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旦阳
摘 要: 《赎罪》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世纪力作,主人公布里奥妮因为年少无知想象力旺盛而使罗比蒙冤入狱,此后死于战场。布里奥妮亲手断送了姐姐塞西莉娅和罗比的浪漫爱情,此后她花费毕生精力,一直致力于赎罪之中。文章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解读小说主人公布里奥妮从无意识坚持本我到找到自我意识实现自我,摈弃自私无知欲突破自我又自我辩解的矛盾心理变化过程。
关键词:《赎罪》 布里奥妮 精神分析法 矛盾
一、引言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赎罪》,自2001年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广泛讨论和研究,并获得了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项提名。该小说涉及多个主题:赎罪、人性、战争、心理成长等,文学评论家从多个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解读:主题、叙事结构技巧、元小说、后现代特征等,但关于该作品的心理分析论文比较匮乏。
小说主体的叙事单元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背景是百无聊赖的英国乡间塔里斯庄园,直到出现罗拉被强奸事件,罗比因为布里奥妮的指控而蒙冤入狱。第二部分聚焦二战,罗比在敦刻尔克撤退中饱受战争摧残、痛不欲生。第三部分以悔罪的布里奥妮为中心,她在医院每天经历伤痛和死亡带来的冲击。因现实和战争被分开的恋人塞西莉娅和罗比终得团圆,误会解除。而第四部分却突然揭示前面的圆满纯属虚构,布里奥妮并没勇气道歉,本该幸福的恋人死于战争之中。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着手,解读主人公布里奥妮从因为年少无知将自己的想象误以为真实而强行“伸张正义”,到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试图赎罪的这一心理变化过程。承认过错与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又无不充斥着辩解的嫌疑,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真实人性的体现,对于个人甚至全人类认识到自己的罪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出现于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20年代,从精神分析角度出发的文学批评方法被广泛应用,从而形成了这一被人熟知的文学批评方法。精神分析法聚焦于解读和剖析文学作品中决定主人公困境的动机和矛盾。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理论研究者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释梦》一书中将意识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他运用了冰山的类比,意识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是能够觉察并认知的心理部分。“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弗洛伊德26)这三个部分中最重要的是无意识,它潜藏在意识层面以下,却对人类行为有着极其重要响的影响。“无意识储存着痛苦的情感和经历,伤痛,恐惧,罪恶的欲望和未解决的矛盾冲突。”(左金梅,82)而前意识是在需要时即能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超我涉及人类内化的善恶,关乎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禁忌。这个词经常隐射人的负罪感——人本可以不用感觉愧疚然而社会教义使然。超我与本我从某种程度上对立,因为本我是最原始的心理与冲动,比如性冲动。它只在乎个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哪怕是社会禁忌——对权力的渴望,对性的冲动,对事物和寻欢作乐的追求等等,毫不顾忌后果。换言之,本我大部分是由社会传统所规避或禁忌的欲望组成的。自我处于本我和自我之间,它有意识地体验外部世界,监督自我,并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一个的改变通常会影响到另外两者。本我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社會规范和我们真实欲望之间斗争的产物。
三、《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解读
小说主人公布里奥妮是一个13岁的女孩,和同龄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一样,她涉世未深,但区别于普通女孩的是她显得有些“深沉”:因其想象力丰富、酷爱秘密,并沉迷于虚构的文学世界和自己构想的天地难以自拔。她由于对成年男女之间微妙的情愫一无所知,不自觉地将文学想象作为自己的取景框,将姐姐塞西莉亚看成无辜被动的“受害者”,而罗比则是伪善的“施暴者”,最终导致她对罗比是强奸犯的错误指证,罗比蒙受冤屈锒铛入狱,有情人被分离且双双死于战乱之中。布里奥妮由无意识的本我的冲动和盲目造成了这一错误,她在后期以有意识地自我和超我来尽力弥补,试图通过文学来完成自己矛盾的救赎。
(一)布里奥妮无意识本我招致罪孽
年幼的布里奥妮热爱创作,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建构自己的虚拟王国。小说的开始部分,出现的视野是一个窗口,布里奥妮通过窗口看到姐姐和罗比争夺一只花瓶,她认为姐姐不得已脱掉衣服,跳到花坛里捞取花瓶是受到了罗比的威胁。然而读者通过第三人称全能视角,发现当时的情况只是两位年轻人羞于表达朦胧青涩的恋情,整个氛围并非剑拔弩张,而是充满试探甜蜜和小别扭的暧昧气息。另一个场景更是致使布里奥妮将自己的主观臆想放大:她偷读了罗比让她转交给姐姐塞西莉亚的书信,看到书信中让人脸红的内容,布里奥妮判定罗比道德败坏,是一个伪君子。
无意识无理性的本我被内心隐秘的欲念驱使。受童话和民间文学的影响,少女时期的布里奥妮将自己想象成公主,罗比是对应的男主角。10岁的布里奥妮曾通过跳水将自己的想象去实际生活中验证:
“谢谢你,”她不断地说。“谢谢你,谢谢你。”
“你这样做真是愚蠢到了极点。”
“我想要你救我。”
……
“你知道我为什么想要你救我吗?”
……
“因为我爱你。”(231-232)
由此可见,布里奥妮完全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之中,不惜以生命来求证,却没有意识到罗比救她是出于关心而非爱恋。她在罗比跳入水中救她有多狂喜,在她知道罗比对自己的姐姐抱有性幻想时就有多失望和愤怒,因为自己的欲求未满,布里奥妮出于自我防卫的本能将罗比在道德上有着不符实际的贬低。到她撞见罗比和塞西莉亚在图书馆那一幕,“她的孩提时代已经结束……她就此参与到儿童世界之外的人生戏剧之中”(160),布里奥妮的无意识已被磨成一把隐秘的足以杀死罗比的利刃。
表姐罗拉被强奸事件是个导火线,使得布里奥妮刺出手中的利剑。尽管她在黑暗中只看到一个模糊的男性背影,并未真正看到施暴者的面容,她却盲目地认定凶手就是罗比。“如果她可怜的表姐不能把握真相,那么她会帮她揭示出来。我能。我也愿意。”(168)于是,布里奥妮立刻揭发“真相”,指控罗比,并向警察提供证词。罗比作为下层阶级(家仆的儿子),面对上层阶级的指控无从辩白,无端在监狱度过痛苦的五年,也因为此次事件一生悲苦,前程恋情甚至生命全部葬送。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大多都是无意识的。从表面来说,13岁的布里奥妮的行为与一个精神病患者无异,然而结合她的自身情况和经历来说,正是因为她缺乏道德观念和逻辑推理,以及被自己隐秘的嫉妒、愤怒欲念所主导的本我,造成了罗比、塞西莉亚和她本人一生的悲剧。
(二)布里奥妮找到前意识自我力图赎罪
罗拉被强奸事件给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人生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比为了洗清入狱的案底,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布里奥妮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当年犯下的错误。“一开始认为自己是秉着‘爱的原则指控罗比,保护姐姐及罗拉;随着年龄增长,她意识到了自己由于幼稚和偏见误解了罗比的人格”。(宋艳芳,86)布里奥妮最后意识到马歇尔是真正的强奸犯,而这个凶手却逍遥法外。她渴望得到当事人罗比和受害人姐姐塞西莉娅的原谅,一直试图以她的方式——写作来赎罪。
在罗比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布里奥妮放弃了去剑桥学习的机会,来到医院做护士工作,一如她的姐姐塞西莉亚一样,希望能减轻自己的罪过,获得救赎。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正,悔恨与痛苦中,老年布里奥妮暗示自己年轻犯下的罪孽除了无知,警官的诱导和阶级隔阂也是关键因素。她没看清那个人,主观认定自己看到了他,并只能在警官的“看见”和“没看见”之间二选一。而布里奥妮的母亲宁愿相信上层阶级一个孩子毫无证据的话,认定出身低微的罗比就是强奸犯。
小说的叙事者布里奥妮对自己罪行的悔过和自我辩护的矛盾赎罪贯穿文本。她一方面试图客观地还原当年事件的真相,一方面又在叙述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话语来强调促成她犯错的外部原因。诸如:她强调周围太黑了,试图将自己的过错怪罪于外部环境;她强调在指认罗比时面对了来自家人和警察的巨大压力,意在隐射成人的引导;她强调自己当时年纪轻轻,不具备“那种精神上的独立”(218)。对当年事件的回顾和剖析的自我矛盾,加上布里奥妮写作的动机的矛盾让她的赎罪纠结不已,似是而非。
读者从小说的开端便得知布里奥妮还是一个少女作家时,她便期待人们盛赞她的写作技巧,她幻想并沉浸在这种巨大的成功和喜悦之中。老年的布里奥妮更是一个非常著名,受人尊敬的作家。她写《赎罪》的动机恐怕除了赎罪,渴望成功和流芳百世皆有之。而她为了弥补当年的罪过,在小说里为罗比和塞西莉亚安排了美满幸福的结局,却在第四部分又亲自来否认这不过是虚构。
四、结语
小说《赎罪》的主人公布里奥妮年幼的时候因为一场毫无根据的指认,出于无意识的本我臆断而葬送了姐姐和罗比这对恋人的幸福。当她逐渐成人,恢复理智,她的前意识自我力图通过写作来赎罪,尽力弥补年轻时犯下的过错。她的心理过程不断变化,尤其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悔过和辩白贯穿文本。足见她摈弃自私无知试图突破自我的矛盾心理变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McEwan,Ian.Atonment[M].London:Jonathan Cape,2001.
[2] 戴志红.用精神分析法解读《赎罪》中布里奥尼的心理变化过程[J].文学研究,2017(1):67-68.
[3] 弗洛伊德.赵辰译.梦的解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5] 黄一畅.复杂人性的质询——论《赎罪》的解构叙事效应[J].外国语,2010(06):89-94.
[6] 宋艳芳,罗媛.谁该赎罪?何以赎罪—《赎罪》的伦理经纬[J].2012(1):83-90.
[7] 曾艳钰.“误读的焦虑”——麦克尤恩《赎罪》中的真实與误读的真实[J].国别文学研究,2013(2):112-118.
[8] 邹涛.叙事认知中的暴力与救赎——评麦克尤恩的《赎罪》[J].国别文学研究,2011(4):67-73.
[9] 左金梅,申富英,张德玉.当代西方文论[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