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整个行业的专业发展,对于人才优势的更好发挥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希望可以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 模式建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35-02
1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性
现阶段,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仍然向着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并存,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对于土木工程学科来说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持续分化与纵深方向的发展,土木工程教育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前进,也让各个专业之间存在着交叉与渗透,这就使得土木工程教育日渐朝着综合化的方向进行发展。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能够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在与土木学科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具备职业变动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使土木工程专业界限变得不再明显,并且实现与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使学生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需求,为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探索
2.1 加强基础,构建宽口知识平台
通过对专业口径进行拓宽,在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能实现其竞争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科发展,并加快交叉学科的构成。现行土木工程专业融合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专业覆盖面积比较广,为了能够与该变化情况相适应,土木工程教育应当发生转变,运用厚基础宽口径相结合的适应性教育取代对口专业教育。
通过该专业的基本情况,在相关教学计划中,可以对建筑工程类课程与交通土建类课程两个专业特色模块课程进行设置。其中,在建筑工程类课程中,主要指的是混凝土结构设计、房屋建筑学、基础结构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等,通过对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施工与管理知识结构内容进行掌握。在交通土建类课程中,主要指的是桥梁结构设计、城市立交与道路设计、桥梁工程检测等等,通过对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知识结构内容进行掌握。
在对课程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除了主修模块中的一组课程之外,还应当选择另外模块中的部分课程作为辅修课程。在选择主修模块与辅修课程时,学生应当依据自身特征与兴趣爱好自由进行选择,使学生能够对某一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掌握,与此同时,也能大致熟悉了解相关专业,拓宽其知识面,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与岗位变动。
2.2 拓宽专业,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充分表现出来。要想培养出广受社会欢迎与青睐的高质量人才,就应当持续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活动,确保其能够与当代社会需要相适应。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其主要培养目标就是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市政工程学以及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并且具备规划、设计、研究、施工与管理土木工程项目的能力,能够在相关部门胜任技术与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将道路桥梁、矿井隧道、房屋结构等各个工程领域内容包括进来。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所谓的拓展专业就是进一步强化学科知识基础。为了能够满足未来社會的发展需求,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内容,注重培养知识融合贯通、迁移与自我获取能力。
在进行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满足专业教育的需求之外,还应当考虑学生长远发展。通过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进行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充分保障基础课学时的前提下,应当注重对有关知识内容进行更新。根据“大土木”学科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设置,使学生专业基础变得更加扎实,对大知识平台进行构建,使学生在对某一专业特别精通的前提下,并具备与其他专业融会贯通的潜在能力。
2.3 加强实践,注重专业素质培养
专业素质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专业素质教育中,主要包括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技能结构进行建设。能力的培养指的是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表达以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但是具备一定知识并不代表具备相关能力,通过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对学生潜力进行挖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
在土木工程教育中,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促进全面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通过教学环节与相关辅助手段,如:地质实习、校外参观、测量实习等,使学生能够对土木工程产品的功能要求、外部条件以及内部结构有大致熟悉与了解。
第二,对相关实验课程进行设置,在组织综合型实验的同时,也应当对设计型实验进行组织,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为了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应当将校内创新基地充分利用起来,组织开展校内外科技竞赛等活动。
第三,依据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深入建筑企业,进一步加强其专业能力与素质,全面提升其各方面综合能力。
2.4 提升意识,适应国际竞争需要
在我国国民经济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中,建筑业属于其中之一,通过建筑业的发展,能够促进运输业、建材、冶金等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平稳快速发展阶段,土木工程设施建设速度也在日益加快。在未来一段时间,关于国家投资的方向中,土木工程设施建设人员占据主要地位,亟需大量的土木工
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勘察、设计、咨询以及施工市场也在变得更加开放,在我国建筑市场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商加入进来,其技术水平与管理方法比较先进,经营理念与竞争意识也比较丰富,对国内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使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建设企业也可以进军境外建筑市场,为国内企业迎来了良好的机遇。企業要想在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应当不断提升自身设计水平、施工技术与管理能力,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
在市场竞争中,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应当迅速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注重对现行培养模式与课程结构进行转变,确保所培养的经营管理人才,能够符合国际化市场竞争的要求与规定。
2.5 体系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第一,基础教育包括三个部分,即理论基础、工程技术基础与综合技术基础。学校应当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活动,使学生对有关基础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并具备相关能力,为以后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应当将专业口径进行拓宽,对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建筑施工工程方向、建筑经济管理方向、结构工程方向等若干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学生应当选择三、四个方向作为主攻方向。
第三,关于培养目标方面,应当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个性特点,应当将自身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并对自身劣势进行有效弥补,注重对学生发挥相关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朝着自身优势方向进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设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
第四,在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当突破课程自成体系的模式,注重对各个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发掘,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现代新概念、内容与方法引入进来。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当注重其模块化与系列化,分层次来进行,对土木专业课程新体系进行建设。
3 结语
土木工程的发展不仅是专业及行业的发展支撑,而且也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只有做好该专业人才培养,才能够真正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才能够让土木工程专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我国能够实现综合国力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金生吉,黄志强,白泉.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4):486-490.
[2] 王鑫.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01):170.
[3] 祁顺彬,刘凤翰,卢红琴.“3+2”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47-49.
作者简介:王娇瑞(1990-),女,汉族,籍贯:湖南涟源市人,学历:硕士学历,职称: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结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