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哥特解读

2018-05-15 10:03李希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哥特人物塑造

李希平

摘 要: 《黑暗的心》是英籍波兰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发表于1902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它是作者对人类文明以及人性这一主题所做的深刻思考。纵观该作品国内外的评论和研究,有殖民主义、后现代、叙述、异化、生态女性主义、狂欢、复调、文化等视角的剖析,可谓蔚为壮观。然而距今尚未有从哥特视角全面分析该作品的论文,因此笔者撰写此文,望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本文拟从人物塑造、死亡主题和环境、意象三个方面解读《黑暗的心》。

关键词:哥特 人物塑造 死亡主题 场景和意象

一、引言

哥特小说伊始于18世纪中后期,辉煌于19世纪上半期,它承先启后,历久弥新。哥特小说与各个阶段社会思潮和文艺理论融合,通过描写反理性、鬼怪、神秘的超验力量,摆脱精神桎梏,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表达内心诉求——哥特独具恐惧的场景、心理描写调动恐惧,恐惧激发崇高感,进而净化心灵, 它印证了朗吉努斯的观点“黑暗比光亮更能产生崇高的观念”

哥特小说被称为“黑色浪漫小说”, 其“黑”表现在情节和主题上; 情节上,它充满暴力与恐惧; 主题上,它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1] 霍桑、狄更斯、勃朗特·艾米丽、埃德加·艾伦·坡以及福克纳、托尼莫·里森都曾经创作了璀璨的哥特小说,使得早期通俗 “边缘地位” 的文学形式进入文学的主流和中心。

二、哥特人物设定,“恶棍英雄”或者叫做“拜伦式英雄”。

哥特小说醉心于创造暴君式的人物形象,多为恶棍或拜伦式的英雄。这个人物集善恶于一身,具有超常的意志和力量,同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社会体制势不两立,因为是性格孤傲的叛逆式边缘人物。《黑暗的心》里的主人公库尔茨就是这样一个恶棍。他既是压迫者又是被压迫者。小说的叙述者马洛受到自己历险和好奇心的驱使,决定去非洲腹地,大展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从他离开伦敦乘船向非洲驶时,在非洲各个贸易战的欧洲同僚告诉他库尔茨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人物” “前程远大,非常远大” “最好的以为代理人, 是一位非同一般的人物,对整个公司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 “他可以说是一位奇才” “......是怜悯、科学和进步的使者”[2]......他是为英帝国聚敛财富、传播“人类文明”的传奇英雄。然而,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马洛的兴奋、期待、朝圣却成了惊骇和梦魇,他看到真相之后,理想彻底幻灭。

他看到的库尔茨,是“又高又瘦” “幽灵的眼睛”“骷髅的眼窝” “他...刚从一条裹尸布中暴露出来”“......古老的象牙雕刻成的一具具有生气的死神的偶像”。[2]库尔茨是欧洲帝国主义财团派遣到非洲掠夺象牙的爪牙。在劫掠的过程中,他屠杀、奴役、愚弄当地的黑人。他所到之處,散发着和他自己一样的死亡气息。一度繁盛的非洲土地,成为了人间炼狱。在疯狂掠夺象牙的非洲时,库尔茨失去文明的规范和道德指引,惊人地堕落并且展示出原始的凶残本性。极度膨胀的物质欲望和精神上荒芜,让库尔茨的内心扭曲,成为了行尸走肉,成为“干瘪的骷髅......到处流浪,受尽折磨的幽灵”。[2] 库尔茨是典型的哥特式的暴君,同时也是英帝国疯狂掠夺财富下的牺牲品,作者对这个人物既憎恨又心生怜悯。

三、哥特死亡主题

小说从始至终笼罩在一片死亡的气息中, 读来让人倍感压抑。迪福式的漂流到荒岛,依靠自己的努力生存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的故事在《黑暗的心》中成为彻底的谎言。年轻人马洛的朝圣之旅,到了最后却成为了一生的梦魇。殖民的血腥掠夺带来财富的同时,让人的精神枯竭。库尔茨不是英雄,而是惨死在自己凶恶、贪婪的欲望之下的可悲人物。马洛沿途目睹的黑人躯体群像是“一幅大屠杀或者大瘟疫之后留下的情景”,库尔茨居所前面的一排木桩上挂着人头。到最后马洛仓皇逃离非洲的途中和黑人交火,死亡如影随形。在这里,胜利也带来腐败。马洛看到的死亡,令读者心惊,然而作者就是要让读者看到欧洲帝国主义财团把自己伪装成慈善机构,成立所谓的肃清野蛮习俗国际社,打着利他主义的幌子掠夺财富“象牙”;“象牙”象征的是人类的贪婪、残酷、虚伪,“这个词在在空气中,在人的耳语和叹息中震响,你简直觉得他们是在向它祈祷。这里到处都可以闻到一种愚蠢的贪婪的气息,完全像从尸体上发出的臭味”。[2]《黑暗的心》里死亡主题,经作者浓墨重彩的描绘,展现给读者是一幅死亡群像;被掠夺者身体死亡;掠夺者身心煎熬,即便是身体安好却灵魂堕落死亡, 或者是身体和灵魂同时奄奄一息,垂死挣扎。康拉德以恐怖暗黑死亡为主题,把殖民主义者的精神世界的触目惊心的黑暗面展示给世人。然而康拉德的哥特死亡主题并非传统的哥特对于死亡的迷恋,通过暴力、阴郁、嗜血、变态场景的描写,获得独特的审美张力,而是揭露殖民的谎言,展现出它的本来血腥面目。所以,死亡不是康拉德的终极目标,而是寄托了对被奴役、被殖民的人们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四、哥特式的场景和意象

《黑暗的心》里无论是社会场景还是自然景观的描写,都带有浓郁的哥特风格。马洛旅途伊始的泰晤士入海口是“阳光中的一片昏黄朦胧,群星下的一片死灰色的闪光”;英帝国的某座城市“是一座粉饰过的坟墓”;待到出发“千篇一律的阴森、单调的海岸” “这仿佛在一个类似噩梦的环境中进行的一次十分无聊的旅行”;非洲的某个贸易站“仿佛是跨进了地狱中的一个最阴暗的角落”;“树木像一群鬼怪站在月光下”;后来对到非洲原始森林、河流里的沙洲和浓雾的描写,无一不不充满“恐惧”、“阴森”“无法忍受、万分厌恶”;而最为毛骨悚然的是挂在库尔茨门前木桩上的黑人头颅,目击了这一骇人场景的马洛“而我第一眼看到他的反应时,仿佛要躲开一个人的拳头似的把头向后一甩”。[2]

《黑暗的心》中大篇幅地描绘哥特式的环境和意象,渲染出一种无比压抑、阴森恐怖、神秘和悬念感。一方面是掠夺者给非洲带来的灾难,饥饿、疾病、痛楚、奴役肆虐这片土地,死神随时光临。另一方面是掠夺者之间尔虞我诈、钩心斗角,面对屠杀黑人时的沉重罪孽感和对权利、金钱绝望追求下精神分裂和异化成魔。它们如同传统哥特小说中的颓败的古堡、墓穴、地下室、月光、荒原等场景一样,给读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它催促人们思考,精神救赎之路在哪里?

五、结语

哥特小说具有的挑战和颠覆性,通过突出表现暴力和堕落来强有力地揭示社会的罪恶和人性的阴暗,它用震人发聩的笔触,直指现行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体系。《黑暗的心》用特哥技法殖揭露和批判殖民主义,暴露了殖民侵略、压迫和掠夺的本质,殖民主义者因为自己的贪欲和权利而堕落。《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留给后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直指人心的黑暗面,逼迫人们做道德的拷问,对殖民主义反思,因为只有认识到黑暗才能拥有真正的光明。

参考文献

[1] 许正林,殷维.哥特式小说: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J].当代电影,2017(1).

[2] 康拉德.黑暗的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2).

[4] 於鲸.《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 崇高与诡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3,24(2).

[5] 王美萍.被解构的朝圣之旅——《黑暗的心》后现代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7,20(4).

[6] 周黎隽.分裂的主体——《论黑暗的心》中库尔兹这一人物的文化寓意[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5).

猜你喜欢
哥特人物塑造
锋利少女
软哥特主义
德国 莱比锡哥特节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傲慢与偏见》之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安排论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