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智超 张徐源
摘 要:手机依赖使大学生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日常学习和个人成长、道德修养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与交往等方面受到不良影响。团队干预为手机依赖大学生营造了“低压力”的氛围、增强了手机依赖大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手机依赖大学生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干预可从加强团队干预的规划、引导干预对象行为、创造现实交往平台、坚持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团体干预 手机依赖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24-02
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及知识水平决定了这是一个更能接受新的事物、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和更能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的群体。本次研究在湖南科技学院开展的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10份,全部回收,调查显示,作为新兴事物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在该校已经达到了100%,因大学生群体特征以及手机所带来的便捷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多的挑战。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露出手机在生活、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离开手机会出现一定的“忐忑”、“失落”、“无所适从”等负面情绪;还有数量不少的大学生表露对手机的依赖远远多于电脑、电视等;接受调查的高校教师则表示,对手机过度依赖对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等工作也造成了不良影响,课堂上、寝室内、校园马路上的屡见不鲜的“低头族”使得高等教育遭遇新的困难。此研究有益于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1 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的危害
1.1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受到不良影响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5”后,极个别的还是“00”后,尚处于生理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过于依赖手机,没有节制的沉迷于手机世界,会打破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新陈代谢、营养供给和生物钟规律。从而会出现近视、腰肩病变、颈椎与腰椎病变、神经病变、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精力变差等不良状况。另外,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存在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增加了产生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的几率,也增加了患心理疾病的风险。
1.2 日常学习和个人成长受到不良影响
对手机形成依赖的大学生,耽误了很多应该用来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对宝贵的学习机会与学习内容丧失兴趣,造成了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从而出现厌学甚至逃学的情况,导致个人日常学习与成长受到不良影响。根据2017年对湖南科技学院参加补考、重修、因不及格科目过多退学学生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手机依赖症状。
1.3 道德修养与价值观念受到不良影响
移动网络世界,参与者的无法百分百的实现实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责任感、义务感缺失,缺失了较多的道德束缚。另外,手机媒体文化丰富、多元、开放使得存在不少“黄、反、歪、暴”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社会经验不足、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形成了感官的刺激以及观念的冲击,从而对目前社会的道德与价值观规范产生质疑,使得道德意识出现偏差、社会责任出现弱化,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受到不利诱导,走上歧路,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1.4 人际关系与交往受到不良影响
手机依赖者沉迷在虚拟世界,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的意义不大,性格凸显出内向、孤僻、麻木、冷漠等特征,并逐渐封闭自我对现实世界发生隔离,导致与他人缺乏必要的交流、交往,甚至是排斥、反对与他人交流、交往,被动的融入社会。依赖者们,沉迷于人机对话的方式,在手机上活跃,能顺利、流畅的表达自身想法,但一放下手机就变得安静少言,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言语表现困难。
2 团体干预的概念及其对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的作用
团队干预指的是为了解决某些共同的心理问题,将多个问题存在者集中起来加以干预的心理干预方法。团体干预所强调的多重心理咨询理论的综合运用所产生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所带来的挑战会具有良好的效果:
2.1 团队干预为手机依赖大学生营造了“低压力”的氛围
目前智能手机在高校的普及率实现了100%,但对于手机依赖,普遍存在不重视或者不接受的情况,使得存在手机依赖情况的大学生面临一定的压力或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援助,使得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团队干预的实施,在一定心理技术的支持下,干预对象经历由陌生到熟識、由封闭自我到开放内心、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可以让其在团队中发现身边有不少和自己一样存在困惑和相同困难的人,让其切身体会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也并没有和所有人不一样,这就促使了团队认同感的形成,为干预对象在认知行为上发生必要程度的变化给予支持。
2.2 团队干预增强了手机依赖大学生的自信心
在单独干预过程中,手机依赖大学生往往会过度否定自己在其他方面所具有的优点和潜力。而在团队干预过程中,成员能获得较多的情感援助与支持,干预群体不仅能逐渐意识到他人和自己问题存在的一致性,同时在支持和帮助他人的时候,自己也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这样的体验会由内心产生一些全新的认识与自我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团体成员肯定自身优势和潜在能力,增强了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自信。这种自信产生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传统的权威说教,能够有效的帮助干预对象摆脱手机依赖,尝试并逐渐将注意力重点转入现实社会。
2.3 团队干预能提高手机依赖大学生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在“低压力”的环境中,存在手机依赖问题的大学生参与团队活动,通过辅导者组织实施开展团队建设工作并以一定的心理理论知识为依托,逐渐参与团队沟通把个人所处的困境与其他成员进行分享与沟通。并且,随着心理辅导逻辑路线的深入推进,团队建设持续开展,成员之间和谐的氛围逐步形成,相互之间的信任不断增加,成员们交流的内容会慢慢增多、逐渐深入。另外,在干预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干预对象会在团队中克服困难、改变自身行为失当的承诺,并且承诺能够在团队的监督下促进个人坚持践行,使得个人问题与团队问题得以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解决的合力,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团队干预对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的实施路径
3.1 加强团队干预的规划
以“理解、褒奖、鼓励、共情”四位一体的方式制定团队干预规划。首先要帮助干预对象团队充分认识手机依赖这一行为失当事实;其次要帮助干预对象团队仔细查找致使自身出现手机依赖问题的原因;第三是要引导干预对象团队敢于直面现实、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第四是要指导团队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并设法持之以恒的坚持、落实;最后是对整体干预进行评估,评估重要内容之一是是否降低了干预对象的手机使用时间、是否降低了干预对象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等,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干预规划,保证干预成效。
3.2 引导干预对象行为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较之以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增强,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对手机的使用在时间上也得到了更多的獨立性。对大学生们而言既是一种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又是一种潜在的考验。为此,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干预对象行为进行引导,例如在必要场所制定制度和规定,禁止携带手机,这些场所包括不需要使用到手机的教学课堂、必须参加的各专题讲座等;在一些特定场合,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发出倡议,倡议学生们合理、自制的状态下使用手机,这些场合包括图书馆、寝室、公共自修室等。
3.3 创造现实交往平台
手机依赖问题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逐渐减少了与他人的现实交往频率与时间,与外界的直接联系无法达到正常心理健康需要。比如,日常学习知识的查询主要通过手机、购买生活用品及学习娱乐用品主要通过手机、订餐与出行主要通过手机,甚至连找男女朋友都是通过手机社交平台,不仅影响了必要生活技能的掌握,更影响了个人社交能力的养成。为了克服这一现实存在的困难,学校及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校园活动,尤其是要增强校园活动的吸引力,通过开展学生感兴趣、紧跟时代步伐的主题实践活动和体验式活动,为学生们创建现实交往平台,从而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降低学生们对手机的依赖。
3.4 坚持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手机依赖所带来的困惑涉及到各个年龄层次的大学生以及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如不引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还将影响到更多的学生。为此,学校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时代与科技文明背景,关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态,及时的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对于手机依赖一是要防范于未然,做好防控。二是要分类别采取措施,对于手机依赖严重、手机使用成瘾已经可以鉴定为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移转心理专科医院进行救治;对手机依赖在可控范围之内,尚处于心理困惑层面的大学生,应加强心理辅导,及时转移学生注意力,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除困惑。
参考文献:
[1] 王小运,伍安春.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43.
作者简介:欧阳智超(1982-),男,硕士,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徐源(1988-),男,硕士,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