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王洁佳
成都武侯祠从兴建到现在走过了近1800年的岁月,从唐宋时就成为著名的景区,是文人墨客游玩、拜谒之地,留下了诸多佳作和历史文化遗迹,让武侯祠承载了近1800年的历史文化。诗圣杜甫与武侯祠咫尺而邻,留下了千古名句《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武侯祠是明君良臣结合,大名垂宇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强大的魅力陶冶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子孙。
今天所称的武侯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武侯祠包括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等部分,狭义的武侯祠主要是指成都的武侯祠,本文所指的武侯祠是狭义上的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到底兴建于何时,《太平寰宇记》载:“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城内独存孔明庙。”由此可以判断,成都的武侯祠兴建于李雄据蜀之时(303~334),最早建于城都“少城”内,也就是当时的成都城内的西部,是专门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桓温当时为东晋靖州刺史,在永和三年(347)从李雄手中收回蜀地,这是巴蜀地区少有的一次大战。虽然经过战争,武侯祠还是保留下来,充分说明了武侯祠在当时社会上的崇高地位。李雄修建的武侯祠,距离蜀汉亡国仅仅四五十年的时间,是三国之后第一个纪念蜀汉英雄的专祠。
但是现在的武侯祠却在成都的南面,也就是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迁祠的事件,到底是什么时候从现有的资料当中还很难确定。但是东晋之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惠陵修葺活动在齐高帝时,《太平寰宇记》说:“先主祠在府南八里,惠陵东七十步,齐高帝梦益州有天子卤簿,诏刺史傅覃(琰)修立而卑小。”这次修复从历史记载来看没有涉及武侯祠,可见此时武侯祠还没有迁到城南,杜甫拜谒武侯祠写下《蜀相》千古名句的时间是上元元年(760年),可见在此时已经迁到城南,也就是说武侯祠从西郊迁到南郊大约在齐高帝修复惠陵到杜甫拜谒武侯祠之前的这二百多年里。同时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武侯祠就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景点。诸葛亮是智慧、忠君、爱国的象征,将武侯祠从城西迁到南郊与惠陵相伴,有良臣伴明君的意思,是儒家文化君臣观念的强烈体现,与惠陵、汉昭烈庙形成了三国历史文化集群,具有丰富的三国历史文化内涵,是三国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开发的重要素材。
武侯祠建成以后,各代俱有祭祀,是历史文化名人凭吊的重要景点,但是唐末和两宋的战火让武侯祠多有损坏,在南宋武侯祠经历了唐以后第一次重要的重修,在明代也有两次较大规模的重建,但是毁于明末的战火,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新修建的,原来丰富的碑刻几乎全部毁于战火,仅存的有唐代《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等寥寥几块。《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丹,鲁建镌刻。原碑在汉昭烈庙中,明洪武年间蜀王朱椿重修武侯祠时从汉昭烈庙中移到武侯祠中,该碑刻是研究诸葛亮的一份重要的史料。该碑刻原文为唐代大书法家柳公绰所书,名匠鲁建刻字,文章、书法绝妙、雕刻精巧在明代就被称为“三绝碑”,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书法、雕刻价值。
除《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之外,还有明代七律诗碑,在碑上有作者的署名,“右渴汉陵。万历二十六年(1598)六月,山东,陕西按察司副使前兵科左给事中、境内梦夔张应登玉车顿首书。”可见,该碑作于万历二十六年。但是除了这一信息之外,作者的其人其事并不详,作者自言“境内”,应该是四川人。以朱简的标准衡量该碑文的刀工,可以看出雕刻者刀法纯熟、简练明快、行云流水。可以说是刀与笔的完美结合,整个碑刻在雕刻中没有出现一处病刀,由此可以看出,在明代雕刻的刀法理论与技巧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清代刻石《古柏行》诗碑是明代以后最重要的一块石碑,该碑文也是行草,共有三十九行,这首诗为杜甫所做,但是这个碑却存在不少的争议。诗的落款书名为“龙岩”,该人没有历史资料可考,但是碑文上却泛指该碑为颜平原所书,另外一个跋是华阳县令安洪德所书,这一点颇令人费解,“少陵诗古柏行当在夔庙。昔平原君书此诗以刻于石,后好事者屡移置他所,而蜀中承相祠反阕焉!”从中可以看出,安洪德认为该碑文是颜平原所书,并认为该碑原来不在武侯祠,而在成都的其他地方,但是后人因其内容与武侯相关,而被移入武侯祠的殿内。而武侯祠道人张清夜跋文当中则并不认可安洪德的意见,他认为:“若杜、若颜、若安者,谓之与卧龙易地皆然也,可谓之与卧龙合志同方也,亦无不可。至于诗句之工,书法之妙,又其未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人们多注意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高尚的品德,而不是追究这首诗、碑刻到底是谁所做,意思是探究这个没有多少意义,可见他虽然并没有直接否认,但是却话里有话,间接地否定了安洪德的跋文。即便是这样,这也是清代少有的碑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武侯祠自兴建以后,历朝历代都是文人墨客的游览、拜谒之地,由此衍生出来大量的诗词歌赋,诸葛亮也成为文人们争先颂扬的对象,这与儒家文化的发展和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众所周知的诗圣杜甫之外,在唐朝还有大量的诗人拜谒武侯祠之后,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唐永泰二年(766年)著名诗人岑参晚年客居成都,在游览武侯祠之后留下了五言诗《先主武侯庙》,“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在这首诗当中他说明了刘备与诸葛亮相逢在一个乱世当中,且形成了伟大的鱼水君臣关系。唐末著名诗人小李杜之一的李商隐在游览武侯祠之后写下《武侯祠古柏》诗一首,“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阴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树折海鹏风。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在这首诗当中,他以“古柏”类比诸葛亮,并赞扬了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对蜀汉的一片赤诚丹心。到了宋代,虽然在统治者的刻意为之下,武侯祠蒙上了一片神秘的色彩,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神化,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在拜谒武侯祠之后,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篇,如北宋诗人冯山在嘉佑二年(1057年)游览武侯祠之后,写下了《武侯祠》诗一首,其部分精彩语句为“民思夔子国,庙枕蜀江奉。寿史徒讥议,装碑自固牢。丹青严壮观,松桧尽萧骚。邻敌终为患,长弓未见案。吁暖擒纵术,祠下涕沾袍。”南宋大诗人陆游游览武侯祠以后写下了饱含感情的《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其中有“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7]”他的这首诗,也是研究武侯祠在宋代的发展情况的重要史料。到了明清两代,武侯祠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精神文化统治的一部分,武侯祠虽然也对外开放游览,但是由于明清两代诗歌的衰乱,学者们主要转向了武侯祠历史资料的整理与考证,如明薛暄《诸葛武侯庙》(十首)中说:“……钟鼓尚存当日庙,江山犹绕旧时宫。画檐金榜蛟龙出,粉壁丹青户墉通。”记录当时武侯祠的修复情况,点出了当初建筑风格及主要装饰情况。到了清代,由于统治者的推崇,对于武侯祠的修复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现有的武侯祠建筑几乎都是清代建筑物,如康熙初年的四川巡抚张德地作为清初第一位武侯祠修复的高级官员,书有《重修昭烈陵碑记》,详细记录了其奉旨重修昭烈陵及武侯祠的情况。四川巡抚蔡毓荣《重建汉丞相诸葛忠武侯祠碑记》等等,这些都是研究清初武侯祠重修情况的重要历史资料。在三国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开发当中,可以将武侯祠与这些文人墨客的颂扬联系起来,增强武侯祠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武侯祠三国历史旅游文化价值开发要围绕武侯祠及三国历史进行,武侯祠及周边的景点众多,这些景点保存比较完好,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挥笔泼墨之地,在旅游文化价值开发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开辟武侯祠三国历史文化旅游专线,旅游专线是一种旅游价值开发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武侯祠可以说历时千年、享誉中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象征,武侯祠周边三国景点众多,为此成都市可以开辟一条武侯祠三国历史文化旅游精品专线,并向全国各地各大旅行社进行推广,使之成为成都旅游的一张新名片。第二,挖掘成都厚重的三国历史,成都武侯祠及周边三国历史遗物是三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与庞大、浩瀚的三国历史相比,其所承载的历史还不是很厚重,从前面的分析当中可以看出,三国历史素材非常丰富,除了三国时期的文化之外,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三国及其历史的咏颂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为此,成都市在三国历史旅游文化价值开发当中,要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除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之外,还要挖掘历朝历代当中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各个历史文化名人与三国历史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浩瀚的三国文化呈现在游客的面前。成都市可以以武侯祠为中心兴建一些新景点,或者在导游当中增加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第三,举办武侯祠碑刻、诗文研究学习活动。旅游文化价值的开发,不仅仅体现在旅游活动上,更体现在文化的知名度上,举办与武侯祠碑刻、诗文相关的研究和学习活动,能够提高武侯祠三国历史文化的知名度,这对于提高旅游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武侯祠是三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在1800年历史当中虽然几经战乱、损坏,但是经过历朝历代政府的重修以后依然保存到现在,成为各个时期文人墨客游览的重要景点,由此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在三国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开发当中,要将这份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在游客的面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其在旅游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力,提高武侯祠的知名度。
[1] 杜甫.杜甫诗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 乐史.太平寰宇记(宋本影印本)[M].中华书局,1999.
[3] 顾农,童李君编选.高适岑参集[M].凤凰出版社,2009.
[4] 郑在瀛,编.李商隐全集[M].湖北辞书出版社,2011.
[5] 房开江,编.宋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 钱仲联,马亚中,编.陆游全集校注(卷6)[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