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津友
生活在我国北方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蒙古族人,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们认为水是超自然的神灵,江、河、湖、泉水和天降的雨水都是神赐予人类的赏赐。尤其泉水大都分布在山上或半山腰,令他们倍感神奇,所以称其为“圣水”,倍加珍惜崇拜。现在的蒙古族年轻人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素质较高,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崇拜泉水的习俗已深深扎根于世代蒙古族人心中,仍在一些地方传承。
祭祀泉水仪式
松花江北岸的肇源县境内有一海拔170米的山岗,上有两眼清朝年间发现的清泉,一眼蒙语名曰“哈拉胡雪”,汉译为“黑水泉”;另一眼蒙语叫做“阿木泰布拉格”,是富贵、甜水之意,汉译为“甘泉”。每年的春节除夕夜,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临近村的包姓、白姓、何姓的蒙古人提着灯笼,手里拿着香、黄纸、鞭炮聚集在泉水边烧纸进香。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说法,磕头时要双手合十,说上几句吉利的话,并且要三叩首,表达对“圣水”的尊崇,然后点燃鞭炮和烟火,顿时响声震天,五颜六色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正月十五元宵节晚间,这些蒙古族人在泉水周边点亮蜡烛和冰灯,俗称“洒灯”,天上燃放的烟花和地上燃烧的爆竹,同村内灯火融为一体,十分壮观。端午节来临,蒙古族人都要起个大早踏青,将采集来的艾蒿拿出一部分插在泉边,在周围树上系上纸葫芦祈福求神。
嫩江畔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蒙古族人居住集中的村屯,中秋节他们会用月饼祭祀泉水,每五个月饼为一摞并插上一炷香点燃,在树上系上一条条“哈达”。哈达是蒙古语“哈格达”的简称,是一种特制的丝绸或绢纱长带,其意为郑重、尊贵、结实,以白色、蓝色居多。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最高规格的礼节。
九十三岁的吴姓蒙古族老人说,祭祀泉水的习俗始于乾隆年间,民国期间达到鼎盛。每年当大地回春,万木复苏,一片葱绿的农历“四月十八”、“五月初五”,是祭祀泉水最隆重的节日,提前一两天有钱的、有权的蒙古族人就要赶着马牛羊,牵着装有物资的勒勒车赶到泉边,建蒙古包、搭帐篷建立营地。祭奠这一天蒙古族人早早起来将泉水周围用彩旗和条布装饰一新,太阳升起后,人们聚集在泉边,插上几柱香,供上新挤的马奶、牛奶、羊奶、酒以及奶制品。蒙古族头头戴礼帽,身穿礼服带着众人虔诚地进香,口中念念有词,愿神灵保佑泉水兴旺,滋润大地万物生长,牧民生活幸福。随即喇嘛诵经,鼓号齐鸣,众人随头领叩头行大礼,再将鲜奶洒向泉水,向泉水源头方向的大树敬献哈达。礼毕举行赛马、摔跤及其他文化体育活动。有的年份还将祭祀敖包和泉水一并進行。
守护泉水的百年信条
保护泉水不受污染是蒙古族人崇拜泉水百年不变的信条。泉水常年在山上或山腰处汩汩自溢,清澈、甘甜,喝上一口,清凉沁人心脾,神清气爽,人畜长期饮用延年益寿。因此蒙古族人规定,不允许泉水有丝毫的污染。他们饮水不能将盛水用具直接伸进泉水中,而是在泉水流出的下端接水;牲畜不许靠近泉水,马牛羊饮水要在离泉水较远的地方设立固定饮水点;任何人不许直接用泉水洗手、沐浴、洗衣服以及丢杂物等,认为此行为触犯了神灵,必招致报应。为防止大风将杂物刮入泉水中,蒙古族人在泉水周围垒上石头围堰阻隔。蒙古族人世代养成的保持水的清洁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也影响着汉族人,大家和睦相处,共同呵护泉水资源,一些村屯还建了砖瓦结构房舍,将泉水保护起来。
依水而居的习俗
蒙古族人笃信泉水周边是神灵赋予蒙古族人的宜居宝地,所以蒙古族人建寺院,立屯安家落户一般都选择靠近泉水或在水源较近的地方。乾隆年间,松花江畔的蒙古族人在“黑水泉”西边建了村子“哈拉呼雪”,在泉水和村子之间建了占地近万平方米的二层楼阁喇嘛庙,蒙语名字叫做“宝音呼啦苏木”即“哈拉胡雪喇嘛庙”,其名字同泉水名字一致,从此二百多年香火不灭。现在这个一千多人口的蒙古族村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方圆百公里最古老的村子之一,尽管蒙古族人口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但一些习俗还在延续。“阿木泰布拉格”泉边建起的村落,蒙古族人仍以蒙语的泉水为村名,现在已是蒙汉族人杂居的村子,人们嫌蒙语绕口,而改用泉水的汉译“甘泉”村了。令人称奇的是,居住在泉水附近几个蒙古族村的人因世代饮用泉水寿命普遍高,是闻名的长寿村,甘泉村王姓百岁长寿老人手捋长须乐呵呵地说:“泉水是圣水,喝了长生不老啊!”。
现在蒙古族家庭形成了家家储存泉水的习俗,每逢家中来贵客,赏赐一瓶泉水是最高规格的待客礼节,意欲祝客人健康长寿。村里人到外地走亲访友也要带上一、两瓶原汁原味的泉水作为礼物,人们都为能够品尝到泉水是自己的一大幸事,体现了蒙古族人崇拜泉水、崇尚健康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