.方案中请解决装修方法,装修材料来源、价格,装修金额,装修问题等等.
3.查找生活中大的面积数据.提供信息来源:上网查找、咨询父母、阅读书籍等等.
4.在“房屋中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你有怎样的收获?
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发现学生热情很高.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实践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了教材以外的知识,也能动脑解决,找到办法,找到答案.他们还学会了上网查找、阅读资料等方法查找信息,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调查式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只掌握课内知识的层面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我们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如,教学“时间”后,根据教学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课外作业:
A.你平时在家锻炼身体吗?请你选择一项活动,具体做一做,记录一分钟内的次数(拍球、跳绳、跑步),或者记录学习方面的活动(写字、阅读、口算).
B.了解你们家庭成员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
C.有条件的同学查阅有关数学资料,了解在一分钟内都能做哪些事情.
(三)综合式作业
“数学日记”是一项综合性作业,他可以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睛”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了“圆柱的表面积”一课后,教师鼓励学生查阅“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知识,有名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日记: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因为实际用的材料往往比计划材料要多一些,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了“进一法”.在教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资料,终于明白了“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真正含义.
比如,同学们去春游,总共有148人,而每辆车只能坐40人.148÷40=3.7(辆)或=3(辆)……28(人).3.7是准确数,但实际上汽车的辆数必须是整数.那这28人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他们走着去呀!这时,当然让这28人也坐一辆车去.所以,应该是需要四辆车,这样算式就应该是148÷40≈4(辆).像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作“进一法”,就是不管尾数的最高位是几,都要先舍去,并向前一位进一.
那么,什么是“去尾法”呢?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一根绳子长14米,把它截成3米长的跳绳,可以截成几根?14÷3≈4.7(根)或=4(根)……2(米),跳绳的根数不可能是4.7根.实际上只能截成4根跳绳,余下的2米只能剩下.这样,算式就应该是14÷3≈4(根).像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就是不管尾数的最高位是几,都一律舍去.
以前,我们还学过“四舍五入法”.
这三种方法说明:学习数学要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做题时必须灵活、合理地运用知识.
通过对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研究,引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开发和运用,实现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克服长期以来文本作业的枯燥与乏味,改变学生做数学作业形式单一的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数学个性化作业中体会完成作业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减负高效”.
【參考文献】
[1]周姝.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探究[J].吉林教育,2017(34):112.
[2]孙政.小学数学“前置作业”设计有讲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