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入局,“抢人大战”升级。各城市发出了引才“红包”,还需做好留才“答卷”。
对于许多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来说,除了“安家”之外,“落户”也是人们想要获得“归属感”的硬性条件之一。一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超大城市都是人们口中“最难”落户的城市。然而,今年以来,4大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
2017年是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最激烈的一年,如武汉、南京、成都等,各地招贤揽才的政策接连出台,风头一度盖过一线城市。对此,常年稳坐一线城市宝座的广州、深圳终于按耐不住了,分别于今年初进一步放宽了落户限制。
广州公布《广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提出适当放宽放开重点群体落户限制,适当放宽入户年龄要求,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等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产业急需人才。
深圳出台《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强调,符合条件的来深创业的外籍华人可直接申请5年有效的居留许可。获得世界知名大学学士学位及以上的应届外籍毕业生,可直接申请外籍人才来华工作许可。
然而,超乎预期的是,北京、上海也加入了这场抢人大战。
2月28日,《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印发,这被看作是北京“近十年最宽松的落户政策”。
内容包括: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加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服务、文化创意、体育、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金融、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健康、高技能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建立自由职业者引进通道;拓展紧缺急需人才遴选引进范围等。
引进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重点是“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此外,还有加强引进人才落户保障。引进人才无产权房屋的,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落户;聘用单位无集体户的,可在单位存档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集体户落户。
上海紧随其后,3月26日,公布了《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该方案聚焦: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量子科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13个领域的高峰人才。成为上海的“高峰人才”后享受的福利待遇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本人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办理本市户籍”。
而成为“高峰人才”的核心条件则是: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一般处于本领域全国前5名或国际前20名,或年富力强、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具有成长为世界级高峰人才的潜力。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新产经》采访时表示,省会城市抢人可以理解,但是北京和上海抢人多少有点超乎预期。这也说明这两个城市在全球城市定位下,有较大的创新。北京、上海导入的人口,更偏重具备国际化和管理类的人才,尤其是在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等方面有较大的创新。而类似的创新会带来人口结构的优化。
业内人士指出,在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的今天,人才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些转变都需要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来支撑。抢人才大战的实质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内驱力所致。
严跃进认为,“抢人”也是新型城镇化下的一个考核指标,各地需要积极导入人口。此外,也需要各类新的红利,比如,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来看,自然会释放一波购房需求,进而形成较好的市场交易行情,但同时要注意防范部分不符合购房的群体,借用此类人才购房的名义去购房和炒房。另外,城市也希望导入产业,所以人才方面的导入也需要跟进,否则高端产业也不愿意进入。因此,人才争夺战下各个城市都不会懈怠。
他认为,此类政策不是偶然的,这体现了当前此类城市政策管控的导向,也是新型城镇化下的一个大背景。通过发挥用人单位等主题的功能和作用,既是为了降低改革的成本,也是为了综合考虑人才的居住需求。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则指出,“抢人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主要为:首先,经济增长动力稍显不足,经济增速稳中略有下滑,如果不实现经济结构的改变,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企业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将更加显著。
其次,当下的坏境为创新与科技发展提供了温床,多个国家对科技与创新的重视日渐上升,而人工智能等也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方发展也将科技与创新纳入战略规划。同时,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全球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带来的效益也有目共睹,各地方政府更加明确了吸引人才,以科技与创新助力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重要性。
最后,国家监管政策等的趋严,对地方政府融资构成了新的压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亟需解决等,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通过吸引人才,引导更多的人口落户则也起到了部分解决政府所面临难题的作用。
而就在4月11日,北京积分落户政策也落地。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有助于后续北京就业者在北京的安居乐业。此次积分落户有两点是很明确的。一是,工作时间越长、社保缴纳时间越长,就越有利;二是,在住房方面,对于租房等方式,也给予了积分落户的规定,这也有助于很多人通过租房来获得户口。
严跃进认为,此次积分落户政策使得人才进入的流程更加明确,而且通过互联网也可以进行操作,降低了办事成本。考虑到北京城市的吸引力,预计一些高学历或高技能人才可以较快地获得北京户口,这对于优化人口结构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北京购房政策比较紧,落户政策也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释放。他建议,未来各区积极配建人才公寓项目和长租公寓项目,这样租房后的积分落户的吸引力会大增。
“抢人大战”背后,未来人才流动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当一二线城市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之后,其他地区该怎么办?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李侠认为,这一轮城市区域间的人才争夺战,将直接决定未来各城市、区域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与影响力。
严跃进则表示,人才流动接下来趋势非常明显,省会城市的吸引力会大增,这会带来部分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到省会城市,进而带来更多利好,也有利于楼市交易规模的上升。预计后续会基于人才的结构和水平形成结构,比如,上海聚焦管理类和总部类的人才,而周边城市关注创新类和研发类的人才等。