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淑霞 李兴亮
[摘要] 目的 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6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较对照组的72.41%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1周和4周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4%,与对照组的13.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用药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a)-0067-02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2%~4%,但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却高达55%[1],同时,糖尿病也显著增加了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稳定型心绞痛为病情在数周内发作性质、程度和频率无显著变化的一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会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拜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为临床治疗心绞痛常见药物,该研究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将其用于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116例患者,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6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院时均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糖尿病诊断参照WHO制定的标准[3],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肝肾功能损伤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在100×109/L以下患者,对该研究药物过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45~78岁,平均(59.35±5.25)岁;病程9个月~9年,平均(4.33±1.58)年。对照组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44~77岁,平均(60.12±5.11)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4.40±1.61)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肌缺血、缺氧对症治疗,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以拜阿司匹林100 m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30007)治疗,75 mg/次,1次/d。两组均用药4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并用药7 d和4周时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等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参照《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4]标准进行判定,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80%以上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且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80%以下为有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和4周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2。
2.3 安全性
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恶心呕吐4例,腹痛3例,皮疹1例,腹泻2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2例,2例,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4%,与对照组的13.79%相当(χ2=0.454,P>0.05)。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为内科常见疾病,具有症状时间长、疼痛强烈的特点,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有发展为肾衰竭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破裂斑块上血小板大量聚集,继而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形成血栓,阻滞动脉,导致心肌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最终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障碍[5]。因此,从该病的发病机制看,临床治疗应该以抗血小板聚集为主要治疗原则。
阿司匹林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痛、发烧等,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心脏病、脑血栓等。将阿司匹林用于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其主要是利用非逆转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导致其部分发生乙酰化,从而抑制血小板生成的四烯酸,并使四烯酸变成血栓素A2,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6]。氯吡格雷为临床常见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以选择性的与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和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PⅡh/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7]。董海平等[8]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87%,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83.67%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该研究亦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4.83% vs 72.41%),且观察组治疗1周和4周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在拜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起效快,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组在用药4周后,血小板聚集率未进一步下降,提示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已处于稳定。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轻,均为恶心、呕吐、腹痛、皮疹、腹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提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均耐受。
综上所述,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疗效确切,在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蒲月英,张万超,何文富,等.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1):94-95,97.
[2] 李潇.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3(14):157-158.
[3] 吴明洋.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差异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114-115.
[4] 李迎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85-86.
[5] 魏立业,张庆文,冯倩,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502-503.
[6] 宋良芳,龚炜.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2(16):93-94.
[7] 羅伶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12):1803-1805.
[8] 董海平,吴中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 16(8):747-749.
(收稿日期: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