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周振 豆晓东 倪春伟 余睿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市场需求大幅度上升,物流人才稀缺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物流概念及管理思想引进较晚,导致物流人才极其缺乏,物流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仓储、装卸和运输等环节的无缝衔接,当前,我国物流系统各环节因缺乏统一的规范而难以实现顺畅有效衔接。如卡车货箱的大小、托盘的尺寸、仓库货架的尺寸等无法配套、兼容使用。以托盘标准为例,我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日韩标准,有的采用欧美标准,更有甚者自己定义,从而导致托盘尺寸与产品包装箱尺寸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目前,在规范物流服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问题上,我国并没有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长期处于粗放、混乱、无行业机制约束环境中的第三方物流业,逐渐形成了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不公平、不公正、不自由的竞争市场,严重阻断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怎样实现物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流硬件设施上,大部分物流企业在运输装备、装卸装备等生产工具上的投入明显不足,设施陈旧,科技含量、自动化程度低。物流软件设施上,服务的网络化、信息化基本未实现。车载GPS系统、货品条形码技术、EDI技术、RFID自动射频识别技术等新兴网络信息技术受巨额资金投入制约,成为中小企业的奢谈,第三方物流业尚未形成供应链物流一体化。
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致使企业形成小规模,多元化的物流格局。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致使流通环节纷繁杂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且我国物流业集约化经营还处在探索阶段,优势不明显,近期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发达国家不仅在物流技术上优于我国,而且在物流管理理念、服务质量、营销手段等各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所以我国物流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要想发展壮大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必须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不断学习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联网等知识,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此外,我国应该在物流技术和运营管理方面建立国际化交流平台,并与西方发达国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合力开展物流技术科研工作,进而不断革新技术,与时俱进。
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现代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不仅要实时关注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整体环境,还应及时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和行业标准,促进物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首先,从公司法中明确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注册登记的必备条件,完整界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且对我国物流市场运行机制和行业规则进行彻底的规范,尽早形成物流市场工商准入机制。其次,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实现行业标准化。物流行业的标准主要包括:物流基础设施、装备的通用性、接口设备、物流用语、计量计价、从业人员资格以及有关绿色安全的强制性标准等。通过统一,实现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的互通互联、信息共享。
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处于快速稳健的增长态势,但是在物流公共设施建设上并不是很理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鉴于西方国家物流发展历程,物流运力的半壁江山是通过公路运输实现,走的是“高速公路+重卡”模式。所以,我国首先应该投资建设里程更长、辐射范围更广的高速公路,特别是跨省公路,交通枢纽建设以及大型综合物流中心等节点设施方面的建设,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其次,在重型卡车制造方面,学习西方制造的同时,自主创新,弘扬民族品牌,振兴民族产业。现代物流的标志性体现就是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目前对这一系统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据地理区域不同而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尽快搭建与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匹配的物流信息网络,是引导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要做到以下两点:
(1)学习信息技术,采用技术,投入生产。科学技术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通过应用电子数据交换、智能标签、数据库、数据仓储、GPS定位、条形码与射频识别等物流信息技术,实施物流过程中的有效采购、库存控制、订单与配送管理。
(2)普及物流信息技术子系统。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优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而设计出的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自动化分拣与传输设备、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优化系统、自动导引车(AGV)、集装箱自动装卸设备、仓储管理系统(WM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联盟发展战略,强调在供应链的诸节点之间植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实施企业联盟化战略。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实现低成本运作,实现全方位服务,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我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服务范围和能力十分有限,物流运作成本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整合物流企业资源,构建物流联盟,采用资源外取、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是正确明智的选择。在物流联盟运营模式下,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可以以契约形式结成包括在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联盟,最终实现低成本、全方位、高效率服务。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未来的蓬勃发展,如果完全靠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优化是无法实现的,是脱离外部环境的片面思考。客观全面的分析,物流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国家政府和行业协会(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对外部环境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一是建立健全行业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使物流业发展有法可依,使物流运作有矩可循。二是组织协调全行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区域封锁,杜绝资源浪费,大兴物流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绿色物流。三是搭建覆盖全国的物流专用物联网,让物流信息技术有可乘之机,构造高效率、集约化、低成本、信息化的精益物流供应链,从而达到全面满足经济发展的目标。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R].
[2] 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3] 张建新.物流:第三利润源[M].新华出版社,2005.
[4] 如何加快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J].商业现代化,2004.
[5] 陆江.2005年中国物流发展总体回顾与展望[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
[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R].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