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敏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活动环节。文本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提问的重要性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以便于更加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21-01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进行有效的分析。
1 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提问的重要性
提问的目的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个简单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挑战。通过学生的回答,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胆量,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利用有趣的问答形式,使学生充分的展现自身风采,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温暖,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问,能够将教学知识在学生脑中进行过滤,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原了教学知识,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现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在高效的提问中,有利于建立理解性、怡情性的教学模式,符合了新课改要求。
2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面临的问题
2.1 问题缺乏重点
小学生虽然年纪较小,但是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多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低估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准。缺乏难度的问题,建设性不强的问题,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倒教学内容中,但是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挥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2.2 学生缺乏主动性
当前小学课堂提问中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便是调动不起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甚至害怕被提问道,认为没有被提问到便是庆幸。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教学热情过高,甚至忘记了提问,或者自问自答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教师提问过于枯燥,也严重了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2.3 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别
小学生智力发育情况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很多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别。例如,很多同学会背的诗歌,但是一部门同学由于各种原因而背不上来。教师的问题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使得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会害怕回答问题的想象产生。
3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3.1 创建有针对性、明确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目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检验某个教学知识或引出某个教学知识。必须要在学生能力的基础上,设置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书本翻阅或者思考便能够回答出来的明确问题。在学习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南沙群岛”中,在整体感知全文阶段,教师便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请问南沙群岛在——,它是祖国——,也是——。”利用具体知识的提问,使学生在书本上便能直接找到答案,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全文的熟悉程度,夯实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切实的利用答案明确、目的明确的提问,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
3.2 创建有启发性、建设性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语文基本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正式思维与看逻辑思维能力全面发展的阶段,教师可以积极的在教学内容中探索与学生思维相契合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对问题背后蕴含的深层内涵进行理解。例如,为了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可以在学习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设立“同学们你在小骆驼身上学到了什么?面对小骆驼一样的朋友你该怎么做?”通过学生你争我抢的回答,使学生接受了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的洗礼。让学生懂得了“人不可貌相,美丽不止是外在”的思想观念。以后学生遇到“小骆驼”一样的同学,便会想到这个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关爱心,使学生能够用一颗关爱、正确的审美观去审视一个人。通过有启发性、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受到正确精神以及价值观念的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3.3 创建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差异化相对明显,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客观发展的原因,使得学生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便是针对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客观事实为出发点,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考虑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创建问题时,教师可以积极的提问性格相对腼腆的学生,设置问题时候也不易过于有难度。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也许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便会点燃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斗志。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望洞庭》时,教师针对比较腼腆的学生,“请问《望洞庭》中,将潭面比喻成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很多容易的回答出“将潭面比喻成了镜子。”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请问《望洞庭》中上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呢?”学生通过思考也能够轻易的答出“湖光、秋月、潭面、镜子”。这时,针对学生回答有误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积极的引导“潭面无风镜未磨,是说湖上没有风,朦朦胧胧就像没有打磨的镜子,是真的有写镜子吗?”学生忽而领悟说“没有写镜子”。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很不错!回答的答案都正确,只不过多了一个答案!”切实的将学生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提问,使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步。
4 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高效的提问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有助于教师引出教学知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设置的问题普遍缺乏重点。学生缺乏回答问题主动性、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差异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效率。积极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建有针对性、明确的问题,明确提问目的,将有启发性的问题融入到课堂中,切实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充分地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建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分层问题,切实的在展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艳梅.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张尊南.小学语文作业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