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静
[摘要] 随着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应用,患有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亦越来越多。低血糖症对患者的危害较大,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诱发低血糖症状的原因大多为降糖药物剂量使用不当、饮食不合理、运动量过大、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做好“五个强化”,即强化用药指导、强化血糖监测、强化饮食指导、强化运动指导、强化健康教育。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a)-0193-02
该文研究的对象是60岁(含)以上有低血糖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老年人患病中的常见病。随着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应用,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亦越来越多。目前,低血糖症已成为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危险系数较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有的甚至直接危及生命。笔者对某医院近2014—2016年收治的的5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认真研究,认真分析了低血糖症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到该院就诊的5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5.3岁,糖尿病病程2~23年不等。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冠心病10例,糖尿病肾病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6例,脑梗病史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合并多种疾病13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的血糖值为0.9~3.8 mmol/L,均低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低血糖工作组和我国2型糖尿病指南中规定的≤3.9 mmol/L为低血糖的标准。交感神经兴奋患者23例,主要表现为面色发白、身体颤抖、四肢乏力、有饥饿感、心悸、冒冷汗、情绪激动等;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6例,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思维迟缓、四肢抽搐、行为异常、头晕眼花、嗜睡等;无症状1例;夜间低血糖23例。
1.3 治疗方法
针对低血糖症状较轻的32例患者,口服糖水后血糖升至正常水平;针对低血糖症状较重的18例患者,注射10%的葡萄糖注射液,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调整注射量,努力使患者血糖保持在7~11 mmol/L之间。
2 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后49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8~36 h内血糖均恢复至正常值。1例因合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
3 原因分析
在治療前,经过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详细询问得知,诱发低血糖症状的原因大多为降糖药物剂量使用不当、餐饮量不合理、运动量过大等,可归纳为药物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生理因素和其它因素等5类原因。
3.1 药物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药一般为格列苯脲和氯磺丙脲等磺脲类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药物不当、药量过大是导致低血糖症状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知行能力不强,很容易错服,甚至误服降糖药。尤其是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好,直接影响到磺脲类和胰岛素药物的代谢,更容易造成低血糖症。临床显示,50例患者中,有28例曾因口服药物使用不当造成了低血糖症。另外,老年人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是造成低血糖症又一原因。笔者收集的临床数据显示,有9例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占18%。
3.2 饮食因素
合理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也是药物治疗方式的基础。“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及病情较轻的患者均可通过合理饮食进行控制。”大多数患者都非常清楚饮食治疗的重要意义。临床显示,90%以上的患者对饮食都非常注意。但对于如何科学合理进食,如何具体控制食量,70%以上的患者却不甚了解。主要的误区主要有3个方面:①部分患者对于饮食治疗的观念有误。他们认为尽量少吃饭血糖就会控制好,这大大提高了发生低血糖症状的风险。在减少食量的情况下,如果不相应地减少用药量,也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②部分患者饮食习惯不良。他们有的饮食不及时,有的饮食量不够,或者饮食与用药的时间不配,不能有规律地定时量进食,也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症。③部分患者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从而致使进食量较少,进而引发低血糖症。
3.3 运动因素
医生经常给糖尿病患者说:管好嘴,迈开腿。“迈开腿”就是要让患者每天做适量的运动。尤其是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做适量运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和血糖的代谢,还可以有效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但是部分患者容易产生“越运动,越健康”的错误观念,主观认为每天多活动活动对身体总是好的。然而过量的运动会导致其血糖分解,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另外,空腹运动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也有可能诱发低血糖。
3.4 生理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亦逐渐退化,体内激素调节机能逐渐变差。因此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减慢,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同程度地退化,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对降糖药的排解减少,从而造成降糖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出现状。比如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拮抗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时,容易致使胰岛素降解缓慢,从而造成胰岛素在体内的蓄积而出现低血糖症。另外,随着老年人患者记忆力的下降,如果出现不遵照医嘱服药而发到服药量过大或者重复服药的现象,也可能诱发低血糖。
3.5 其它因素
有些老年人盲目相信一些保健品和中成药,也可能导致低血糖症。因为有些保健品和中成药中含有磺脲类降糖药。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酒后进食量少也会导致低血糖症。同时,酒精也会抑制糖异生反应,引起酒精性低血糖症。
4 对策研究
4.1 强化用药指导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熟悉掌握常用降糖药物的种类及其不良反应,让其牢记用药名称、用法及用量。医生给老年患者开具处方时,应首选药效较弱的降糖药,比如二甲双弧和胰岛素增敏剂等,这类药品安全性相对较高,不容易引发低血糖症。若患者血糖控制不太理想,可视情况选择格列苯脲和氯磺丙脲等磺脲类长效降糖药物。用药剂量也要遵循“由小及大”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一定要叮嘱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注射剂量、注射部位、注射及进食时间务必要遵从医嘱。伴有并发症患者的降脂、降压等药物也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临床表明实验糖尿病强化治疗容易诱发低血糖症。“严格的降血糖减少大血管病变的试验使低血糖的危害暴露无遗,以致有些研究者不得不终止过于严格的强化治疗”。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可视个体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4.2 强化血糖监测
及时了解自身的血糖状况,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要让患者充分认识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并指导其熟练掌握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住院患者要每日查空腹及三餐后2 h的血糖;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每3 d查空腹及三餐后2 h的血糖;对于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可连续72 h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画出血糖波动曲线图,为有效治疗提供科学数据。对于出院的患者,也要让其遵照医嘱在家定期监测血糖。当血糖数据有异常变化时,要让其及时入院就医,避免因延误治疗时机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4.3 强化饮食指导
科学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药物治疗方式的基础。健康合理地进食,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体重,而且还有助于其控制高血糖、预防低血糖。
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定时定量饮食,还要做到少食多餐。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患者胰岛素B细胞的负担,有助力帮其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医生要根据性别、体重、生活习惯、每日运动量等因素,帮助患者制订食谱,以便其提高血糖控制的稳定性。
患者要根据每天活动量的多少而酌量增减进食量。日常生活还要做到戒烟戒酒,不沾染毒品。日常饮食要综合高纤维食品和高蛋白食物。患者身边要常备方便携带的小食品,当有饥饿感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要及时进食补充能量。有夜间低血糖症的患者,在睡前可摄入适量的高蛋白食品,比如鸡蛋、豆腐等。
2.4 强化运动指导
适量运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增强综合身体素质,控制血糖水平。但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慢性疾病,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老年人患者不适宜剧烈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快走、散步、打太极拳等相对舒缓的运动形式。同时,还要告之患者运动前应适量补充食物,切不可空腹运动,以避免低血糖症状的发生。运动过程中,患者也可随身携带含糖较高的食品,以备不时之需。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冒冷汗、发颤、心慌、有饥饿感时,应及时补充食品,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5 强化健康教育
①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需要患者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医护人员要让患者明白,如果能够遵从医嘱合理用药、定时定量用餐、保证适量运动,疾病本身就不会对患者造成致命伤害,不要让其有较大的心理压力。②要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尤其需要让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明白合理用药、适量饮食、适当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适量的小食品,比如奶糖、饼干等,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随时随地补充能量。患者单独外出时,应佩戴印有患者病情及应急办法的信息卡,以便发生低血糖症状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参考文献]
[1] 刘芳.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220-221.
[2] 王紅显.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0):86-87.
[3] 陈凯,胡芳,赵新兰等.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外医疗,2013(1):57-58.
[4] 张晋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2(3):40-41.
[5] 赵凯歌,王素辉,陈金平.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57-158.
[6] 艾菊.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治疗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2):97-99.
[7] 李西军,赵春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报告分析及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122-123.
(收稿日期: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