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纪念他的武侯祠庙遍布全国各地,但广东省境内的武侯祠庙却长期罕为人知、罕见记述。其中,中山是省内武侯祠庙最集中的地方,本文考述的是中山市内除南下村以外的二十余座武侯庙。
[关键词]诸葛亮;广东中山;武侯祠;武侯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世称武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逝后二十九年,蜀汉朝廷为其在沔阳立庙,此为最早的武侯祠。今天几座著名武侯祠庙则在唐宋时已有。随着《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建起了众多的武侯祠庙。广东境内也有不少,但却长期罕为人知。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请教群众和实地踏访,在粤省内找到逾30座武侯祠庙。这些祠庙主要分布在广州、中山、珠海、顺德等地。限于篇幅,广州市内的、珠海市内的、中山市南下村的武侯庙考述已各自成文。本文记述的仅是中山市内除南下村以外的武侯庙,是拙作《广东武侯庙考述》的一部分。
近年,全国三国文化、武侯祠文化和诸葛亮文化蓬勃发展。例如,多地为纪念诸葛亮、弘扬三国文化而不定期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诸葛亮学术研讨会;2016年,勉县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南阳武侯祠等全国十一家武侯祠成立了国内首个武侯联盟,旨在共同打造武侯祠联盟文化旅游,挖掘发扬武侯文化;同年,四川省文物局筹建成立“全国三国文化保护利用联盟”,并在成都武侯祠设立“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广东人敬拜诸葛武侯这一文化现象也是全国三国文化、武侯祠文化和诸葛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过去却一直鲜有关注,故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后写成此文,希望能在将来引起学界及社会对广东武侯庙的更多关注。
一、濠头一村武乡侯庙
濠头村,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西部,背靠五马峰山,临海,有小溪因盛产蚝而称蚝溪,村因溪而名,称蚝溪村。后改称今名,溪亦易名濠头涌。今濠头村包括濠头一村、濠头二村、濠头三村、上陂头、下陂头、员山等村及小区。濠头村的濠头一村、濠头二村、濠头三村皆有武侯庙。
濠头一村的武乡侯庙,又名香林古庙。因旧时邻近的马背林山植有沉香树,故称。武乡侯庙坐落在村中高地,位于香林庙一巷,约建于清代。现建筑为1992年、1993年、2007年经村民集资重建,面积约350平方米。正面所见,武乡侯庙高两层,面阔五间。门廊式大门高一层,庙额写着“武乡侯庙”,门联为“功存汉祚,业本儒宗”。进入庙内,一匾高悬曰“万古无双”,前柱联曰:“想当年羽扇纶巾问谁东汉真名士,看此地屏山带水可是南阳旧草庐”。天井有一四角拜亭,亭后是正殿。殿内高悬两匾。前匾为“亘古一人”,殿联为“地限偏安伐魏和吴中有主,天生名世耕莘钓渭后何人”。后匾为“德并伊周”,匾下神龛内供奉诸葛武侯像。神龛左右有壁联,曰:“功冠萧曹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名齐伊吕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正殿两侧有偏殿,东偏后殿祀观音,东偏前殿为迎客堂,西偏殿祀华佗。前后进两侧有廊道连接,廊壁嵌有三次重修的捐款芳名碑。
二、濠头二村汉忠武侯庙
濠头二村的汉忠武侯庙,又称大王庙,位于该村的涌口正街。汉忠武侯庙约建于清代,今庙在1997年经村民集资重修过,面积约170平方米。该庙为面阔一间的两进硬山顶镬耳墙建筑。庙门为凹斗式设计,庙额阴刻“汉忠武侯庙”。门联曰:“功成汉室三分鼎,名就蜀国八阵图”。庙内门厅西壁嵌有1997年重修武侯庙乐助芳名碑。正殿神龛供奉诸葛武侯像。武侯坐像头戴浅褐色纶巾,身穿墨绿色氅衣,右手持羽扇于胸前,左手置左膝上。供桌左右两侧为姜维、马岱侍立彩塑像,一捧印,一按剑。两像身后挂着正殿壁联:“想当年羽扇纶巾问谁东汉真名士,看此地屏山带水果是南阳旧草庐”。正殿之西有偏殿,祀天后娘娘。该庙庙会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的大王诞。
三、濠头三村武侯庙
濠头三村武侯庙约建于清代,今庙为1993年重建。正面所见,武侯庙面阔一间,单进,硬山顶。庙额为大理石,阴刻“武侯庙”,上款为“癸酉年”。门联为“南阳高抱负,西蜀展奇才”。庙内正龛供奉诸葛武侯像。武侯坐像金色,戴王侯冠冕,右手托笏,左手搭膝。左龛祀关公,右龛祀观音。庙内墙壁上嵌有《乐助建庙善心人士名列》碑。
四、白庙村武侯庙
白庙村为五星村辖内五个自然村之一,位于火炬开放区西南部。村中有武侯庙。据说,该庙中曾有太白金星神象,故又称太白神庙,村因而称为白庙。民国期间,简称白庙,沿用至今。白庙村武侯庙位于村西,门联石上刻有“光绪岁次甲辰年重建”字样,可知该庙重建于光绪三十年。现庙建筑坐东北向西南,背靠群山,其东毗邻一六层楼高的碉楼,为中山现存碉楼中最高的一座。正面所見,该庙硬山顶,博古脊,面阔三间,有等宽三门,中间正门内凹且略高于左右两门。正门上方镶嵌麻石横额,阴刻“武侯庙”。门联曰:“策定三分国,名留八阵图”。进入庙内,内堂正中供奉诸葛武侯半身画像,武侯像后墙上彩绘圆形双龙戏珠图。
五、宫花村武侯庙
宫花村是火炬开发区南部的一个半山区村落。该村武侯庙坐落在村北堡后门山下,约建于清代。今庙坐西向东,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60多平方米。庙门之联为“武侯八仙长显圣,普罗财运广亨通”。
六、张家边村武侯庙
距白庙村约四公里、距宫花村约六公里的张家边村亦曾有武侯庙。张家边村包括张家边一村、张家边二村、张家边三村、张家边四村和张家边五村。该村原有武侯庙位于张家边二村。因该武侯庙为张家边村最大之庙,故又称大庙。大庙前有大块平坦地,村民便来此摆卖,后建起市场、杂货店等。逐渐地,村民就把这一带都称作大庙。今庙已不存,仅存地名。
七、黎村武侯庙
黎村位于火炬开发区东部。现黎村古庙墙上嵌有《重修北帝、武侯二庙碑记》石碑,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碑文说,“岁壬寅,北帝、武侯、元山三庙俱遭蚁蚀,爰集议重新,飞柬各埠签助而集赀少,縻费多祗新二庙,元山尚遗以俟后。……武侯庙经此癸卯年十月十一日落成,是年冬十二初六日共费银捌佰肆拾陆两。”由此可知,黎村武侯庙在光绪年间已存,并在光绪二十八年遭遇白蚁侵袭而在第二年重修过。近年,武侯庙又经过重修。今庙建筑瓷片青砖外墙、橙红瓦顶,硬山顶屋脊上饰以双龙戏珠彩琉璃。庙宇大门为无柱的凹斗式设计,且门居右而不居中。庙额为麻石匾,阴刻楷书“武侯庙”三个金漆大字。门联为“伊吕伯仲,鱼水君臣”。内堂神龛供奉诸葛武侯坐像,像后绘龙腾祥云壁画。武侯像头戴王侯冠冕,左手托笏,右手持扇。两侧文武二将侍立,文者握卷持笔,武者按剑持戟。堂内柱联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八、涌口村武侯庙
涌口村,又称冲口村,位于南朗镇东偏北处,因位于丰阜湖古涌道口,故名。涌口村武侯庙位于该村的东堡正街,又称涌口祖庙。庙建筑后靠一小山丘,为涌口东头公园所在地。公园内古榕成荫,有长石为凳,乃一副麻石匾联,文虽漫漶,仍依稀可辨“大德曰生,同心定汉”八字,疑武侯庙旧物。
关于涌口村武侯庙的始建年代,庙内清光绪十九年《重修武侯庙碑记》载,“吾宗涌口乡旧有武侯庙在丰阜湖东。明初始建一行宫于乡之东隅,每岁端阳迎銮回乡,节过始返。后因祈祷不便,廓行宫以为庙,而丰阜湖之庙祀如故。道光辛丑,乡人兴典、永光、启材等狭小旧制,购地恢而大之。迄今四十余年,丹青陁剥,榱桷朽败,屡议重新未果。适乡人有能乩卜者,侯之司事降坛,命改旧向壬丙亥巳为子午壬丙,布置款式、大小事宜暨捐助多寡一听命于神。故人心乐趋,踊跃从事,讫无异议。以此见侯之灵爽赫濯,恩德汪濊,沦浃于数百年之深也。经始于戊子年秋,落成于己丑年冬。”据此,则该武侯庙始建于明初,一开始用作行祠,后扩建为庙,但规模不大。至道光二十一年,乡人购地再次扩建,庙宇坐向为壬丙亥巳。光绪十四年秋,开始重修武侯庙,庙宇坐向改为子午壬丙,光绪十五年冬竣工。
其后百余年,该村武侯庙都未再大修过。日久失修且风雨侵袭,导致庙建筑多处出现裂缝而成为危楼。故涌口村村民于2001年集资三十余万元重修,耗时四个月而竣工。
今武侯庙正面建有围墙,围墙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前是一池塘。围墙大门门联为“坎北屏山环宝殿,离南冠日照纶巾”。现武侯庙是一座面阔五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庙额为麻石匾,阳刻“武侯庙”,上款为“道光辛丑孟秋”,下款为“鲍俊敬书”。门联为“龙凤瞻遗像,风云护古祠”。此联两侧还有一联,曰:“后汉劳三顾,南阳又一庐”。
走进门厅,高挂一匾曰“聿厥有成”。屏门左右两侧柱联为:“遗像肃清高企石壮观昭日月,光辉沾社稷剑门自治有馨香”。绕过屏门,就是有盖天井。天井以四柱支撑,中置一巨型石制三足圆香炉。
穿过天井,就是正殿。正殿主龛祀诸葛武侯。武侯坐像头戴王侯九旒冕,身穿红袍,双手持圭于胸前。神像之左有帅印,之右有令剑,之前有汉丞相诸葛武乡侯王神位牌。神龛有内外两层,内龛正中有额,曰“武乡侯王”,左右龛联为“龙卧南阳抱膝长吟名士志,马流西蜀鞠躬尽瘁老臣心”。外龛之外有彩绣锦帐,锦帐横额绣着“佑我万民”,两侧垂帷则绣着“明代建庙乡东隅念武侯一生为汉业,辛巳重修赖众心感神恩百世荫涌溪”。锦帐之上尚有一木匾,写着“无远弗届”四个隶字。此外,正殿有大红木柱,柱上长联曰:“计历相两朝直酬三顾勤劳祇在兴刘复汉,读出师二表俨见一生筹策只因伐魏征吴”。殿壁有两联,其一曰:“纶羽真名士哉家世龙岗君臣鱼水,寄托惟丞相耳军机牛马阵势风云”,其二曰:“三顾感遭逢驰驱时羽扇纶巾讨贼先声摄曹马,一生能谨慎寄托后披肝沥胆兴刘正统继高光”。正殿左龛祀张飞、赵云,右龛祀关公。
西偏殿为列圣殿,祀洪圣王、康真君、鄂国公。东偏殿为夫人宫,祀金花夫人、娘妈、龙母夫人、禾谷夫人。前后进有廊连接,东西廊壁嵌清光绪、2010年《重修武侯庙碑记》两通。据村民说,现涌口村武侯庙庙会日期为每年农历7月23日。据清道光九年所修《昭烈忠武陵廟志》,农历7月23日为武侯诞日。
九、东桠村武侯庙
东桠村位于石岐东、南朗镇西北。因村在小隐涌上游分汊处之东,故名。该村武侯庙位于大同街,清光绪时已有,1997年重修过。现庙是一座面阔三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面向一池塘。庙额、门联均麻石,庙额为“武侯庙”,门联为“圣门学问,名士风流”。天井有四角拜亭。拜亭高悬一匾,曰“国泰民安”。亭柱前柱阴刻一联:“良相媲伊周医国心存同济世,大名垂宇宙庇民绩懋合称尊”,上款为光绪丙申,即光绪二十二年。穿过拜亭,就是正殿。殿内正龛祀诸葛武侯。武侯像身披黄袍,左右有小将侍立。龛额为“民安物阜”,龛联为“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左右神龛祀天后、观音及华光。前后进有廊连接,西廊墙壁上有《重修武侯庙乐捐善款芳名录》。
十、赤坎村武侯庙
赤坎村,距离东桠村约四公里,在南朗镇北偏西处。该村武侯庙位于来贤里,清光绪年间已存。来贤里是一座夯土闸门。武侯庙位于其后之左。今庙是一座面阔一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正面所见,灰墙素瓦,绿瓦当,博古脊,凹斗式门。庙额为麻石匾,阳刻“武侯庙”三个朱色大字,门联亦麻石,石上阴刻“纶巾伊吕,烟柏祠堂”八个朱楷。庙额上有彩绘人物故事壁画,已斑驳。正殿主神龛祀诸葛武侯。武侯像头戴纶巾,身穿绿袍,双手持圭于胸前。左龛祀康真君,右龛祀华光帝。
十一、南塘村武侯庙
距离赤坎村约两公里的南塘村,进入村口牌坊不远处,有一座武侯公园。公园大门为月洞门设计,白墙黄瓦,门额写着“武侯公园”,正面门联写着:“建设园亭辉梓思,装潢公苑纪乡侯”,背面门联写着:“功勋留西蜀,花木俏南塘”。园内有一株数百年历史的古榕树和两座凉亭。从园名和园联推测,此地曾建有武侯庙,后庙废而建公园。
十二、田边村武侯庙
田边村,距离赤坎村约两公里。现武侯庙为1998年迁址新建,是一座面阔五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正面所见,白墙绿瓦,朱柱黄瓦当,屋脊上饰以双龙戏珠彩琉璃,门廊式大门,门前两石狮。庙额阴刻楷书“武侯庙”三个金漆大字,门联为“锦城遗相业,赤企古丛祠。”首进屏门匾额为“仁风广扇”,匾下柱联为“福地钟灵诸葛大名垂宇宙,慈怀感应神威显赫护山河”。正殿主神龛祀诸葛武侯。武侯坐像头戴王侯冠冕,身穿红袍,双手持圭于胸前。龛额刻着“武侯殿”三字,龛联为“伊吕勋名归淡泊,君臣鱼水率驰驱”。殿联为“运筹宽紧义胆忠肝展以汉朝宰相,审时度势联吴伐魏赫然天下军师”及“寄百里之命托六尺之孤伊周以外无双士,隐居求其志行义达其道秦汉而来第一人”。主殿内左龛祀天后娘娘、禾谷夫人、金花夫人,右龛祀财帛星君、文昌帝君、关帝。东西殿祀北帝、观音。
十三、亨美村武侯庙
亨美村,距离田边村约一公里。该村武侯庙约建于清代,光绪年间重修过。今武侯庙为面阔一间的单进建筑,灰墙素瓦,正面无墙,仅围以朱色金属栏,金属栏中间开门。侧墙两端有麻石联和守门石狮,门联为阴刻行楷墨字“一德同伊吕,三分藐魏吴”。屋檐下,左右两侧各挂一红灯笼。进入庙内,正中神龛祀诸葛武侯。武侯坐像头戴王侯冠冕,身穿红袍,双手持圭于胸前。其左右两小将侍立,一捧印绶,一持关刀。锦帐横额用金线绣着“武侯殿庙”,龛联为朱底墨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堂内上方有“若金在庸”匾额。龛之右镶嵌了清光绪三十一年重建武侯庙碑记。
十四、崖口村武侯庙
崖口村,旧称崖溪,距离亨美村约四公里。崖口原有两座武侯庙,一在敦和里(陆家村),一在化美村,今尚存敦和里的一座。敦和里武侯庙约建于清代,光绪年间重建,近年重修过。今庙宇是一座面阔一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庙额、门联皆麻石,庙额为“武侯庙”,上款为光绪己亥年,即光绪二十四年。门联为:“西蜀流恩远,南溪被泽深”。正殿殿门为月洞门,门额写着“臣极帝师”,门联为芭蕉叶形状,写着“德著南阳三顾往还先主驾,志存西蜀一生谨慎老臣心”。正殿主龛祀诸葛武侯。武侯坐像头戴王侯冠冕,双手持圭于胸前。左右侍立文曲星、武曲星两小像。龛额为“武乡侯”,龛联为“六经以来二表,三代而下一人”。
十五、岭后亨村武侯庙
岭后亨村位于沙溪镇西面偏北。该村原武侯庙约建于清代,光绪十八年重修过。1997年,村民集资在武侯庙遗址兴建了一个面积800平方米的小公园。2016年,岭后亨村决定重建武侯庙,得该村村民、旅美侨亲、港澳同胞等捐款助资一百多万元作为重建资金,庙宇在同年竣工。
重建的武侯庙是一座灰墙素瓦的两进硬山顶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庙前有一四柱神香阁。面朝庙门,阁之左右各置一龟驮石碑,左者上刻《岭后亨武侯庙重修碑记》,右者上刻《岭后亨村志》。庙门为凹斗式设计,沿用了老庙遗存的石门框和石匾。石匾上阳刻着“武侯庙”三字,左右石门框则阴刻一联,“西川留相业,南国仰神光”。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排格扇门。格扇门两侧柱联是“法器塞苍冥出师一表,大名垂宇宙奠俎千秋”。天井后是正殿。正殿前柱上又是一联,“恩垂三顾蜀先主,富佑千秋岭后亨”。殿正中神龛,诸葛武侯木制彩绘像正襟危坐。武侯像头戴墨色纶巾,身穿朱色描金云纹氅衣,左手按膝,右手持羽扇,面带微笑,神态祥和。神龛宝帐横幔绣着“诸葛武侯”,左右垂帷的对联则是“羽扇纶巾天下士,文经武纬后人师”。龛后两侧墙壁上还有一联,曰:“神算决三分伊吕询堪称伯仲,奇才真十倍萧曹未许比经纶”。正殿左龛祀华佗,右龛祀观音。
天井两侧有廊连接前后进。东西廊道里各有一灯,设计成孔明灯的样子,颇见心思。廊壁上还镶嵌了《诸葛亮生平》和《重修武侯古庙碑志》两碑。《诸葛亮生平》碑除记载了武侯生平外,还录了古人咏武侯诗数首及岭后亨乡人贺武侯庙重光之诗。其中一首岭后亨乡人彭炳祥写的诗是这样的:“元功赫濯翠珉镌,宝帐神光耀斗躔。泽润村前桑梓地,恩流岭后舜尧天。出师一表披肝胆,鼎足三分固蜀川。好借吾乡灵秀域,青灯香烛仰先贤。”
十六、港头村沙溪祖庙
离岭后亨村仅一公里的港头村(也属沙溪镇)有一座沙溪祖庙,也祭祀诸葛武侯。据沙溪祖庙庙内简介,该庙始建于明代(未详所据)。原庙因年久失修,早已倾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即已拆除,仅余阳刻有“沙溪祖庙”四字的麻石庙额。2004年,当地旅港乡亲黎灿倡议重建沙溪祖庙,并慷慨捐助二十五万元。其后,该村村民及海内外侨胞亦响应捐资。筹到重建资金后,仅三月余,庙宇竣工。重建之庙是一座面阔三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总面积约150平方米。该庙沿用了老庙的麻石横匾,大门门联则是旧联新刻,“勋扶汉统,道济民生”。庙内,正龛正中祀诸葛武侯,神龛上方高挂一匾曰“恩泽护民”。武侯像前左右陪祀姜维和马岱。此外,武侯像左右陪祀华佗和王来任。庙左龛祀文昌帝,前立魁星,右龛祀金花夫人。
十七、水溪村三王庙
离岭后亨村约三公里的水溪村(也属沙溪镇)有一座三王庙,亦祭祀诸葛武侯。三王庙坐西北向东南,是一座面阔三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总面积200多平方米。该庙约建于清代,光绪十五年、2007年重修过。庙额横匾阳刻“三王庙”,门联阳刻“玉灵端北阙,英勇镇西乡”。庙内正龛祀武侯,龛联为“一点忠心昭日月,千秋如意壮乾坤”。武侯像左右为马岱像和姜维像。正殿壁联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柱联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庙左龛祀关公,右龛祀王来任。
十八、南城村武乡侯帅府庙
南头镇,位于中山市北部,接近顺德市。该镇南城村孔明街路口有武乡侯帅府庙,当地人又称作孔明庙。
武乡侯帅府庙建于清光绪十年。据当地老人说,很久以前,孔明庙附近就是海,某天海边漂来一尊孔明像,村民便建庙供奉。其后海水沙泥淤积,庙前便慢慢变成了现在的居民区。1985年,在侨港同胞黄德华以及各方同乡会的支持下,村民集资在原庙地基上重建孔明庙。重建后的庙宇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庙前有绿瓦顶遮雨廊。遮雨廊后为将相府,门联为“辅汉如龙勋成鼎业,镇威伏虎泽被民生”。再往里,就是主殿。殿额为“武乡侯帅府庙”,门联为“人事补诸天功成西蜀,神威临下界泽沛南头”。主殿正龛龛额曰“孔明圣殿”,祀诸葛武侯。武侯坐像头戴紫色八卦帽,身披紫色八卦袍。武侯像之右为赵公明像,之左为观音像。孔明庙另有圣父圣母殿,祀圣父圣母。关于圣父圣母,民国时期的《佛山忠义乡志》这样说:“按粤俗,各庙无论天神、地祇,俱供有圣亲牌,谓之圣父圣母,殊不可解。”
该庙一年办三次庙会:农历正月十二日的花灯酒会,农历四月二十四日的孔明誕和农历八月二十四日的鸣炮大会。
十九、曹边村武侯殿
曹边村,原名漕边村。武侯殿位于该村村头。该庙现存较古老的重修碑刻有两通,均麻石阴刻楷书,早者为清光绪五年所立,后者为民国八年所立。清光绪年间碑文说,曹边武侯庙“创自有宋,由来久矣,曩者规模卑狭,不能璨宇庙之崇观,复遭梁栋倾颓,无以尽神人之壮丽”。民国年间碑文则说,“吾乡有诸葛武侯庙,古庙也,其年代湮远,不知创建自何时,漫无可考,前清光绪五年前辈曾重修之”。前者言庙始建于宋,不太可信,因为没有记载其时曹边已开村。后者言“不知创建自何时”才是实情。
武侯殿于1986年、2000年重修过。今庙内存一2000年重修鸣谢碑,记录了捐款者芳名。
现武侯殿坐东北向西南,是一座面阔三间的两进硬山顶古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庙宇面向着一片田野,远方一老碉楼孑然而立。庙额为“武侯殿”。门联“功盖三分国,人当万里城”,乃出自清末广东最后一位状元梁耀枢之手。
进入庙内,抬头处高悬一匾曰“万里沾恩”。匾下是一排长椅,椅后有屏板,屏板两侧柱联曰:“妙策定三分迄今英灵尚在,安居平五路此时豪杰称奇”。天井有一四角拜亭,前柱联曰:“自矢孤忠存蜀汉,大施远虑镇华夷”。天井后是正殿。正殿柱联曰:“义胆忠肝六经出师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殿正中神龛供奉诸葛武侯坐像。神像头戴纶巾,右手持羽扇,左手似在掐算。神像后方壁画绘腾龙喷水图。壁画上方横匾写着“恩光普照”,两旁竖联则是“幕帷肃穆环雄虎,松柏萧森拥卧龙”。正殿左右墙壁上还挂着一副长联,“神算决三分伊吕询堪称伯仲,奇才真十倍萧曹未许比经纶”。正殿两侧有偏殿,西偏殿祀华佗,东偏殿祀观音。
据当地村民说,武侯殿庙会在端午节,届时敲锣打鼓,醒狮助庆,乡里群集,大排筵席,是一年一度的盛事。
二十、北台村武侯庙
北台村,因村东有北台山而得名。该村旧武侯庙,建于清光绪二年,原是一座面阔三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旧照所见,青砖绿瓦,凹斗式大门,庙额阴刻“武侯庙”,门联则写着“名垂西蜀,绩著南阳”。旧庙曾多次修葺,终未完善,且风雨侵蚀,桁蠹瓦漏,日趋倾圮。所以,该村乡众与海内外侨梓集资两百多万元,于2012年在旧庙原址重建了武侯庙。旧庙的庙额和两侧石门联保存了下来,移置在新庙右侧。
今武侯廟在一个带围墙的院子里,院子藏在北台村民居中,与岭南最大的私家庭园詹园邻近。院子西门,门额上刻 “荫溪”,门联是“溪畔犹闻梁甫曲,门前曾驻使君车”。进入院子,是一个小广场。广场里有一株上百年历史的龙眼树。
武侯庙位于小广场西北侧,面朝着东南方的北溪河,总面积约200多平方米。大概因为诸葛亮有卧龙之称,北台村武侯庙里关于龙的雕刻特别多。庙正面所见,橙红瓦顶,灰石雕墙,门廊式大门,三川脊,硬山顶。正脊中段上有彩塑双龙戏珠,左右两段上面则各有一彩塑凤凰,合在一起为龙凤呈祥。门廊左右两根石柱,每柱上皆高浮雕了双蟠龙。庙额写着“武侯庙”,门联则是“文韬施将略,武库蕴神机”。门廊的墙身,全部镶嵌着平雕和浮雕的精美石刻画,有三国题材的,也有吉祥题材的。
进入大门,是天井。沿中护栏石阶拾级而上,就是正殿。正殿屋脊上是彩塑双龙戏珠。殿内又是两根蟠龙大石柱。正殿正中神龛供奉诸葛武侯坐像。神像彩塑,头戴靛蓝色纶巾,身穿琥珀色袍服,袍服上有描金八卦卦象和祥云图案,右手持羽扇,左手按在左膝上。武侯像目视前方,神态祥和。神龛左右联内容为“忠怀天下计,智贯古今韬”。龛前宝帐,上方彩绣横幅,绣着“诸葛武侯”,左右垂帷则绣着“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正殿武侯神龛之左祀天后娘娘,之右祀牛王。同时奉祀天后和牛王,大概是反映了当地百姓渔业、农业并重的生活。门厅和正殿之间以左右两廊连接,廊壁上嵌了2012年的《北台重建武侯庙碑记》。
据守庙人杨老伯说,北台村武侯庙香火最鼎盛的时候是端午节。每年端午节,村民都会用轿抬着一尊小型的武侯神像在村里巡行,信众则沿途祭祀参拜。巡游后,村里会大排筵席,乡里都聚在一起吃饭,一般要筵开五十余席,非常热闹。
二十一、马溪村武侯祖庙
马溪村,依傍于五桂山,是桂南村辖下九个自然村之一。马溪村武侯祖庙位于村头,背靠五桂山,面向一池塘。马溪武侯祖庙建于清咸丰十一年,民国三十五年小修过。1991年,桂南管理区拨款修缮武侯祖庙,兼作马溪村老人活动中心。
今武侯祖庙外有一围墙,穿过外门,就是武侯祖庙主建筑。祖庙为面阔三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大门门框正上方嵌青石匾额,楷书曰“武侯祖庙”。门联是“经纶自昔追三代,治化于今遍九州”。门廊石柱联曰“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上款为咸丰辛酉年。
正殿殿前两柱上阴刻一联:“寄命托孤君子节,集思广益大儒心”。正殿主神龛供奉诸葛武侯木雕神像。神像头戴纶巾,右手持扇,左手抚膝,神态祥和。龛额“武侯爷”,龛联为“神恩普照千门旺,圣德匡扶万户安”。正殿左龛祀天后,右龛祀观音。正殿两侧有廊与门厅连接,廊道墙壁上镶嵌了1991年重修碑记。据说该庙原有偏殿,今已不存。
二十二、雍陌村南阳祖庙
距离马溪村约五公里的雍陌村位于三乡镇,该村有一座南阳祖庙,正龛祀诸葛武侯。该庙位于雍陌上街老人康乐中心东侧,建于清光绪元年,1990年重修。今庙坐西北向东南,是一座面阔三间的两进硬山顶建筑。面积150多平方米。庙额阳刻“南阳祖庙”,门联为“功盖三分国,人当万里城”。正殿悬挂两横匾,分别是“德泽万民”和“福荫群生”。前后进有廊连接。2012年,雍陌村南阳祖庙获宣布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三乡镇有武侯庙者尚有桥头村,有南阳庙者尚有西山村。
二十三、沾涌村沾溪祖庙
距离马溪村约十八公里的坦洲镇沾涌村,亦有武侯庙。据民初所修《香山县志续编》:“文武二帝诸葛武侯庙在谷镇沾涌,乾隆十四年创建,咸丰六年重修,宣统二年复重修。”又据今沾溪祖庙庙内简介,该庙乾隆时称“文武二帝诸葛武侯庙”,咸丰时称“诸葛武侯庙”,宣统时称“沾溪祖庙”。宣统二年时,庙址从老高村原石碉楼边迁至涌口门现址,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当年,整座庙宇采用南洋坤甸木建造,主殿分前中后三部分,左右有两厢,并附设钟鼓楼等。主殿正龛祀诸葛武侯,左右龛祀关公、北帝。2013年,村民及四方信众集资500多万重建沾溪祖庙。2015年9月5日(农历7月23日武侯诞),沾溪祖庙重光。正殿正中祀诸葛武侯,左右祀关公、北帝,一如其旧。
结语
上面考述了中山市内除南下村外的二十余座武侯庙的历史和规制。此文与笔者所撰写的关于广州市内的、珠海市内的、中山市南下村的武侯庙考述文章,一起构成了《广东武侯庙考述》这一大题目的主要内容。至于广东武侯庙的特征、特点及其建设原因,因限于篇幅,此处无法深入论述,详见拙文《略论广东武侯庙特征》。
参考文献:
[1]《佛山忠义乡志》卷八《祠祀志·官祀》.民国十二年;
[2]《香山县志续编》卷四《建置·坛庙》.民国十二年。
作者简介:何诗莹(1984—),女,硕士,研究方向:广府文化,现任《羊城职工》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